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第十一章 令郎“成名”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司雨客 2745 2006-04-06 14:59:00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日子在平静里过得很快,转眼已是入冬时候。阵阵归雁划过天空,洒下一声声凄凉的长鸣。

  在这归鸿声里,崔先生思乡情起,决定回乡了。阿望随他一起离去。我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直到离开荆州城很远。

  我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身影被树木阻挡就如父亲送徐元直一样要“伐尽此林”。我只是长长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崔先生是个极有才气的人,他的才气,绝不下于徐元直。如果他肯出山,肯定对大汉再起是一个极大的助力。开始时,天真的我以为他会留下来。但是无论我接纳什么措施,或明请,或体现,或引诱,都不能让他有丝毫的改变。他在思想上,受老庄极大的影响,认为无为而治才是最高的境界,认为顺应天命才是为人的原理,认为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什么也不要去做。

  对此我无话可说。如果天下所有人都憧憬古代,追求思想上的宁静与平和,那世界不行以会生长到今天这个田地。这个世界是有隐士的,但是并不是每小我私家都可以成为隐士,而我,就更不行能,更况且,我在他的手中,见到了天下的样子!

  一向爱才的父亲对崔先生并不是很在乎,因为他获得了诸葛孔明和庞士元,他似乎觉得,有这两小我私家当谋士已经足够了。而我,却觉得差得太远。

  阿望在离去的那几天里,似乎总有话想对我说,但却一直没有说出口。这一点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我的很大部门精力都放在了医术上,甚至我希望找到一种可以延长人的生命的药,我生得太晚了,而我身边的英雄们,大多垂老迈矣!

  张仲景对我是很偏爱的,虽然我在医术上并没什么天份,但他喜欢我的认真。和我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他爱讲一些治病救人的情形,天南地北游历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着迷,不知不觉间,我竟然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感充盈心间,不忍闻杀伐之事,甚至见到流血就会发抖。

  孔明发现了这个苗头,把我交到赵云那里,连射了五百多支箭才得以缓解。

  虽然是专门为我制作的三十斤的小弓,但照旧把我累得两臂红肿,转动不得。

  自从我自己去找孔明要求独立之后,孔明对我就十分看护,甚至,不象是臣子对少主的态度,而象是父亲对儿子的态度,虽然外貌上对我执礼甚恭,但治理之严格,简直到到生硬的田地。而且,他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望着我时,里面竟包罗了无数我看不明白的工具。

  由于经常随了张先生上街治病,荆州城里有很有些人和我熟悉起来。

  “看,那个孩子是谁?”

  “你不知道?那就是咱们主公的小令郎阿斗,听说是天神降世,脚踏七星呢!”

  “他就是前些天在街上打垮净街虎王七,给黎民除害的神勇无敌小令郎么?!”

  “他就是给东城王老汉家送了三袋米,救活一家子的大慈大悲小令郎啊!”

  “他就是……”

  在路上,我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但是,其实这些事,许多几何都是赵正他们以我的名义做的,有些甚至是孔明先生以我的名义做的。这类的事做到太多,以至于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的口碑竟隐隐追及父亲。我的种种故事在地坊间传诵,甚至有些传来我的耳中,都市让我感应十分惊奇,以我走路都有时会摔倒的“本事”,去打净街虎,不是开玩笑么。

  但是,每当看到我与张仲景走在一起时,黎民们就会欢呼不止。我想,我是沾了张先生的光。若不是他的名气与职位,我是绝不行能有这样的影响的。而孔明和赵正等人的扶助,也是不行或缺的。这世上,领导在许多时候都有这样的便利,己承功,人担过。

  我一直以为,我的智力虽然算不上很好,但也绝对不会归到差的那一堆里去。但遇到了这个大我三岁的诸葛乔,却实实在在的失落了一把。这真是一个天才般的人物,他具有过目成诵的本事,数千字的内容,他只要看一遍,便可以背颂下来。当今天下之大,英才之多,能做到这等田地的,也只有不多的几个--西川的张松,绝对算是其中之一。他把孟德新书看了一遍,就可以背下来的。可是,对他这个拿着主公的山河四处贩卖的投机者,我照旧百分百的看不起。

  我对回扣具实在是差得太远,经常是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幸亏崔先生并不强调死记硬背,和他在一起时,不外是聊聊天,说说话,轻松自在,基础不似授课。但是崔先生走后,府中换了另外一位老先生,他的要求可就怪异的紧了。上来就要求我背《诗经》,写小篆,可怜我一个小孩子,整天关在园子里学这种弄不懂的无比枯燥的工具,哪里受得了?于是我想措施反抗,想措施捉弄那个老先生。

  不外,这个老先生也是荆州有名的人物,远和老实的站在那里任我踢的赵正纷歧样,甚至也远远强过了大我一岁的阿望。结果我的捉弄没起到作用,反而被他用戒尺好好教育了一番。在发现不是他的对手之后,我便静下心来了,横竖可以偷懒的地方许多,我并纷歧定要在他眼前捣乱。

  荆州其实算是一个文化的交流中心。汉末大乱,北方士人流入荆州遁迹者甚多,活跃了荆州的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先荆州牧刘表重视儒学的教化作用,抚慰士人,宣化昌文。在他的提倡和宋忠、王粲等名人的配合努力下,建设了思想活跃、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荆州经学。他们“改定五经章句,删画浮辞,芟除繁重,赞绪用力少,而探微知机者多。” 可是如老先生这样寻章摘句的人,已是少得很了。厥后我才明白,那是因为孔明见我轻浮,要磨磨我的性子。

  我轻浮了么?我小看天下人了么?我要改变我的命运,这不算是错吧。

  在这种情形之下,我等来了盼望已久的几个伴读。赵子龙实在是厉害,这样难为人的任务,他居然如此圆满的完成了。

  姜维终于来到了。

  可惜的是,面对我的亲切“接见”,他就象一个小冰人,高仰着下巴,傲得如同一头幼狮。他是被请来的,但是,身为士族之后,他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自豪。面对我,也丝绝不放在眼里。这与我想象中只要一见到,就会倒在我的身前,立誓效忠,今后为我鞍前马后,东挡西杀,不弃不离的情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种人,属于没有真实的本事来压制他,他就绝不会低头的人。

  而王濬则是四叔偷来的,仅比我大一岁的他,哭了一路,见到我还止不住泪。他身世权门,世代二千石,在家中娇生惯养,哪里吃得了这许多苦。此次南来,生死未卜,更是恐惧的要命。我本以为我这样亲切的一小我私家,与他定能交成朋友,哪知道,智慧的他知道是我让人把他弄来的之后,就对我恨之入骨,眼神里总是掩不住的充盈着杀机。让我情不自禁的毛骨耸然。

  而诸葛乔则依然永是一付淡然的样子,似乎万事俱不萦心。与他说上十句,他也答不了一句。说起来他应是与我最亲近的一个,但他的智慧,却害得我们几个(特别是我,另两人都比我智慧)经常与戒尺谈心。

  守着这几个伴读,我万分纪念崔先生和阿望在的日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