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风云录

第126章 浅析帝王之术

三国风云录 闻风 2724 2013-08-22 18:34:00

  这其实并不难以理解。

  遥远的洪荒时期,人类只屈服于强者——能够射杀猎物,阻挡外族入侵的强者。因此,尊其为王,整个族内的女人认其索取,以此展现对他的臣服。

  厥后,经过族与族之间不中断的战争发作,终于有一个族强大到可以令其他所有族感应恐惧。这就是国家的雏形。

  秦朝时期,赢氏野心爆棚,想要全天下只有本族而再无其他族群。依靠商鞅之变,让军队人人奋勇争先,再有李斯之谋,让其他族群内部不稳,于是,天下终于为秦一统。

  通过这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无论是洪荒时期的强者,照旧春秋时期的秦国,他们的王都畏惧一种工具,那就是“排挤”。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并不是单单指的人臣,更是指的君王。之所以君王要体现的深不行测,喜怒无常,就是畏惧人臣找到自己的弱点,并依此为要挟,成为九千九百岁。

  这种心理,在历史上有一个独立名词——帝王之术。

  研究这种心理的集大成者,就是韩国贵令郎韩非。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道家、兵家、儒家、墨家纷纷著书立说,文学界一派欣欣向荣。韩非亦不甘寥寂,口吃而手勤,以帝王眼光,写帝王心术,终成一代各人,为法家的代表人和奠基者。

  在《韩非子》中,韩非写的最多的,就是帝王如何驾驭群臣。在他看来,无非三条,即法、术、势。

  法者,法度也,为一国之本。这是国家的面子,君主的尊严,排位虽然排在首要位置。

  势者,形势也,为一国之主所行。主要在于君王的品德,能明辨是非,判断优劣。

  而这一切的基本,都是建设在“术”上。

  术,又分几点,具体如下:

  用人之术。在韩非看来,用人,只能用能人,不能任用品德高尚,却百无一用之人。养一堆废物,只能误国,对国家没有任何益处。所谓“任人以事,生死治乱之机也。无术以任人,无所任而不败。”

  选人之术。“人君之所任,非辩智则洁修也。”这句话的中心思想,即是选择智辩之士,迫不得已,可以选择修士。凭据韩非的看法,智辩之士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如贪污受贿、任用私人,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他的本事足以遮盖他的缺点。因为,一个国家要想生长,要想强盛,是非“力”而不行为的。这个“力”,就是智辩之士的能力。

  而修士,一般来说,都是你在吃午饭,他刚起床洗脸的人。这样的人,只适合听其出谋划策,不能委任官职。

  而选人之术的基础,就是韩非的这句话:“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察端而观失,有过者罪,有能者得,故愚者不任事。”

  治吏之术。选择了能人之后,必须控制,这就是治吏之术的提出所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有言:“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这句话中,包罗了两个方面:一,仕宦遵循的升官规则,就是执法以及君王的意志。二,君王治理仕宦的规则,也是执法以及君王的意志。

  韩非说:“明主治吏不治人。”也就是说,真正的英明之主,要明白适当放权。

  平民面对的不是君王,在他们心中,君王就是一个符号,一个图腾,一个只能远观不行近看的荷莲。可仕宦差异,小两口打骂打闹,婆媳不合,要找居委会解决。居委会解决无能,就要诉诸执法。在整个历程中,民众面对的就是这些仕宦。

  因此,君王只要管好仕宦,不必事事躬亲便可。

  为了给君王更象形的比喻,韩非又煞费苦心的举了几个例子:摇木:“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引纲:“善张网者引其纲,纷歧一摄万目尔后得,一一摄万目尔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救火:“救火者,令吏挈壶瓮而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箠指麾而趣使人,则制万夫。”

  最后,是治国之术。

  在韩非看来,无论是官照旧吏,他们首先是一小我私家。而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因此,治国之术,首先是治人之术。而治人之术的基础,就是让他们看到利益,并授予他们这种利益。

  韩非指出:“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圆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圆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搭车射禽者何也?隐括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括而有自直之箭、自圆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王法不行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一定之道。”

  总而言之,韩非的主张是这样的:君主治国之术在于使臣子无人视察,治国要领的运用在于无从使臣子无从知晓;君主保持清静无为的态度,用隐蔽的要领察看臣子的过失,看见了似乎没有看见,听见了似乎没有听见,知道了似乎不知道。知道臣子的言论以后,不加变换,用验证的要领来视察他们是否言行一致。每人官职只用一小我私家继续,不要使他们相互通气,那么一切事物的真相就完全袒露出来了。君主要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行迹,藏埋自己的念头,使臣子无从探测;不体现自己的智慧,不体现自己的才气,使臣子无从预计。守旧君主自己的意图而考核臣子是否与自己的想法一致,谨慎地握住权柄而牢固地掌握它。隔离臣子对权力的憧憬,破除臣子对权力的企图,不要让人发生夺位的想法。不谨慎地隔离欲望,不坚守病入道义的大门,篡权的像虎一样的奸臣就泛起了,若不谨慎地服务,不掩盖真相,叛贼就将发生。奸臣们谋杀他们的君主取代君主,他手下的人莫不加入,所以称他们为猛虎。处于君主身边的奸臣,钻君主犯错误的空子,所以称他们为叛贼。只有驱散他们的党羽,收捕他们的余孽,关闭他们的家门,夺走他们的帮凶,国家才没有了猛虎。君主的权术大得不估量,深得不行探测,考察名与形是否一致,审检验证明法度,而对擅自行动的人就惩治,国家才没有叛贼。因此君主有五种雍塞:臣子关闭了君主消息;臣子控制了工业;臣子能培植党羽;臣子能私自施人恩义;臣子擅自发号施令。臣子关闭消息,君主就失去了权位;臣子控制工业,君主就失去了恩义;臣子发号施令,君主就失去了控制;臣子能私自施人恩义,君主就丧失了英明;臣子能培植私党,君主就失去了部下。这就是君主要独自专权,不能让臣子掌握权柄的原因。

  不厌其烦的说这么多,肯定有人想知道,为何研究帝王之术,就要说到韩非呢?

  很简朴,身世。

  韩非者,韩国贵令郎。

  通俗点说,韩非就是韩国贵族,贵族写的工具虽然只有贵族才有讲话权。秦始皇在看到韩非作品时,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叹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为何韩非能被始天子如此看重?因为他全篇的思想,就是帝王的思想。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眼光,也注定了他的文字。一个写尽帝王思想的韩非,如何不让身为帝王的始天子倾心相悦?

  这也是他最后死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现在的脱销书排行榜上,永远会有一本退休领导人写的书。

  因此,孙策必须杀掉许贡。

  他畏惧有朝一日会被江东士族排挤,那自己的种种努力,就显得可笑而活该了。

  许贡是祭品,是孙策通往权利之路的祭品。???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