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血之孙吴

第290章 破敌之策

血之孙吴 布鲁斯老爷 2144 2022-07-06 08:53:28

  我把天下大乱的泉源归结于天气原因,也就是我所说的小冰川期。

  周瑜初听之下觉得我是在扯淡,但细想之下又觉得十分有原理。究竟大汉吏治崩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否则天下怎么早不乱,晚不乱?

  周瑜回味着我的话,总觉得治天下比打天下更难,但身为我的头号上将,打仗才是他最大的任务。

  一个话题结束,我二人之间也陷入了缄默沉静,相互喝着茶,相对无言。

  “伯符我问你,倘若曹军南下,你准备如何御敌?”周瑜突然又问道。

  “战场,我准备定在新市城。这样一来,便会大大地增加曹军的补给距离,增加后勤压力!彼数十万之众而来,等到粮草耗尽,再也无力为继之时,即是我军还击之日。”我没有思索,而是把早就想好的对策脱口而出。

  周瑜又喝了一口茶,然后才说道:“万一挡不住,撑不到曹军粮尽的时候,又或者曹军不会粮尽呢?”

  真是猝不及防,周瑜的问题是我没有想过的,让我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倘若新市守不住,那就退到安陆!”我想了想说道。

  “那要是安陆也守不住呢?”周瑜又问道。

  “那就…再退到西陵城!”我狠狠地说道。

  “呵,这不是成了打呆仗?伯符啊,你的心里压根没有破敌之策!”周瑜说道。

  可不是吗?原本是我凭据安陆之战的旧例,而制定的破敌之策,现在却被周瑜全盘否认了。但曹操不是刘裕,曹军也不是荆州军,用过的战法难道还能再缔造奇迹吗?

  我再次陷入了沉思。

  刘裕雄师进犯的时候,荆州才刚刚被其颠覆,所以他的后方并不稳固。

  曹操的领地则是兖州、豫州、司隶和徐州,基本都是曹操的焦点统治区。

  这是后方稳不稳的区别。

  这一区别体现在大战中,所带来的区别就是刘裕只能速战,而曹军却能接纳持久战。

  而当初刘裕雄师加上民夫多达四十万,曹军预计也是这么多,但曹操的土地比之刘裕大了几多?治下人口又多了几多?

  我可以绝不夸张地说,以如今曹操的实力哪怕养个百万雄师都可以!

  虽然双方军队人数和民夫数量差不多,但刘裕方却是全力了,所以输了以后便动摇了基础。反观曹操哪怕接下来打输了,哪怕全军淹没了,也无甚要紧,花点时间又能拉起数十万雄师。

  这是双方最大的区别。

  其次,刘裕手下的水师不算,他麾下的将领都是历史上东晋、刘宋的名将。但在这个世界,他们都不外是初出茅庐的菜鸟,这其中也包罗了刘裕本人。

  反观曹操手底下,先不说五谋主这一豪华阵容,单单将领方面,就有一大帮沙场宿将。都是追随曹操南征北战近十年,积累下来的精兵强将,比之刘裕雄师真可谓云与泥的区别。

  曹操在河北留下关羽、张飞、薛安都、张辽之后,身边尚且另有徐晃、于禁、张郃、乐进,五子良将中的四位。另有夏侯惇、曹洪这两位宗室上将,另有许褚这样的猛将,另有一大串我不知道的将领。

  这一将领阵容堪称豪华,再配上人数多达二三十万的军队,曹军实力不行谓不强。

  至少现在的我军,如果和曹军堂堂正正一战的话,绝无取胜的原理。

  但就像昨天刘巴说的那样,此战,我有着三大优势——后勤、民心、水战。

  也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倘若曹军来犯,在江夏境内与我军一战,我军就随处占据着优势。

  然而,这一系列的优势在曹军的纸面实力面前基础不值一提。就像周瑜适才说的那样,曹军一路猛攻,我军要是反抗不住,难道一路退?一直退到西陵也挡不住,还能退到哪里?难道放弃整个荆北?

  就像周瑜说的,这样就成了打呆仗!

  那该怎么打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发挥我军的优势,也是在战场上面对曹军的唯一优势——水战!

  可曹军是为了来攻城略地的,是为了来消灭我军主力的,是为了来给曹仁复仇的。

  曹操,以及他手下的一大票谋士、名将也都不是傻子,放着擅长的野战和攻城战不打,偏偏跑来和我军吊水战?这又不是历史上的曹军已经夺下了整个荆州那样,为了直取江东,才不得不选择吊水战。

  “如何才气和曹军打上一场水战呢?”我不禁问道。

  周瑜听了我的话,笑了笑,然后说道:“伯符,你提到了水战,看来你已经有破敌之策了!”

  周瑜显得很兴奋。

  “确实,我心里已经有些思路了。可是公瑾,曹操恐怕就是来夺回南阳,顺便攻取江夏,将我军赶到长江以南的,我到底该如何迫使曹军下水,与我军在水上决一死战呢?”我不禁问道。

  “既然你都说了曹军不会下水,那怎么吊水战呢?伯符,再高明的战略都需要人为,唯独两种战略,人力不行违!”周瑜装逼道。

  “哦?是哪两种?”周瑜的话让我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呢?

  “呵呵,伯符,你可知田单和王贲?”周瑜问道。

  “知道啊,一个是先秦时期齐国名将,曾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另有一个是秦朝名将,曾水淹大梁,为始天子灭了魏国!”我不假思索道。

  “呵呵。”周瑜看着我笑而不语。

  “水攻!火攻!”我突然惊喜道。

  “不错!正是水火二计,只有这两种战略,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周瑜笑着说道。

  “水淹大梁,攻灭魏国!”我直拍大腿,惊呼起来。

  “公瑾真有你的,稍一提点就让我有了破敌之策!”我兴奋地说道。

  “你都说了我只是提点,具体该怎么打,还得靠你自己去想!伯符,在临湘休息几天,然后早点回金陵吧!和子敬再好好想想该如何破敌?”周瑜说道。

  “嗯!等子璜那小子回来我就离开。”

  注:王贲,字典,频阳东乡人,秦朝著名将领,战国四台甫将之一王翦之子、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大北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

  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

  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

  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