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书写吾的历史

中国朝代之西晋

书写吾的历史 刘玄德公 2268 2022-01-26 09:28:55

    西晋(265年—317年[75]),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开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与厥后的东晋合称晋朝。[2][3]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恒久破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设新政权,改国号为晋,[4]定都洛阳。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破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据现代学者推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国人口恢复至3500万人,形成“太康盛世”的局面。[5]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局势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6]。[7]灭吴后,西晋举国陶醉在奢侈糜烂的气象之中。晋武帝身世世族,其家族经过恒久生长,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团体,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行贿流行,[8]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黎民与世族开始南渡。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的文化水平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由陈寿所著。

  中文名晋

  外文名Western Jin Dynasty

  别名司马晋、中朝、西晋

  时间规模265年至 317年[75]

  首都洛阳(265-313)、长安(313-317)

  主要都市洛阳、长安、邺城、成都、建业

  官方语言中古汉语

  钱币圆形方孔钱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人口数量0.35 亿

  主要民族汉族

  主要宗教儒教、释教、玄门

  领土面积5430000 km2

  开创者司马炎

  历史司马崛起曹魏后期,政治日益糜烂,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泛起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团体的对立和斗争。[9]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10]史称“高平陵之变”。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当政。甘露二年(257),征东上将军诸葛诞反。司马昭带着天子东征,围寿春。次年,寿春破,诸葛诞被杀。经过杀王凌、李丰、夏侯玄、毌丘俭、诸葛诞几个回合的斗争,忠于曹魏的内外势力概略被剪除已尽。[11]

  司马懿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不宁愿宁可做傀儡,于是率数百仆从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政权完全为司马氏所控制。[9]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平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姜维为首组成反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邓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后叛乱不成,自刎而死,蜀汉灭亡。[12]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13],曹魏天子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14]晋朝自己承接了东汉晚期至曹魏期间的盘据局面,地方上世族影响力远超帝王。如司马氏自己就是世族权臣,控制曹魏朝廷,最后篡魏自立。所以司马炎在篡魏得手后,为免其他世族、权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员为王,在地方上作为维护皇室的力量。同时又颁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拥有田地的面积和数量。

  统一天下参见:晋灭吴之战

  司马炎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司马炎派羊祜坐守军事重镇荆州,羊祜坐镇荆州后,减轻钱粮,安宁民心,荆州与东吴重镇石城相距最近,晋军接纳了“以善取胜”的战略,向吴军大施恩惠。由于孙皓浪费无度,队伍士兵经常领不到军饷。羊祜命人向吴军送酒送肉,瓦解吴军。不时有吴军前来投降,羊祜下令说:吴军来要接待,走要欢送。[17]东吴将领们的心已经一步步趋向晋军。[18]司马炎在襄阳一边命羊祜以仁德对吴军施加影响,一边在长江上游的益州逊М军,制作战船。经过长达10年时间的充实准备,公元279年,晋军开始发动灭吴之战,20万晋军直扑东吴,沿江东下,直捣吴军国都建业。东吴守军,在巫峡钉下了无数个尖锐无比的、长十余丈的铁锥,在江面狭窄处用粗大的铁链封锁江面。晋军先用大竹排放入长江,晋军在船上载了无数根数丈长的用麻油浇灌的火点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够把铁链烧断。就这样,东吴长江的防守设施被一个个排除了。[18]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军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孙皓出降,孙吴灭亡。[18]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实,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今后,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国界。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了。司马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八十年的破裂局面。[18]太康之治灭吴之后为开创新的业绩,司马炎以洛阳为中心,在全国接纳了一系列措施,逐步使黎民挣脱了战乱之苦,使国家走上了生长之路。重视农业生产朝廷接纳措施,从勉励垦荒、兴修水利、扩充劳动力和增强监视等方面来促进农业生产。泰始二年(公元267年),晋武帝颁布勉励农业生产的诏令。史料纪录,泰始五年(公元270年),汲郡太守王宏认真履行朝廷的旨意,勤恤黎民,疏导有方,督劝开荒五千余顷。其时正遇上荒年,他郡皆闹饥荒,而汲郡独无匮乏。于是司马炎特下诏褒扬,赐谷千斛。[19]

  越窑青釉堆塑贴花动物纹谷仓厥后,司马炎还下令修建了新渠、富寿、游陂三渠,浇灌良田一千五百顷。司马炎于太康元年颁布户调式,推行占田法和课田法。占田、课田制下的农民,为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他们生产获取的粮食除缴纳田租外,都归他们自己所有。这一制度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