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血之孙吴

第925章 家有一老

血之孙吴 布鲁斯老爷 2311 2023-07-26 08:00:00

  陶侃的一番高论一出,众人纷纷侧目,不禁醍醐灌顶。

  并非是陶侃的谋略比其他智谋之士更高,而是人力有尽时,众人的优点又不尽相同。

  其中,王猛的优点是在治国,以及统帅雄师。

  诸葛亮也是如此,同样擅长治国和治军,以及统帅雄师。

  至于周瑜、鲁肃,一个擅长水战,一个擅长外交和谋划。

  其次,周瑜更长于作战术计划,鲁肃则更善于作战略计划。

  至于姜维乃是名将之资,虽然同样谋略过人,但和其他四大智囊照旧不能比的。

  唯独陶侃,不仅善于治理,还能带兵。

  不仅长于作战术计划,同样对战略也颇有研究,还对二州特别了解!

  这是其他人都不能比的,况且陶侃已经年过四旬,在年纪上在座的只有王猛可以和他相比。

  年纪大,就意味着阅历深,经验富厚。

  尤其是在下层的事情经验,在这方面,王猛也不能和陶侃相比!

  再者,陶侃又是南方人,又先后在庐江、荆州为官。

  王猛、诸葛亮则都是北方人,对于南方的了解,师徒两也是不能和陶侃相比的。

  至于周瑜、鲁肃,他两虽然谋略过人,但在阅历和经验上又不能和陶侃相比!

  这就造成了,陶侃在各方面都没有短板,堪称六边形战士!

  当陶侃一番高论之后,众人不禁线人一新,顿觉豁然开朗。

  “原来左右即是陶士行,果真盛名之下无虚士,还请受在下一拜!”王猛不禁叹服。

  见状,诸葛亮同样起身,向着陶侃一拜。

  究竟王猛乃是诸葛亮的老师,老师都拜了,门生自然没有不拜的原理!

  周瑜、鲁肃二人也同样如此,对于陶侃此番高论,二人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就当众人对眼下的局势困惑不解,只拘泥于一城一地之时,陶侃之言真可谓是拨云见日!

  虽然陶侃之言不见得有何等高明,但他却是为众人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而让众人对解决眼下的困境有了新的思路!

  然而我对此却是不置可否,陶侃的意见虽然高明,但绝对称不上是什么妙策!

  “士行之见意在暂时放弃荆州,诱敌深入,让刘裕、陈烈在荆州之地鹬蚌相争,我方好坐收渔翁之利!此计虽好,但有两个致命的破绽!”我不禁说道。

  对此,陶侃倒也没有什么不兴奋的,而是虚心求教。

  “还请主公明示!”

  陶侃把姿态放得很低,再无任何的狂妄,而是对我毕恭毕敬。

  “一,刘裕眼下正在争夺益州,虽然他有心将触手伸到荆州,但只怕有心无力!

  再者,就算刘裕真的有余力派遣军队开进荆州,那也只能占据南郡一地。

  至于陈烈,咱们若是放弃桂阳,则陈烈雄师定会势如破竹。不外交州军也顶多占据荆南四郡,与刘裕互不相干,又如何能与刘裕相争呢?

  二,眼下咱们御敌于二州之外,战火只是暂时烧到了南郡和淮南。

  可一旦我军放开几处重镇,使得两路雄师进来,届时战火必将烧到荆州要地!

  届时,荆州千万黎民如何?他们岂不将陷入战火之中。倘若大战开启,荆州黎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我不禁说道。

  陶侃闻听此言,却是没有丝毫地张皇,相反恰似早有了应对之策。

  “主公之忧虑不假,无非是担忧二虎不会相争,又担忧荆州黎民!作为前荆州刺史,在下为荆州千万黎民在这里谢过主公!然,主公其实无需担忧,因为在下早已有了应对之策!”陶侃立即说道。

  “还请士行见告我等!”我立即体现道。

  “主公,诸位大人!如今刘裕正在争夺益州,无力东顾不假。但刘裕此人野心勃勃,其一定是把益州当做了自己到嘴的肥肉。既然益州早晚是刘裕的囊中之物,其完全可以暂时放下益州,优先图谋荆州。

  如今南郡反叛,襄阳庞统、江陵二蒯已经归顺刘裕,刘裕又委派韦睿统领水师。且刘裕正率领雄师在巴郡,距离南郡不外咫尺之遥,刘裕派军支援南郡也不外是早晚的事!

  届时,刘裕雄师开赴南郡,则下一步必将恪守,再进一步图谋荆北。

  至于陈烈,倘若其攻破桂阳,下一步便将席卷荆南。

  届时刘裕、陈烈一南一北,分取荆州,明面上看确实是井水不犯河水。

  然,双方更进一步即是平分南方四州,则双方必将成为相互的对手!

  至于荆州黎民,主公无需多虑!如今荆州九郡,人口千万,其中荆北四郡有五百余万,荆南五郡有四百余万。倘若二虎相争,其争夺之地必将是公安、临湘等处,肯定不会影响到黎民!因此,在下以为此计可以实行!”陶侃侃侃而谈道。

  闻言,我依旧不置可否,只感受陶侃还真是人如其名。

  陶侃,陶侃,果真是喜欢侃侃而谈!

  “士行之言真是大谬矣!兴,黎民苦;亡,黎民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虎相争,黎民又如何能够不受影响?

  倘若我方诱敌深入,就算战火不会波及到荆州全境,黎民又如何不会深受影响?

  届时,黎民们如何安身立命?又如何放心生产?且二虎相争皆需要扩放逐队,征调民夫,届时受影响的黎民又如何只会有公安、临湘二地?”我立即说道。

  “主公真乃仁君!然而若不用此策,在下敢问主公,若要一统南方需要几多年?”陶侃连忙问道。

  闻言,我不禁思索了一番,随即说道:“非十年不行!”

  “十年,就算战火不烧到荆州,主公可知又将有几多黎民会死于战火?”陶侃接着问道。

  我想了想,可是想不明白,随即请陶侃明示。

  众人也是如此,他们虽然听着我二人的一问一答,但其实都在各自的心里算着这笔账。

  听陶侃的意思,难道将战火引入本土,竟要比御敌于国门之外更划算?

  “主公,十年时间,南方四州最少要损失千万黎民!如今四方恐怕尚有三千五百万黎民,可到那时候一定只有两千五百万!

  虽然放敌人进来会将战火烧到本土,使得荆州黎民损失惨重,但顶多三年,主公必能一统南方!

  黎民于三年中的损失又如何与战乱十年相比?在下先是问主公志在何方,即是希望主公不必将目光局限于荆扬二州,而是应该先放眼整个南方,再放眼整个天下!

  唯有早日统一南方,再进一步一统天下,这才气够还天下黎民一个安身立命!”陶侃立即高盛阔论道。

  “彩!”

  王猛闻言,立即第一个站起身来,为陶侃喝彩。

  “一统天下,还天下黎民一个安身立命!”

  “一统天下,还天下黎民一个安身立命!”

  “一统天下,还天下黎民一个安身立命!”

  这句话却是回荡在我的心里,使我震耳欲聋,久久不能忘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