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我心安然

第四章 去平县

我心安然 双子座尧尧 2603 2013-03-10 16:05:53

    安然身子好了,就跟刘嬷嬷、秋思一起赶绣活,她先用了三天时间把绣架上未完成的百花图绣好。

  安然绣百花图用的照旧原身影象中的绣法,是刘嬷嬷教的。刘嬷嬷的女红在冷府里是最好的,府里针线房的绣娘多数跟刘嬷嬷请教过绣艺。安然和秋思自小也是随着刘嬷嬷学刺绣的。安然觉着刘嬷嬷的绣法很像前世的瓯绣,前世安然学的主要是苏绣,但为了博采众家之长,增长眼界,老太太也给安然介绍过粤绣、湘绣、蜀绣、顾绣、京绣、瓯绣等各主要刺绣流派的特色。加上安然自己对刺绣有着浓厚的兴趣,恒久以来倒是逮到许多时机欣赏、研究了不少各大流派的优秀作品,甚至是各人名品。

  刘嬷嬷对安然这几天刺绣的速度和热忱觉得很是惊讶。之前的安然虽然刺绣很有天份,也会跟她们一起做从绣庄接来的绣活,但并不是很热衷,绣的速度也比力慢。好比那副百花图,前面一半绣了快要15天,可这后面一半安然就绣了不到3天。

  自从夏芷云死后,安然少少开口说话,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最经常做的事就是发呆。偶尔看点书,绣点工具,也是做着做着就提倡呆来。

  可是这次醒来后,刘嬷嬷发现安然“活力”了许多,虽然话照旧很少,但听她们说话的时候眼里有了明显的兴致,有时还会问一些关于夫人、关于夏家的事情,不再像以前一样总是低着头没有任何反映。安然刺绣的熟练度和速度明显比以前强太多,而且一绣起来就是连续两三个时辰。

  秋思对刘嬷嬷的疑惑很不以为然:“这不是好事吗?这说明小姐长大了,想通了。一定是天上的夫人保佑着我们小姐。难道嬷嬷不喜欢小姐这样吗?”

  刘嬷嬷一愣,是啊,小姐长大了,更懂事了,这不是很好吗?想那么多干啥?

  这天晚上,孙各人的小石头过来了,告诉刘嬷嬷明天他的哥哥大石头要去县里,问刘嬷嬷要不要搭他家的牛车去,或者要不要资助捎带什么工具。

  孙大是庄子里的佃户,家里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顺序排下来是大石头、二石头、大丫、小石头、和小丫。刘嬷嬷经常指点大丫和小丫刺绣,两家走得比力近,每回他们家用牛车去县里,

  都市叫上刘嬷嬷。庄子里的其他人坐牛车都要付车钱,一人一趟来回五文钱、单次3文钱,可孙各人从来不愿收刘嬷嬷的钱。

  这次刘嬷嬷生病、随着安然受伤,已经很久没有去县里送绣活了,最近三人赶了不少荷包、绢帕出来,另有安然绣的那幅桌屏和刘嬷嬷绣的一套三幅大屏风。家里的油、盐都没有了,还欠着老李医生的钱,刘嬷嬷确实也准备去一趟县里。

  看着刘嬷嬷跟小石头确定了出发的时间,送小石头出门后,安然抬起头对刘嬷嬷说:“嬷嬷,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县上。”

  “姐儿,你想买什么吗?嬷嬷给你带回来。”安然很少出门,这照旧她第一次提出要跟去县里。

  “不是,我就是想去看看,

  我还没去过县里呢。”安然拉着刘嬷嬷的袖子,大眼睛亮亮的满是渴求。刘嬷嬷心头一软,摸了摸安然的头,

  允许了。

  第二天一早,安然就起床了,约好的出发时间是辰时一刻。

  前世的安然一直有个习惯:冬天爱钻被窝睡懒觉,上班时间都是闹钟敲三遍,赖到最后一刻起床,周末就是不睡到肚子饿绝不起床。其他三个季节却是勤快得很,

  一早就醒,一醒就起,多出来时间就看看书,听听音乐。对这一季节性特点,安然谓之“身体的自然反映,蛰伏效应”。

  秋思把安然上半部门的头发梳起两个小包包,下半部门则扎了两根麻花辫。

  今天,安然穿了一身淡蓝色的交领单衣襦裙,粉红色的系带,下裙打了褶子,裙摆上绣了几只翩翩飞翔的大蝴蝶。衣服的布料不是很好,但还算透气舒适,缝制和绣花都是极其精美的,可以看出做衣服人的用心。

  这是刘嬷嬷生病前为安然赶制的新夏衣,也是安然现在最好的一身衣服,之前的衣服都小了,还都洗得很旧很薄。

  安然站在大榆树下,亭亭玉立,裙摆飘飘。刘嬷嬷看着看着眼眶就湿了:小姐长大了,越来越像夫人了。等还了钱,

  照旧得给小姐再做两身衣服,之前的都小得不能穿了。

  担忧牛车坐不下,秋思也没要随着去,只是再三嘱咐小姐要跟紧刘嬷嬷,别走丢了。安然笑着扯了扯秋思的大辫子:“知道了,秋思嬷嬷,

  你好罗嗦呀。”气得秋思嘟起嘴,小脸儿涨得红红的。

  安然俩人到庄口的时候,牛车上已经坐了孙大媳妇和小丫,另有安然叫不着名字的另外三人,看到她俩来了,大石头笑着打了个招呼,就遇上车出发了。孙大媳妇把最前面的位置让给安然,就同刘嬷嬷闲聊起来,她知道安然孤僻,很少说话,一向不喜欢与人攀谈。

  孙大媳妇指着安然的裙子,连声夸着刘嬷嬷的手艺:“瞧瞧这身衣裙,哪里比那些各人夫人小姐们的衣服差了?刘嬷嬷你的手艺真是没得说了。”她已经全然不记得安然是冷家二小姐这件事了。不仅她,

  全庄子里应该也没几人记得。安然她们主仆三人的生活并不比庄子里的人家好,甚至还差些。

  刘嬷嬷的心头却因为这句话扯痛了,她的然姐儿原来就是各人小姐啊。可是……

  她面上照旧微笑着回覆孙大媳妇:“你们家大丫小丫的女红也做得很不错了。”

  “这还不是多亏了刘嬷嬷你的经常指点,现在她们姐妹俩的手艺在庄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家里的针线活全包了不说,做的那些绣活还帮补了家里不少呢。这不,等忙完了大石头的亲事,小丫就要去县里那个田家绣庄做学徒了,人家说她基础扎实,很快就能出师,这一出师就可以拿薪水了。”孙大媳妇说得满面红光,语气里透着难掩的骄傲。

  “噢?那真是好事啊,你们家二石头在那茶叶铺子里做学徒也快出师了吧?孙大嫂子,

  你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喽。”坐在孙大媳妇劈面的一个媳妇子一脸羡慕。

  “希望啦。要不是大丫已经定了人家,我倒是真希望她也能去田家绣庄干两年呢。”孙大嫂子笑着眯了眯眼。大丫不久前刚定了亲,是庄子里的另一户佃户李家的独生儿子,正在准备加入明年童生试的李家宝。等大石头的媳妇进了门,

  大丫也要开始准备绣妆奁了。这一结婚,恐怕就要急着要娃娃了,那李家可是三代单传呢。

  安然眼睛看着前方牛车行驶的偏向,默默地听着各人的闲谈。

  她知道这个朝代的社会民风还算比力开化,好比商户是被勉励的而不是被看低的,好比佃户的孩子可以加入童生试(具体说只要你不是奴籍就可以加入,原来是奴籍的如果能够脱了奴籍也可以加入),但是要再进一步加入下面的乡试就要有三封相关推荐函才可以。

  最让安然庆幸的是,虽然这里的女人也是被要求三从四德,社会职位也是像中国古代一样远低于男人,但不是太过苛刻。女人不裹脚、可以进女学(只要你有钱交束修)、可以事情挣钱(大多照旧拘于绣庄、制衣坊等少数女性行业),也有不少女人做生意。和离的、守寡的、被休的女人可以建“女户”,可以收养孩子,只要有人愿意娶,也可以再嫁,另有“一嫁从父,再嫁从己”的说法。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