首页 历史

崇祯:拯救大明从刷副本开始

第三十七章:明末困局,一力破万法(求收藏)

  也正是因此,导致明末士兵战力两极分化越发严重。将领们的仆人或者说私兵自然是极其能打的,如辽东系的“关宁军”、孙传庭的“秦兵”等等;但是不能打的也是真不能打,左良玉手底下号称八十万雄师,但当厥后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后从湖北退却的时候,原本据守武昌的左良玉慌忙率领雄师毫无战心的往长江下游退却,厥后这支雄师投降了清兵,但最终满清只收编了其中三万人,余者悉数遣散。

  这也就是大明军制在眼下最大的弊病。

  同样的,这也是朱由检盯上军户制的原因。只有破除军户制,他才不用从国库掏钱养着一批只存在于账面上的雄师,才气省出一批粮饷来募兵练兵,才气重振大明的荣光。而若继续保持现状,纵然他有副本可下,有后世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最多也就是帮大明续命数载,想要中兴乃至追上西方,绝无可能。

  但军户制也是祖制,而且照旧正儿八经被朱元璋写进《皇明祖训》里的祖制。而对于大明的历代帝王来说,除了明成祖朱棣,其他天子最头疼的就是这个所谓“祖制”。无论想做些什么,只要遇上“祖制”,言官们就一定会逮着这个时机骂上几天甚至几个月。

  像当初武宗天子朱厚照的“豹房”、世宗天子朱厚熜的“西苑”等,无一不是他们面对“祖制”无力反抗之下不得已灵活变通的产物。

  虽然,这也不止大明一代头疼,华夏朝廷历来都是这个德性,祖宗之法大于天。一代名相王安石,背后站着一个鼎力支持的宋神宗,君臣二人最终也没能撬动“祖制”这一块顽石,反倒是让北宋末年的新旧党争来来回回斗了几十年,最终一股脑被金人打包带到了北方。

  相比之下,本朝的张居正就智慧的多了。虽然行的是革新之事,但偏偏被他附会上了“祖制”,于是乎近乎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的张大学士高举“祖制”大旗,将所有阻挡者打成阻挡祖制,最终才算是将革新结果推行下去。虽然,万历天子之后的反弹导致轰轰烈烈的张居正革新最终难逃人亡政息的下场,那就不是眼下朱由检该探究的问题了。

  这个套路厥后被清末的维新党人学习借鉴,才有了康有为那本台甫鼎鼎的《孔子改制考》。

  这个套路,才是眼下最适合朱由检的。

  而在这之前,他虽然要收集富足的理论依据来作为支撑了。所以,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很“不幸”的又一次被他单独召对。

  而朱由检也很清楚,也只有在眼下这个情况,他才有可能听到陈新甲的真实想法。

  如果换了在朝堂上,这个问题甚至是基础没有人敢搭腔的。一来朝廷基础没有足够的钱粮去处置惩罚这个问题,连卫所的粮饷都支撑不起,又哪里来的钱粮去募兵呢?更况且,破除卫所军户之后,这批军户又该怎么安置呢?种地?别开玩笑了,要是能种地,李自成张献忠犯得着兢兢业业的一反就是几十年吗?二来,一旦破除卫所制,且不说会影响地方几多人的利益,单单朝堂上这帮道貌岸然的大员勋贵们,一个个这些年在卫所制上面也没少捞利益。这其中有多大的利益勾连,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是最清楚的,自然不行能支持朱由检破除卫所制。

  “爱卿放心说,今日之话,出卿之口,入朕之耳,不会再有第三小我私家知道。况且,纵然朕欲有所行动,此事亦非一朝一夕可成,朕不会贸然行动。”朱由检扫了一眼四下的锦衣卫,见他们都识趣的又退了几步,刚刚对陈新甲露出一抹亲切的笑容。

  “那请陛下恕臣直言。窃以为,我大明开朝三百年,鼎定九边,河清海晏,卫所制功不行没。但时至今日,卫所却已是弊病丛生。因此臣以为,要想外敌建奴、内平流寇,卫所制或许确实应当稍作调整。”虽然陈新甲的话语依然比力空洞,但至少他已经讲明了自己的态度,所以朱由检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军制革新,税制革新,这是两项关乎大明国运的重要调整。改得好,莫说大明中兴,即是纵横五洲四洋亦非难事;改欠好,那欠美意思,大明直接提前下班完蛋。更别提其中另有无数错综庞大的利益纠葛,指望眼下的陈新甲勇于担责,确实也有些为难他了。

  “那对于流寇,爱卿有何良策?”朱由检换了个话题,这也是他的又一重考验。

  而对陈新甲来说,陛下既然愿意跳过那个要命的话题,他自然也是松了口气。而对当下局势的分析,也正是他这个兵部尚书职责所在:“陛下,流贼虽一时肆虐,然仍属乌合之众。臣以为,我大明的心腹之患,仍然照旧那盘踞辽东的奴酋黄台吉。”

  朱由检笑了笑,不置可否。

  这个陈新甲虽然不错,有几分见识,但依然缺乏宏观的战略眼光。虽然,如果明末能出一个拥有一定高度的宏观战略水平的人才,预计也轮不到崇祯本人下场微操最后各人一起完蛋吧。

  认为辽东建奴不足为虑,应当全力镇压农民军的,这是第一层。但这层的水平最次,因为最后入主中原坐稳正朔的终究照旧满清。

  和陈新甲一样,认为张、李不足为虑,主要目标是辽东建奴的,这是第二层。但这层同样水平不够,因为严谨描述,灭亡大明的其实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换言之,大明亡于流贼之手,而满清不外是最终的胜出者而已。

  认为辽东虽然麻烦,但早晚能平定、相信所谓“胡虏无百年之运”,认为应当先集中军力搞定农民军的,这是第三层。这一层有一定的水平,但同样有见不随处。因为,如果没有黄台吉踩着点恰到利益的五次入关,农民军早就被明军彻底镇压剿灭,哪还轮获得李自成最终近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北京?

  眼下大明几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吏治,一是军事,一是民生。

  只有吏治清明,才气保证充实的调动国力来解决问题。

  只有军事够强,才气将建奴挡在关外乃至最后剿灭,才气平定流寇。

  只有民生够富,才气从基础上解决大明的内忧外患。要是黎民人人都能吃饱穿暖,李自成吃饱了撑的去造反?

  而这三个问题,都有一个配合的解决方式——用钱砸!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