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书写吾的历史

中国朝代之西汉

书写吾的历史 刘玄德公 4353 2022-01-23 13:36:23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251]),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2],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252]),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252]秦末时期,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3],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4]称帝,初都洛阳[254][255],后迁长安。[5][6][254]西汉诸多制度上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7]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劝课农桑,减省租赋的政策。[253]削弱诸侯王势力,景帝时王国仕宦由天子任免。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获得恢复和生长,全国户口有所增长。文帝与景帝统治时期并称为“文景之治”。[253]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独尊儒术、增强中央集权。[5]对外开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8],派张骞出使西域、相同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汉自武帝之后,皆以外戚辅政。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国界[9][10][11]。汉元帝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阉人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王莽破除孺子婴太子之位,建设新朝,西汉灭亡。

  中文名西汉

  外文名The Han Dynasty

  别名前汉、大汉、天汉

  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帝王刘邦、刘彻、刘询等

  国号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13][14],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国号,又国都长安位于刘秀所建东汉国都洛阳的西边,故称“西汉”,而刘邦建设的汉室在刘秀所建汉室之前,故又称为“前汉”。[15][5]历史楚汉之争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趁势而起。项梁立楚王的子女为楚怀王(后改为楚义帝)[17][18],而且各自举兵讨伐暴秦。刘邦于公元前207年12月率先攻入关中[19],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项羽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14]的约定,退却军霸上[20]。今后,项羽渐握大权,并建设西楚,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楚义帝,自封“西楚霸王”[13][18]。一共分封18个诸侯,[21]将刘邦封在巴、蜀、汉中地,且将刘邦的封国国号定为汉。[13][22]

  秦末农民战争公元前206年八月,因楚义帝为项羽所弑,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上将,果真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前期虽屡屡受挫,但知人善任,重用韩信、张良、萧何等人才[23][24],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告捷利,项羽自刎乌江[25],西楚覆灭。[26]同样楚汉争霸,西汉用四年就灭掉西楚,为何南汉与南楚相持四十年

  西汉建设

  西汉开国天子刘邦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雄师行至氾水之北时,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诸侯王联合上书,请求刘邦称帝[27],经过频频谦让后刘邦才允许。[14][27]二月初三刘邦在汜水之北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称帝,开国号为汉。[28]刘邦本想定都洛阳[29],娄敬向刘邦分析了将国都定关中的利益,[30][31][32],使刘邦有定都长安之意,但遭群臣阻挡。[28][33][34]刘邦问张良,在张良的支持下入主关中,因咸阳宫战乱损毁,故先在秦国旧都栎阳暂居,同时命少府阳城延在原秦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乡修建新城,至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始具规模,正式迁往长安。[35]历史上的今天:一个顽皮少年登位,结束中国六十年屈辱历史

  休养生息西汉建设后接纳“休养生息”[36]的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自刘邦开始,历经几代统治者[37],执行了六七十年。取得“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的成就。班固曾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38]”[22]刘邦称帝后接纳“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在中央实行与秦朝相同的三公制,地方实行分封制。[39]天子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而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统领,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减免钱粮,为恢复农业生长缔造条件;对外则和亲匈奴,维持边区宁静。汉初的政策对恢复经济有显著效果,但亦导致一些毛病,对内的轻徭薄赋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强势力日大,形成土地吞并;对外则匈奴寇边日频。[22][40]刘邦晚年对有大功的异姓诸侯王起了怀疑之心。韩信最终被萧何用计被吕后正法,[41][42]随后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也相继被铲除,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曾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43]”[22][40]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身亡。

  吕后刘邦死后,吕后逐渐掌权,继位的汉惠帝因受到吕后的刺激抑郁而终,汉惠帝死后,吕太后连立前后少帝为傀儡,并徐徐削弱刘氏,并封诸吕为王,掌握朝政长达八年。[22][40]吕后死后,大臣不满吕氏干政,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施计夺取吕氏的兵权。[44]并迎立刘恒继帝位,是为华文帝。[45]刘恒即位后减免赋役、主张宽刑,其子汉景帝刘启即位后沿袭,文景二帝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22][40]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使生产获得恢复和生长,在此期间国力显著增强,史称“文景之治”。[46][47][48]公元前167年七月,文帝下诏“除田之租税”;公元前156年六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的定制。文景时还淘汰地方的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贡,开放山泽禁苑给贫民耕作;并颁布了赈贷鳏寡孤苦的执法。这些措施的施行,减轻了农民的肩负。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粮价也大大降低,“谷至石数十钱”。[46]共2张

  华文帝和汉景帝像文景时期,文帝、景帝以”无为而治“,在恢复经济的同时,“惩恶亡秦之政,伦议务在宽厚”,推行“约法省禁”的政策,破除一些严刑苛法,如妻孥连坐法、断残肢体的肉刑等,并减轻笞刑,以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因此,许多仕宦断狱从轻,不求细苛,以至有“刑轻于它时而犯罪者寡”、“断狱数百,几致刑措”之说。这和秦时“断狱岁以千万数”的惨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景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对恢复和生长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从而使专制统治进一步牢固。[28][49]文景时,“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50]。至汉武帝即位时,国家财政又上了新台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行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糜烂不行食”[51],经过文景之治的治理,西汉国势蒸蒸日上,为大规模还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6]

  百科x混知:图解文景之治汉景帝在位期间进行削藩,发作七国之乱,委任周亚夫平定[52]。七国之乱后,汉廷设法剥夺诸侯王的力量,增强中央集权。[22][40]文景时期,西汉仍对匈奴接纳和亲政策,然匈奴仍屡屡犯境,边患日益严峻。汉武盛世汉景帝死后,刘彻即位,即汉武帝。[54]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内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对外派卫青和霍去病还击匈奴,将匈奴驱逐至漠北,始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55]但对外的战争也大量损耗了国力,赋役繁重、刑罚严苛导致后期发生民变;因开销甚大而建设“均输”、“平准”官,与民争利。另外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中国专制社会的正统思想。[40]

  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时期,四处征战,吞并卫满朝鲜、收复南越、降服西南夷、远征大宛,开拓了北抵阴山、西逾葱岭、南包交趾、东并朝鲜的辽阔领土,奠基了汉地的规模[56]。

  百科x混知:图解汉武帝征伐汉武帝在位期间奠基了西汉强盛的局面[57],故有“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之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因此历代史学家对其充实认可和赞叹。[58]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赞美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简陋,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59]”清人赵翼在书中说:“武帝驾远驭……史称雄才简陋,固不虚也”。今世伟人毛泽东亦很是欣赏汉武帝,称其“倒是汉武帝雄才简陋,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壮盛之世。”汉武帝晚年颁布轮台罪己诏,自我反省过错,重启汉初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致使国势趋于稳定,为昭宣中兴奠基了基础。[26]昭宣中兴刘彻之后,汉昭帝、汉宣帝相继即位,任期内西汉经济繁荣、政治稳固、文化兴盛、科技发达、领土辽阔、四夷宾服,被今人合称为昭宣中兴。[60][40]汉宣帝时期,西域各国纷纷脱离匈奴归附西汉,中原与西域交往日益频繁。公元前61年击败西羌,后委任将军赵充国实行屯田,增强边防,使羌人归顺。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万余人归附[61],郑吉大破车师、威震西域,汉宣帝在乌垒城[62]正式设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郭国,总管西域事务,保障丝绸之路的宁静与流通,正式将西域纳入中国国界。[10]匈奴呼韩邪单于于公元前51年朝见汉宣帝于甘泉宫[63],降服匈奴为北藩解决边患问题[9][64],促使西汉国力到达极盛,史称“孝宣中兴“[65]。

  汉宣帝刘病已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即为汉元帝,汉元帝在位时期崇尚儒术。前36年,匈奴郅支单于被陈汤斩杀于康居,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66]的时代强音,至此唯一反汉的匈奴单于被剿灭,汉匈战争告一段落。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刘奭以宫女王嫱与之和亲。[67]刘奭在位后期,因土地吞并盛行、中央集权衰落、阶级矛盾加深致使西汉由盛转衰。

  百科x混知:图解昭宣中兴王莽篡汉西汉后期,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吞并成风,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种形势,有不少人向朝廷提出解决危机的措施。[69]汉哀帝时,大司马师丹针对其时豪富吏民訾数巨万,而贫弱愈困的现象,提出对贵族豪富占田及奴婢的数量加以限制。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提出详尽的措施:从诸侯王到吏民黎民,拥有田产最多不能凌驾三十顷;占有奴婢的数量,诸侯王不得凌驾二百人,列侯、公主不得凌驾一百人,关内侯、吏民黎民不得凌驾三十人;巨贾大贾不得做官、不得拥有田产;田产、奴婢数量凌驾以上限制者,一律没收入官;官奴婢年在五十岁以上者,可以免为庶人。[69][70]由于其时绝大多数豪强田主、贵族权要都早已凌驾最高限额,因不愿放弃自身利益,所以这个建议刚一提出,即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69]

  西汉领土切中时弊的建议无法实施,荒唐、迷信的理论蔓延起来。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宣扬汉代将终,应当改朝换代[71],甘忠以假鬼神罔上惑众的罪名下狱病死。[69]甘忠的门生夏贺良又提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的理论,他对汉哀帝说:成帝不应天命,所以绝嗣。现陛下久病不起,灾异屡现,正是上天对世人的警告。为了延年益寿,生育子女,杜绝洪水灾异,应当更改年号[69]。内外交困的汉哀帝,在黄门侍郎李寻、司隶校尉解光等人的怂恿下,将这种作法当成救命的稻草,宣布再受命,主要内容包罗:改建平二年(前5年)为太初元将元年,改号为陈圣刘太平天子,一个多月以后,汉哀帝的病情没有好转,却发现夏贺良与李寻、解光等人勾通勾通,企图罢退丞相、御史,以李寻、解光辅政,进而控制政权,遂将夏贺良下狱正法,李寻、解光也被流徙到边郡。

  新朝建兴帝王莽此时的刘姓皇统在社会上、包罗一部门权要田主中,已经失去威望。[69]外戚世家身世的王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崛起,[73]王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颂其好事者竟达48700人,各怙恃仕宦也不停向王莽献祥瑞。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