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挽明

第九十六章 民心

挽明 燕西风 3056 2015-11-19 20:49:59

    在明朝,预计没有人比杨鹤更明白科学的意义,也没人比杨鹤更清楚科学的作用。

  后世,有一位伟人总结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曾说过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以这个思想为主导,开启了伟大的再起之路。

  而徐光启,放眼其时,恐怕没有一位科学家能跟他比肩,也许在单科领域他跟同时代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相比相差甚远,但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能把所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

  这小我私家深刻地意识到大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因此才请旨练兵,但是在杨鹤看来,让这样一位科学家练兵,实在是浪费人才。

  这样一小我私家,应该让他把所学的知识教授给更多的人,为大明,为这个国家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应时兄,想什么呢?”张凤梧轻轻拍了拍杨鹤肩头说道。

  杨鹤闻言一怔,猛然醒过神来。自己想的过于简朴了,徐光启现在是河南道御史,虽然品级不高,但却不是他这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小武官能请得动的。

  沉吟了一会儿,杨鹤道:“这位徐大人既然曾试种过甘薯,想必有甘薯种子,咱们派人到通州找徐大人,从他那里买种子,同时让他教授一下如何种植甘薯。”

  “这个恐怕家兄出头都纷歧定行,究竟徐大人正忙着练兵,怕没有时间指点如何种植甘薯。”张凤梧道。

  杨鹤点颔首,想了想道:“让龙川兄给他写信,我再让刘御史给他写封信,到时我亲自到通州跑一趟,想来有龙川兄和刘御史同时出头,他总得抽出时间见我一面吧?”

  “刘御史?巡按辽东的刘启?”张凤梧疑惑道。

  杨鹤笑道:“正是,我跟刘御史见过两面,谈得还算融洽,让他资助写封信,应该没什么问题。”

  “听家兄说,刘御史过两天会到抚宁县跟家兄碰面,是你向刘御史建议的?”张凤梧问道。

  杨鹤笑着点了颔首。

  昨日张凤梧来寻张凤奇时只听了后半段话,而张凤梧露面以后,杨鹤再未跟张凤奇谈论刘启,而席间有范柳在座,杨鹤更不会当着范柳的面谈论刘启之事。

  张凤奇定是在自己走后,又征询了张凤梧的意见,商讨跟刘启接触有什么利害得失。

  笑了笑,杨鹤道:“昨日我跟龙川兄话未曾说完,其实我建议龙川兄跟刘启保持来往,最大的目的是能得知朝廷的动向。

  虽然楚党现在处于弱势,但是朝廷的动向他们总比地方清楚,而且我认为跟楚党接触要比跟东林党来往要宁静一些。

  至于为什么不能深交,原因也很简朴,因为换谁当皇上都不会容忍朝中官员拉帮结派,所以他要扶植内官打压东林党,等东林党倒了,皇上就该收拾此外派系了。”

  轻轻叹了口气,杨鹤接道:“一个国家的官员,如果整日耽于争权夺利,那这个国家是没有指望的。”

  张凤梧闻言缄默沉静半晌,过了一会儿方道:“应时,我那里有几本书,你有暇的时候可以看一看。”

  “哦?什么书?”杨鹤笑道。

  “太祖实录,成祖实录……里面纪录着历代先帝在位时,朝中发生的事情,你看了以后对你会大有裨益。”张凤梧道。

  杨鹤闻言大喜,他现在急需了解明朝的历史,有了这些书,他就可以真正了解明朝到底是怎样一个朝代。

  便在这时,远处跑来两人,见了杨鹤,两人跪倒在地,嘭嘭嘭磕了三个头,嘴里叫道:“军爷,真的是你,我俩远处看着还不大相信呢。”

  杨鹤定睛一看,却是魏山劲和王卫国。看到二人,杨鹤不由笑道:“原来是你俩啊,你俩怎么跑到下洋河这边来了,我记得你两家应该在上洋河乡啊。”

  魏山劲笑道:“军爷,你不知道,那天走到半路上,一位军爷让衙门里的人把董大叔一家部署到下洋河乡,说是让董大叔担任里长,我俩回去以后,把地里的草锄完了,便跑来帮董大叔家锄草。”

  “等等,什么乱七八糟的,董大叔是谁?”杨鹤皱了皱眉道。

  “董大叔就是小惠的爹爹。”魏山劲忙道。

  “小惠是谁?”杨鹤接问道。

  杨鹤话音刚落,忽见远处来了一位老汉和一位少女。

  杨鹤瞧了瞧,却是董老汉。

  看到董老汉,杨鹤马上魏山劲和王卫国说的董大叔即是董老汉,那小惠自然即是董老汉的闺女,董三顺的妹妹。

  想来定是那些士兵把董老汉跟自己的关系说给县衙那些官员们听,于是那些官员便把董老汉部署到下杨河乡当里长。

  至于为什么部署到下洋河乡,自是因为下洋河乡的阵势远比上洋河乡平坦,水源更富足,有利于耕作,杨鹤的关系,那些官员自然要部署个好地方。

  (明朝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原住民称里,迁民称社、屯。下层架构南北差异,南方人口多,县下辖乡——都——里、图三级,北方人口少,且多为迁民,因此县只下辖乡——社、屯二级。

  另外,明朝时期的乡属于地域看法,并没有设乡长这样的职务,里长才是下层行政人员,一般由纳粮大户或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里长,里长的职责是协助县里纳粮征税以及组织黎民服役等等。)

  见董老汉过来,杨鹤急遽迎了上去:“大叔,是您老啊。”

  董老汉想要见礼,却被杨鹤一把拉住,董老汉感概道:“我老了,眼神不太好,适才三斤和狗蛋说看见你来了,我还不相信,直到看到他俩磕头,我才知道真的是你过来了。你怎么就带了一个随从过来?”

  杨鹤笑道:“我就是来看看,带人多了,你们看到了又不安生了。”

  转头看了看那少女,杨鹤笑道:“这是三顺兄弟的妹妹吧?叫小惠?”

  董老汉忙道:“丫头,快给军爷磕头,就是这位军爷救了咱一家。”

  杨鹤忙摆手道:“我和三顺是兄弟,小惠就是我妹子,妹妹见哥哥磕什么头!”

  轻轻叹了口气,杨鹤接道:“大叔,这段时间我一直忙着,也没去看您老,您别见责啊。”

  “知道你忙,这么多人,都靠你用饭呢。”董老汉笑道。

  杨鹤笑了笑道:“怎么样?地里的活儿都干完了?”

  董老汉笑道:“干完了,幸亏这俩小子,草都割完了,等天气再暖和暖和,就该翻地了。”

  杨鹤笑着点了颔首,看了看魏山劲和王卫国,杨鹤忽道:“这两个小子是不是看上小惠妹子了,不知小惠妹子看上了哪一个?到时哥哥给你做主。”

  小惠闻言大羞,转身躲到董老汉身后。

  董老汉轻咳了一声道:“我们家和魏家另有王家是邻居,这俩孩子从小跟小惠一起长大。”

  杨鹤笑着点了颔首。

  “杨千总,到老汉家里坐坐吧,托你的福,屋子已经建好了,就是简陋了些。”董老汉道。

  杨鹤笑道:“行,我去看看,也认认门儿。”

  董老汉闻言急遽当先引路。

  不外杨鹤显然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有董老汉在场跟没有董老汉在场是纷歧样的。

  因为从广宁逃回来的这些黎民大多只听说过杨鹤这小我私家,真正见过杨鹤的人并不多,加上杨鹤此来只带了张凤梧一小我私家,并未带士兵扈从,因此杨鹤来下洋河乡转了一圈并未被人认出,也没受到打扰。

  可董老汉却跟这里的黎民很熟,看到董老汉毕恭毕敬地领着一位年轻人回来,这些黎民自然心中疑惑,难免有人前来探询这个年轻人是谁。

  待听到这个年轻人是杨鹤,一众黎民很快把消息传了出去,然后大量地黎民围了上来,有的跪地磕头,有的不住口的说着称谢的话,杨鹤马上被堵住转动不得。

  此时此景,杨鹤自不能离开人群就走,只能不住跟黎民们外交,说些宽慰的话。

  而站在一旁的张凤梧看了这样的场景,心中只觉震撼莫名。

  张凤梧这些年随处游历,见过的怙恃官也不算少了,但是从没看到哪个地方的官员如杨鹤这般受到黎民尊敬恋慕。

  直到这时,张凤梧才明白年老张凤奇为何对杨鹤另眼相看,才明白张凤奇为何说他要想升迁,必须得靠杨鹤帮衬。

  就凭杨鹤在这些黎民心中的威望,杨鹤要是想给抚宁县的官员找点麻烦,抚宁县这帮官员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看见杨鹤被围在人群之中无法动身,张凤梧笑道:“你们就让杨千总在这里跟你们说话,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众黎民闻言,七嘴八舌道:“说的是,怎么能让杨千总在露天地说话,杨千总,到我家坐坐吧。”

  杨鹤闻言笑道:“你们这么多人,让我到谁家去好?乡亲们,都别麻烦了,我呢今天来就是想看看,看看地里拾掇的怎么样了,再看看这里适合耕作什么作物。

  你们这么多人一起说话,我也听不大清楚,这样吧,我到董大叔家去,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等我和董大叔商量好,让董大叔告诉各人,如何?”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