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花无百日红之玄凌

第二章 学习戏曲

花无百日红之玄凌 白雪精灵儿 3072 2022-04-09 23:31:24

  就这样,铭昭小小年纪就进了父亲隋唐担任校长的董氏私塾。

  铭昭很智慧,热爱学习,很快就成为了学堂里的佼佼者。

  这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戏班子,听说是候大财主专门请来给老母亲过大寿的。

  候大财主家大业大,也酷爱戏曲,于是就花大价钱将戏组留在了大宅子里。

  由于候大财主家天天歌舞升平,势必会引起村里人的关注,于是天天往候大财主家去的人可就不少了。

  穷人一般都是远远的蹲在远处听戏曲儿,有钱的官宦人家就直接登门造访了。

  长此以往下去,候大财主家也就不得安宁了,今儿这个去,明儿哪个去,且不说扰了清静,就单单是茶水果品也伺候不起。

  为此,候大财主在朋友的建议之下,在村东头花银子建了一个大剧院,于是就将戏班子搁在了那里。

  这样想去听曲的人,不限贫富,只要有银子,就能去听上一曲。

  那些戏班子天天一大早就在村口的小河滨喊嗓子,练功夫。

  每次随着父亲坐着马车去学堂的路上,铭昭势必会经过那条小河,于是那些画着戏剧脸谱吊嗓子,练功夫的戏子们就不知不觉中突入了铭昭的生活当中。

  每次经过小河滨,铭昭都市不自觉的撩起车帘,目不转睛的朝外瞅着,直到马车飞驰而过,看不到那些戏子们的时候,他才肯收回目光。

  铭昭天生智慧,那些戏子们抬手踢腿唱戏的场景,在他脑袋里不停的盘旋着,不知不觉间,他竟然没事的时候不自觉的就随着哼戏曲儿,然后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踢腿下腰。

  这些小细节,父亲并没有看在眼里,只要铭昭勤学上进,其他方面,他并没有留意。

  就这样,一晃就是五年,铭昭的个头儿已经窜起来很高了,俨然一副英俊少年的模样了。

  村里的戏班子不光没有任何衰落,反而越发的红火起来。

  村里边无论是红白喜事,都市请戏班子已往,这下候大财主可是赚的盆钵满盈。

  戏班子接的活多了,自然也就人手也就不够了,于是戏班子开始大量培养人才。

  村里一些家里穷的,都将孩子送到了戏剧班,这样家里能少一些肩负,因为在戏剧班吃喝不愁,另有衣服穿,如果能登台了以后,每个月都市领到银子,所以在那个年代,做戏子已经是一份很好的职业了。

  铭昭家庭富足,从小过惯了人给家足的生活,戏子这个差事自然不会轮到他。

  但是也就是从戏组入驻他们村开始,在不知不觉当中,他已经喜欢上唱戏了。

  一小我私家没事的时候也会将戏子班唱过的那些小曲儿挨个过一遍,虽然他没有很认真的去学过,但是那个时候,没有剧院,又不隔音,只是村里搭建了一个小戏台。

  也就是说,无论你在村里哪一个角落,都市很真切的听到。

  虽然,如果遇到逢年过节,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时候,家里也会请那帮戏子过来唱曲儿。

  就这样,凭借着铭昭的智慧才气,竟然在他十二岁那年乐成的登了一次台。

  说来也巧,那天爷爷过大寿的时候,戏班子里一个小孩恰好生病了,临时来不了,可是那个角色还挺重要,要害的时候连个后补的演员也没有。

  由于是董家老太爷的大寿,所以收了银子的候大财主自然是因为此事迫切火燎,眼看着要砸场,这得手的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

  正在这个时候,铭昭泛起在了后台,候大财主本以为小少爷是来玩的,一个劲儿的俯身哈腰陪着不是。

  没想到,铭昭竟然自告奋勇,谎称今天是爷爷的生日,他想要给爷爷一个惊喜。

  虽然候大财主知道铭昭是个外行,基础登不得台,但是如果铭昭肯上台的话,这个事就好解决了。

  因为是老爷子大寿,所以他的宝物孙子想要给爷爷惊喜,这也在情理之中,到时候老爷子也不会怀疑什么,于是候大财主坚决的就同意了。

  按原理说,这个角色照旧有一段台词的,由于铭昭是外行替补,所以候大财主自然就将这段给删了。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铭昭这一扮相一登台,竟然引起了不小的惊动,下面更是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铭昭长相英俊精致,个头高挑,这一着妆,再配上那身戏服,简直就像是潘安转世一般。

  原来删了的剧本,没想到铭昭竟然将那一段唱了出来,嗓音嘹亮,铿将有力,一时间引起了差异的回声,一举获得众人的高声欢呼叫好。

  各人都只以为是戏组里来了新的演员,没想到,当卸妆之后,演员从后台走出来答谢的时候,下面的人们才认出了铭昭。

  本以为父亲和爷爷会大发雷霆,没想到,铭昭却获得了父亲和爷爷的一致认可。

  也就是那个时候,铭昭想要登台演出的想法越加浓烈。

  他跟父亲说过自己的想法,如果要放弃学业,学习戏剧,父亲万万是不会允许的。

  所以铭昭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得以实现,学唱戏也只能是作为业余喜好。

  在铭昭十五岁那年,爷爷得了重病撒手人寰,没过半年,奶奶也相继去世。

  家里突如而至的变故,让隋唐变得越发的寡言少语。

  这个时候的铭昭也处于青春叛逆期,爷爷和奶奶的撒手人世,让他的世界崩塌了。

  他变得消沉急躁起来,动不动摔工具,发脾气,尽管父亲严加管教,棍棒相加,依旧起不到半点作用,反而让父子之间有了更深的隔膜。

  正当隋唐无计可施,焦头烂额之际,铭昭竟然向父亲提出了要放弃学业,投身戏剧的想法,这一举动遭到了隋唐的强烈阻挡。

  母亲楠凤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不忍心看着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毁掉了,这些年一直过着鸡飞狗走的日子,尤其是二老走了以后,隋唐的脾气更是急躁的很。

  两父子这样干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最后一次铭昭不吃不喝,也不去上学,整日里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这让楠凤有些不安了。

  长此以往下去,孩子的命肯定不保吧!

  这个孩子的脾气她这个当妈的再清楚不外了,脾气上来了,谁也拿捏不住。

  于是楠凤谎称将孩子送到娘家冷静一下,过了冷静期,再接回来。

  就这样,铭昭就被母亲偷悄悄的送到了剧组。

  打这以后,铭昭就开始正式的学戏了。

  由于铭昭长得眉清目秀,一直在唱生角,有时候剧组临时顶替的时候,他也会唱旦角。

  不得不说,铭昭的唱腔可谓是剧组里面最为出挑,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个。

  厥后隋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对着楠凤大发脾气,但是最后也没有挽回什么,铭昭的叛逆让他一度卧床不起。

  学堂就此疏弃了,不久之后,学生和老师也都解散了,好歹老爷子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了家底,以至于厥后几年,家里一直靠着这些维持着。

  厥后的几年,年年干旱,村里闹起了饥荒,险些到了饿死人的田地,后山上的树皮都被人揭下来煮着吃。

  那个时候,有钱也买不到食物,家家的米缸都是见底的。

  原来一腔热血投身于戏剧的铭昭,在面对饥饿的时候,不得不放下理想,回归现实。

  这些年没有没有再回到那个家里,每次都是母亲偷偷出来给他送吃的,用的,但是终归不是恒久之计。

  这两年跟父亲之间险些没有来往,他回去过频频,最后都是被父亲赶出来了。

  厥后戏班子养不起这些孩子了,于是也就解散了。

  其时,戏班里有个叫莱芜的孩子,一直以来跟铭昭都是最要好的同伴,他的家是外地的,听说他们那里有煤矿,如果回去的话肯定能混口吃的。

  在莱芜一再邀请之下,铭昭决定远赴他乡,重新开启一片新的天地。

  临出行的时候,母亲给铭昭塞了不少钱,虽然他们这里到了周遭十里即便握着钱啥也买不到的田地,但是铭昭未来要去的地方,应该还能用得着。

  就这样,两人动身出发,一路坐汽车,扒火车,来到了襄垣县。

  这里随处都是层峦叠嶂满眼苍翠的大山,不像铭昭的家乡,站在一个地方就能将周遭几里的地方全部尽收眼底。

  这里气候严寒,他们过来的时候是九月中旬,但是大街上都是穿着棉袄揣着袖子带着棉帽的行人。

  莱芜的家人很热情,虽然家境不算富足,但最起码的温饱照旧可以保障的。

  厥后两人就在煤矿上报了名,当起了挖煤工。

  这一干就是三年,这可比在剧组挣得多了,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厥后铭昭就从莱芜的家里搬了出来,住在了山上的一处小院里,这里基本上都是自建房,他花了一些钱,买了这处屋舍,也算是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吧!

  一出门眼前即是层峦叠嶂的大山,若是遇上阴雨天气,山里俨然就是一副水墨画,平时没事的时候,铭昭也会上山去狩猎,山上有野鸡,野兔,还能挖一些野菜,菌类。

  这相比在平原县似乎要好出去太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