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静水微澜

第五十八章 访谈

静水微澜 虞书景 2386 2022-04-11 11:48:29

  高菁菁接到张浩电话,那位当年卖力医大三产改制的退休干部回宜北过春节了,他让医大的同学约了这位老干部。

  张浩让高菁菁假扮记者,借口当地的一个经济期刊要办一期经济转型专题为由,采访他,了解当年医大三产改制的历程。

  高菁菁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怎么提问题能让对方说真话,但还不引起对方的警惕。

  张浩定了一家茶室的小包间,情况优雅,私密性强。

  高菁菁先到了茶室,张浩接了老干部,从家里过来。

  高菁菁特地穿了职业装,化了淡妆,让形象更接近抛头露面的女记者的样子,提醒自己保持微笑,增加亲和力。

  准备好录音笔,再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提问的问题。

  包间的门被服务员打开,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矮瘦男人泛起在门口,高菁菁忙站起来,对着来人颔首微笑。

  张浩紧随着进了门:“李老师,这是宜北财经周刊的张晶,张晶,这是医大的李老师。”

  高菁菁立刻伸手,热情的说:“李老师,谢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

  “哈哈哈,退休了,不忙不忙!”这老李声音嘹亮和他的身材很不搭配。

  三人落座,张浩卖力泡茶,洗杯,倒茶,一气呵成,行动麻利。

  高菁菁掏出录音笔,跟老李解释:“李老师,我们访谈内容比力多,我用录音条纪录下。”话里是不容置疑的要求。

  老李张张嘴,想说什么,预计听高静静的语气,再想到这是杂志社访谈,都是官方的,只好作罢,只暗想,说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能口没遮拦。

  高菁菁看他神情,琢磨出他的想法,亏自己把记者强势一面模仿的惟妙惟肖,太好说话的人在相同的时候会处于被动,挖信息就难了。

  “李老师,我们开始吧,边喝边聊,您也放松些,我们不会原封不动的把谈话具体内容写出来的,会有选择的接纳,所以,您就放开了聊,这样才气聊出内容,您说是吧?”

  高菁菁面不改色的忽悠,张浩悄悄竖大拇指,这一套比他女朋友还熟练老道。

  老李端起杯子喝口茶,拿捏了一个老干部的姿态出来,矜持的点颔首。

  “我们这次是选择了您作为主访谈工具,所以希望您多讲讲,你自己在医大三产改制历程中的实例,趣闻,心得等等,其他人的访谈作为增补,您看可以吗?”高菁菁誓把马屁拍到底。

  “好,好好。“老李眼睛晶亮,核桃纹似的皱纹堆在脸上,看得出心里的自得。

  张浩曾经跟高菁菁介绍说,这李老师,在医大行政干了多年郁郁不得志,转到三产部门即是是被发配去的,在三产好项目也没时机碰,只卖力一个烂药厂的项目,最后在副处位置上退休,仕途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业绩,却有些知识分子的傲气,自认没有伯乐识得他这匹骏马。听高菁菁要以他为主角做专题,心里的自得不自觉的显露在脸上。

  高菁菁看这老人的脸上一点点显露出色泽,心里愧疚,骗这么个一辈子渴望出人头地的老人,太不老实了,遂在心里道着歉。

  “您先介绍下三产您经手的改制项目吧,是医大药厂被收购的那个项目吧?”高菁菁决定快速进入主题。

  老李又喝了口茶,还不忘夸一句好茶,开始讲从确定项目到自己如何如何设定方案,筛选收购方等等。讲得很是细致,不得不佩服,快十年前的事情,老人家记得依然很清晰。

  高菁菁和张浩不时颔首配合老李的讲述。

  “李老师,您最后是怎么确定由泰盛来收购药厂的呢?其时报价几多?泰盛和其他收购方比有什么优势呢?”高菁菁耐心等老李讲完,开始发问。

  “其时我主张报价2000万,包罗转让土地30年使用权,泰盛其时并不是实力最大的,但他们除了在报价上和其他收购方一样外,还同意安置少部门技术人员和生产主干,其他家就是看中那块地皮了,人员是一概不要的。医大卖掉厂子的钱一大部门用来对职工安置和补交社保了,这个收购价把这些用度减掉,基本没赚钱,那也比预想的好,这么一个连年亏损的破厂子就是累赘,有人买就算倒贴医大也愿意的,开始我说报这个价,领导还差异意,怕吓跑了收购方,结果怎么样,好几家竞争。”老李不失时机的吹嘘下自己。

  “其时人员安置是所有改制中的大问题,虽然正式体例的只有老厂长和会计两小我私家,但其他职工多数都是医各人属,就算不是眷属,人家在工厂事情半辈子了,说收购就遣散回家了,不闹才怪。”老李叹口气,“安置问题是真难啊,我愁得都睡不着觉。”

  “解决部门技术人员和生产主干,能多出几多用度呢?您其时有估算吗?”高菁菁继续问。

  “那倒没几多,也就几十万,不凌驾30万,其实他们也挺精明,药厂的大多数设备都旧了,但有少量检验升级,还能继续用,里外来算,不算多出几多钱。”老李回忆着。

  “泰盛现在在宜北是纳税大户,实力雄厚,其时他们的经营情况如何?这些收购金额对他们来说有压力吗?”高菁菁判断其时泰盛的经济实力不算强,能这么不计价钱的收购其中必有猫腻。

  “那时候他们不行,就是一个民营小保健品厂,其时那个老板有点销售能力,在北方市场打开局面了,他自己建的那个小厂生产量勉强够供市场,所以他们想扩大生产,才来收购的。2000万对他们不算小数,据说抵押了厂子跟银行贷款的,这都是后话了。”

  “他们是看中了药厂的研发部门的人员照旧研发结果啊?“高菁菁一点点把话题引向研发部。

  “破药厂有啥研发结果?其时倒是有个研发部,老厂长还从大学高薪挖了一个专家,建设研发部好几年也没研究出啥结果,要有好结果,还能亏损那么多年?预计挖那个专家不是骗子也是个混子,老厂长其时听说要把厂子卖出去,一着急,中风了,到收购法式走完都没上班,一直在医院,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唉!”老李叹息一句,举杯喝口茶。

  “我做经济专题,听其他同事说过,泰盛的产物很好,有很强的竞争力,从收购药厂后市场拓展很快,现在在全国都是行业知名企业了,以为是拿到药厂的研发结果了呢。”高菁菁试探老李。

  “是吗?泰盛这么强了?不外,不行能是药厂研发出来的,要否则我能不知道?“老李有点不悦,高菁菁这话即是是说他当年对药厂不了解,质疑他的决策。

  “对,有没有研发结果您肯定知道,我就是困惑,当年泰盛一个没什么实力的小厂,怎么研发出领先国际水平的保健品的。”高菁菁迎合一句,也抛出一句,就算老李不是当年剽窃她父亲科研结果的当事人之一,也让他起疑,多一个关联人关注就比没人关注要好。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