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风云录

第115章 月旦评的真相

三国风云录 闻风 2028 2013-08-06 21:54:23

  孙策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此时的他只有一条信念:挡路的,都是路障!

  而路障,是需要清除洁净的。

  刘繇的部将们听说太史慈来了,一个个喜出望外,配合向刘繇提意见:子义为人刚猛,一人独战黄巾几百人,如入无人之境,如此英雄,还望太守能够知之任之用之信之!

  这种建议,不得不说,很鸡贼。

  言外之意是这样的:孙策很牛,我们很弱,战,是死,不战,亦死。大丈夫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山河社稷而死,如泰山之重,为私人恼恨而死,如鸿毛之轻。我们作为战场老油条,自然不想就这样送死。能人,当有能人磨。很显然,不管是能力也好,战斗力也罢,我们都是不足五的渣渣,照旧让太史慈上吧。

  面对着手下那一双双泪光闪闪的大眼睛,和忠诚无比的脸,刘繇拒绝了。

  竟然拒绝了!手下们伤心欲绝,争相讨要一个说法,且必须是能够说服他们的说法。

  刘繇倒也爽性,没说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什么先喝酒再桑拿,让太史慈熟悉熟悉事情情况先,再说领军打仗这种低档次的话,而是语重心长的说起了一件陈年往事。

  事情的起因,还得说到许邵,许半仙的预言上:某一日,年轻的太史慈带着礼物,跟曹操一样,来许邵这里,想要配合谈谈自己的未来。许邵知道他的来意,也没要太史慈的生辰八字,便直言不讳道:“你的能力一般,立功立业就别想了,安平静静的做官吧。”

  听到许邵这样说,太史慈很伤心(搁谁身上都一样的心情)。

  现在,刘繇也很伤心。

  因为,刘繇属于那种拿着鸡毛适时箭的人。他将许邵的评人之言,看的如同圣旨一样重。

  既然许邵许半仙都说太史慈没能力了,那我还重视个屁啊?虽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尺度。

  有的同学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许邵对曹操的评论没这么直接,而是躲躲闪闪,欲语还休呢?

  恭喜你,你已经朝着许邵的预言真相迈出了一大步。想站起来讲话的同学照旧坐下来吧,我将这个秘密点破就可以了。

  接待收看《走进科学之许邵预言的背后真相》。

  这个真相就是,看身份说话。

  许邵的“月旦评”说白了,就是给各个阶层的顶尖人物的子女设立的。好比,你是司空的儿子张三,许邵就可以评定你为人才。原理很简朴,司空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这么臭屁的官职,这么雄厚的政治资本,你就算是个傻瓜,你爹也得给你部署个一官半职吧?都当上官了,这不是人才是什么?

  相反,你是平民的儿子张三,许邵就会无奈的摇摇头,歉仄的说道:“对比起,你照旧回家种红薯吧。”

  同样一小我私家,差异咋就这么大呢?

  因为,许邵将四周的人情世故摸清楚了。

  东汉的政治制度,概略来看,是给门阀们准备的,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换句话说,门阀制度最大的利益就是垄断:你的位子传给你的儿子,你的儿子传给你的孙子,只要香火不停,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寒门想着名人不行以吗?也不是不行以,但这需要机缘,而且这个机缘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最大的机缘,自然是“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王朝末年。亦或,赶在朝廷内乱,自顾不暇的时候,起身反抗。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出类拔萃者,如陈胜、吴广、黄巢、朱元璋等人。

  在宁静盛世,朝廷为了稳住士族阶级,就要维持门阀的垄断职位。在隋唐之前的任何一个天子心中,都存在着这样的话:革新不是最大的红利,是朝廷衰落的起因。

  因此,我觉得,科举制才是古代最合乎科学的均等主义。有了科举制,古代的寒门学子便不会再寄人篱下的当什么来宾,而是将彻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踏上屌丝的逆袭之旅。

  这个历程虽然艰难、险阻、痛苦、孤苦,但只要你一举夺得状元,在不犯事儿的情况下,照旧可以混个全勤退休的。如果你的野心再大点,实力再强点,能力再多点,服务再圆润点,混到中央决策层基础就不是梦!

  因此,科举制度一出,天下学子争相报考,乃至于唐朝诗人赵嘏有云:“太宗天子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而许邵的言论,可谓即精准又不失圆滑:看待门阀内的,说尽好话便可。看待门阀外的,不以评论或不说好话便可。原理很简朴,舆论大权掌握在门阀手里,而不是平民手里。只要讨好了这些人,何愁名利不来?

  这是一个历经沧桑,不足为外人道的,看透了权利游戏的,安然于世间却又跑出来刷存在感的可悲、可叹的老者所作出的事情。

  我虽然不支持,但我理解。苟活于世,人各有志,只要不害人、不违法,拜金不是错。所以,我不支持,但我理解。

  可喜的是,一个太史慈倒下了,千千万万个太史慈站了起来,以大无畏的裸奔精神,前仆后继的踏上了逆袭之旅。

  我敬佩这些人,尤其是太史慈这类人。纵然无名无份,纵然遭人鄙夷,纵然门路艰难,然,我心当比明月,我志当比磐石,我身当比绿竹,任尔工具南冬风,我自岿然不动!

  为的不仅仅是肚皮,另有理想。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他横由他横,清风拂山岗。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

  虽然了,这话只是说着解气,为了明天,还得屈服于现实。

  所以,许邵始终是“半仙”。半仙,也就是说,他照旧个凡人。凡人的言论,能认真吗?

  可刘繇就是认真了,而且,还很认真的执行了。

  但究竟有同乡之谊,刘繇怎么看待太史慈呢?

  刘繇点颔首:“既然不重用太史慈,那就轻用吧。”

  手下一愣,怎么轻用?

  刘繇侧目一想,就让他当侦查员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