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意趣杂感

第四十一篇 传说

意趣杂感 申艳苹 2170 2022-05-31 12:49:59

  小时候总是喜欢缠着大人讲故事,现在想想,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讲的故事如今在书上也没有看到过。

  也许是书读的太少了吧!

  就拿奶奶唱的《女儿经》和《十三州》来说,目前为止,在书上就没看到过。

  奶奶说,她照旧小女人的时候,和婶子大娘大姨大姑们坐在一起学针线活时,就一边学一边随着说或唱,那些工具都是一套一套的,朗朗上口。

  我曾经让奶奶说给我听,说到兴致时奶奶就会唱起来,但当我问她什么意思时,奶奶竟然说,不知道!又问,不知道什么意思怎么会记着呢?奶奶说,大人咋教就咋说呗。

  奶奶在说的历程中,状态很享受,也许,此时现在她的眼里已经没有我的存在了,而是曾经的她正和同伴、尊长们一边做着活一边说着《女儿经》的情景吧。

  尽管奶奶像说绕口令般的说《女儿经》,但有些字或词基础就听不清楚,甚至我要求她重复多次之后,照旧听不清是什么,可奶奶照旧津津乐道地,一点也不打哽的连说带唱,很流畅很顺口很自然地脱口而出。

  对于奶奶来说,那就是根深蒂固的,深深地烙在影象中的,是她做女人时不行磨灭的影象,永远清晰温馨的印记;而对于我来说,那就是顺口溜,而且照旧听不清楚的,像小朋友牙牙学语似的顺口溜。

  人的一生中“小时候”的影象最深刻了,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甚至到老年乃至人生的最后时刻。

  我小的时候听过的大人讲的故事如今依然影象犹新,而近几年来看过的书却有的都已经忘记了,所以说,影象力真是个很奇妙的工具。

  小时候听到的大人们讲的故事,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讲的故事,想必都是由上辈子人口口相传的,因为他们没有几个会识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把听到过的故事像宝物似的再传给后人。

  记得,邻居家的爷爷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书上没有看到过),说:包公赶考时,皇上看他长的太黑欠悦目,就把包公打发回家了。夜里,皇上睡觉做了个梦,梦见金銮殿塌了,从金銮殿里突然立起一个顶天立地的黑大个举起双手托起了金銮殿,皇上惊醒后,细细琢磨,那个黑大个肯定是被他撵回家的黑包公,于是,他赶忙派人接回了包公,并让包公做了大官。结尾语老人家说:大宋朝就是包公撑着,要不早就完了。(老人家是不懂历史的,否则不会这样说的

  那个邻居家的爷爷还讲过一个济公的故事,他说,济公是不能洗脸的,他一辈子洗过三次脸,每一次洗洁净脸后就会得一场病,而且病的很厉害,差点就要了命。问他,为什么。他说,济公就是个花子神,他就得这个样子,他在世上就得整天埋埋汰汰的,要不,就不是济公了。

  可见,文字纪录不到的地方照旧满神秘满有异境的。可惜,未来那些老前辈们口里的故事只怕会追随他们一起化成灰尘,随风而去,遥远消失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