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二十章 扬州时局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卜部 3462 2022-04-14 20:05:00

  七月月朔,刘繇召集群臣议事,刘基也出席了聚会会议。

  首先要说的是人员变换的大事。

  六月底,吴郡太守盛宪正式辞官养病,刘繇表举许劭接任,正式将吴郡纳入控制规模!

  陪同这件大事,另有一件小事就是,吴郡都尉许贡因为被人举报刺杀朝廷命官而被罢官,其本人也被收监。

  然后官府又接到黎民起诉,说许氏欺男霸女、欺行霸市、横行乡里、鱼肉黎民,酿成命案数十起,许氏宗族许多人因此被抓捕归案。

  第二件大事——孙策终于开始攻打庐江!

  不仅如此,袁术在兴平元年六月可谓是狂飙突进!

  先是再遣吴景、孙贲领兵万人南下,顺便攻占广陵太守张超治下的东城,并以此为跳板占领阜陵县。吴景和孙贲就此屯兵阜陵,对历阳虎视眈眈。

  袁术又派上将桥蕤、乐就领兵4万攻打徐州刘备,先是占领夏丘,然后进兵盱眙、淮阴等地。盱眙和淮阴是张超控制的土地,但同时名义上也是徐州牧陶谦的土地。于是陶谦派刘备领兵支援张超,双方互有胜负。

  又因为吕布初据兖州,袁术本着“有自制不占大傻蛋”的原则,派上将张勋领兵2万北上,目前正和吕布鏖战!

  同时,孙策的万余雄师也终于迫近庐江郡治所——舒县。

  袁术乘隙占领了整个庐江郡北部地域。

  为什么袁术和孙策这么容易就兵临城下?

  因为庐江太守陆康基础就没想着防守那广袤的土地!

  陆康集中所有军力于舒县,誓要与舒县共生死!

  当这些情报摆在桌案上时,刘基也不得不叹息袁术好战成性。竟然敢同时三线出击,简直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但是,袁术确实有这样的资本。

  他这三路雄师,人数加起来几近十万之数,这在汉末军阀里简直是个庞然大物!

  要知道去年,袁术的庶兄袁绍联合刘虞旧部和鲜卑人,这才凑够十万人与公孙瓒决战。

  哎,如果刘基重生成袁术就好了,这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真叫人惋惜!

  回到议事,刘繇向众人询问该如那边置惩罚吴景、孙贲的问题。

  下面众说纷纭,有说直接下战书决战的,有说按兵不动的,另有说主动出击进攻阜陵的。

  最后,清楚刘繇军力部署的主簿是仪出来说:

  “明公遣张将军统兵五千屯驻历阳,吴景和孙贲则将兵万余。”

  “敌兵人数众多,士气正盛。我军兵寡且多是刚征募不满一月的新兵,实在不宜主动出击。”

  “历阳曾是扬州治所,城池结实,我军应当依托历阳城防守。”

  “而且朱将军屯兵当利口,樊将军、焦校尉屯兵石城,都可在一二日内驰援历阳。”

  “我军多新卒,明公照旧应当接纳守势,加紧练习士卒,并消磨敌军斗志,以待敌之可胜!”

  刘繇最终接纳了主簿是仪的建议,下令让张英按兵避战,坚守历阳。

  然后刘繇又问:“诸位,袁术派孙策将兵万余攻打庐江。孙策勇猛,一路高歌猛进,现已兵临舒县,吾是否应该派出援军支援陆季宁?”

  功曹从事孙劭出列,他之前替刘繇出使庐江,见告陆康不是孤军奋战,回来后接受了刘繇的任命。

  孙劭说:“明公,孙策一路势如破竹。陆太守兵不外6千,困守舒县,我军应当立刻派出援军才是!”

  刘繇颔首,他确实有意支援陆康。

  这时,吕岱站出来阻挡:“明公,岱建议您按兵不动!”

  刘繇挑眉,他知吕岱是知兵事的。之前曾给刘基出谋诏安山越军,王朗也赞他有出将入相之才。

  “定公,你是吾的兵曹从事,有何看法但说无妨!”

  吕岱躬身道:“我闻令郎曾建议明公,让周太守领丹阳精兵在巢湖筑营。想必诸公是想让周太守驰援舒县吧!”

  孙劭等人,乃至刘繇都颔首肯定。

  吕岱继续说:“刚刚是主簿也提到,我军多新卒,缺乏训练,所以应当主动避战,此话深谙兵法,乃高论。”

  是仪朝吕岱拱手。

  吕岱问刘繇:“明公,周太守麾下丹阳兵相较张、樊二位将军麾下士卒,战力如何?”

  刘繇追念对比了一下周昕手下的士兵和张英樊能麾下的士兵,答:“周泰明麾下丹阳兵皆老卒,胜新卒十倍!”

  吕岱顿首:“是了,明公。孙武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周太守所部,就是我军奇兵!奇兵者,精锐也,当隐于暗处,待时而发。若无克敌制胜之机,当谨慎用之。”

  “陆太守坚壁清野,坐守舒县,这才使孙策一路畅行无阻。双方还未真正交手,我军此时派出援军,实属操切,未免打草惊蛇。”

  吕岱引经据典,仔细分析,说得刘繇深表认同。

  刘繇道:“定公所言甚善,吾意已决,暂且令周泰明按兵不动!”

  之后,众人又讨论了丹阳和吴郡二郡政务和人事调动。

  主要是将亲善刘繇的士人部署到各地方,替换那些还没有主动联系刘繇的仕宦。

  不外自从刘繇入主丹阳,刘基讨灭严白虎,诏安山越军后,这种人只剩少数。所以没有花费几多时间。

  刘基今天坐在位子上当起了乖宝宝,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因为刘繇手下的能人变多了!

  不再是刚下扬州时,文不外许劭,武不外张英的情况。

  相比于下面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的众人,刘基除了现代人的时代优越性,并不比他们精彩。

  况且,刘基另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置惩罚——自己的家人们要到了!

  自从刘繇坐稳刺史之位后,就让山东刘杨氏中刘繇这一支的族人们从东莱一路南下,经过广陵渡江直入丹阳。

  刘基的母亲刘杨氏、刘基的两个亲弟弟刘铄和刘尚都将抵达宛陵。

  刺史府内,刘基带着家奴和侍从们扫除房间,收拾工具,俨然将自己融入刺史长令郎的身份。

  待到黄昏,刘基正和于麋、高岱在茶室讨论经典。

  有小厮来报:“令郎!主母和小令郎们快到了!”

  刘基大喜:“好!高先生、于校尉,今日就到这吧,我送送二位!”

  高岱颔首,脸上保持微笑:“令郎自去即是,不用理会岱,我还想把这碗茶喝完。”

  于校尉则拱手:“令郎迎接主母要紧,于麋自回营中去,不劳令郎相送。”

  刘基道:“那么基先告退!”

  说罢,离开茶室,带着众家奴前往宛陵津准备迎接。

  等到夜里,就在刘基闲得无聊坐在码头上拿石子吊水漂时,几焚烧光从水平线泛起,然后几艘商船从远处驶来。

  刘基起身,让家奴们准备迎接。

  两三刻钟后,商船停靠在码头。

  先是一些仆人妆扮的男女从船上下来,刘基感受里面有许多熟面孔。这些人见到刘基后,都叫他“少主”。

  然后一名三十来岁的妇人和两个半大男童在诸人蜂拥下下船。

  妇人个子有点高,身量苗条,鹅蛋脸,虽年过三十,但容颜未老,只是眼角额鬓略有皱纹。

  这位即是刘基的生母——刘杨氏。

  刘杨氏的穿着妆扮是汉代尺度的贵妇妆扮,黑亮的头发梳成垂云髻,用珍珠玉钗装饰,身上穿着花纹繁复华贵的蚕丝深衣。

  刘基上前向刘杨氏行礼:“母亲大人!”

  刘杨氏疑惑地看着刘基,语气挖苦地对左右侍女们说:“我这大儿数月不见,怎么叫为社‘母亲大人’了?难道是生分了?”

  刘基赧颜,尴尬地说:“社,孩儿这些天见惯了先生将军,一时叫惯了!”

  刘杨氏呵呵一笑:“我儿前程了,你的英雄事迹为社都听说了。”

  刘基低下头,看向两个自制弟弟,伸手去摸他们的脑袋:“社,不管如何,孩儿依旧是社的孩儿。”

  刘杨氏觉得自己这儿子变化挺大,但是夜已深,照旧让各人早点休息为妙。

  便付托刘基:“大儿带路吧,为社累了,想早点歇息。”

  之后众人坐上马车回府。

  沿途,刘基的两个弟弟刘铄和刘尚兴奋地询问刘基他这两三个月是怎么渡过的,还询问流传开的刘基那些事迹的细节。

  这两个弟弟都虎头虎脑的,也挺有意思,刘基也乐得和他们亲善。

  回到刺史府,刘繇在庭院里摆下家宴,刘基一家五口终于团聚。

  刘繇挽着刘杨氏的手说:“女君有劳了。”

  刘杨氏浅笑道:“老妪哪有什么劳绩苦劳,不外相夫教子。良人受朝廷看重,这才是家之幸事!”

  刘繇听刘杨氏称自己为“老妪”,不禁笑了:“女君哪里老了,花容玉貌和当年一样!”

  刘杨氏想起自己的大儿刘基在码头称谓自己,便将此做谈资:“还不是你那麒麟儿,唤我什么‘母亲大人’,还说自己见多了先生、将军,嘴上说惯了。”

  刘繇闻言,哈哈一笑,向刘杨氏表彰刘基:“哈哈哈!女君,吾儿着实特殊,这些时日替为父办了许多大事。现在我们一家能在此安聚,吾儿着力甚多!”

  刘杨氏说:“好好好!我知道你大儿有本事,我只是希望良人能够多呵护大儿,我在老家听到吾儿被贼人刺杀的消息时,好几天都没睡着觉。”

  刘繇这才明白过来,满怀歉意道:“女君,此事是为夫差池。”

  然后刘繇对刘基说:“刘基,这几日你就暂时在家中多陪陪你社!”

  刘基苦笑:“孩儿知道了!”

卜部

评论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太多,这里单独说明一下。   关于同姓不通婚这点,汉代并没有这条划定,因为汉代姓氏不分。姓和氏都不区分,你怎么要求同姓不通婚?执法重新严禁同姓通婚要到唐朝。   为政治或家族利益考量,同姓结婚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情,同姓结婚甚至可以说是特权阶级才气享受的利益。   不是说周礼划定各人就一定要照做,春秋原来就已经礼崩乐坏,晋献公娶骊姬,卫宣公娶郑国公主,鲁公娶吴国公主,这种同姓通婚的事情触目皆是。   执法和道德真要能限制住特权阶级,新闻上也没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儿了。   不外真实原因其实就是我懒得想名字,没想到一些人戾气这么重,抓着这么个基础不是问题的死咬,出口成脏的也有那么几个。   但确实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部门人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半灌水响叮当,以为抓住了别人把柄就开始撕咬宣泄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不幸。   这里应一些美意读者的要求,随便加了个杨字。   总之,合理的探讨没问题,上来就要教我做事的,甚至骂人的,那我只能给送进小黑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