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风云录

第90章 贾诩说,不,我不是曹刿

三国风云录 闻风 2340 2013-07-13 20:44:36

  张绣从未想到过反叛曹操,若是没有这件事的话。

  要知道,在中国,让人最难隐忍的事情,莫过于杀妻掳子。然而,曹操竟然掉臂及同事之谊,攻克了自己的婶婶。既然你想做西门大官人,那就休怪我做二郎了!

  同时,据史载,贾诩也获得了两个足够叛逆曹操的消息:一,曹操计划对张绣接纳须要的措施;二,曹操欣赏张绣身边的上将胡车儿,命人赠送其金钱。

  经过排除法,贾诩知道,第一个消息绝对是假的。一来,若是如此,曹操早干嘛了?二来,曹操不外想打开荆州门户而已,而此时的张绣主动投降,正中曹操下怀。既如此,又何须耍一这些花招?

  但,第二条信息,到了张绣这里,明显酿成了这样的意思:收买自己的贴心手下,不是想做掉自己,还会有此外意思吗?

  曹操,你上了我的婶婶,买了我的手下,让我的脸都丢尽了!既然这样,就休怪我无情了!

  很快,曹操接到这样一个请求:张绣军队想要转移军营,为了方便,就不脱铠甲了。此时的曹操正在温柔乡中,且这是自己有史以来第一次不战而屈人之兵,焉能禁绝?于是,随口应道:也好,也好。

  大错,就此酿成。

  关于接下来的事情,闻风认为必须使用小说形式,方能说清楚:

  却说曹操正处于温柔乡中,难以自拔之时,忽听帐外喊声震天,心知不妙,随即想逃。曹操有良驹一匹,名为“绝影”,可堪比吕布“赤兔”。此时,曹军因事出突然,毫无反抗之力,被张绣军打得落花流水。曹操悲上心头,暗恨色欲,却无可奈何,拨马便走。却未曾想,良驹中箭而亡,自己右臂也已中箭。疼痛难忍之下,曹操以为亡在今日。

  昔人云:吉人自有天相。那曹操虽然并非吉人,却也是老天不想灭他。恰在最危急时刻,宗子曹昂来到其面前。将自己的马匹交与曹操,自己徒步而战。如此,曹操才得以逃出生天。而其子,曹昂阵亡。

  再说那曹操重将,典韦。此人勇猛之力,令张绣军队不禁汗颜。却说曹操逃出军帐之时,即是典韦在其帐前守卫。遂成一人勇敌,万夫莫开之势!后因无援军而来,竟死于此处。悲夫,悲夫。

  好了,小说形式写完了,下面应该是武侠形式:

  但见这天阴暗无风,正是杀人纵火时候。曹军溃败,成江水泛滥之势。各部曲争相奔逃,相互蹂躏而死者,竟不少于被敌人所杀之数。于此万分之危机时刻,却见一人不慌不忙,在无带头年老指引之下,竟自主组队,收拾曹操残军。其人渐近,但见其面容沉稳,虎背熊腰,目光清冷,一望便知,其人上贯战场。此人,正是曹操手下名将,于禁是也。

  于禁人所帅之兵,乃其泰山兵。军败之时,曹操各众唯其队伍毫无损伤。听闻曹操青州之军,由于战败,而劫杀掳掠之行,于禁恼羞成怒,遂帅己兵讨伐。溃散之兵,随即找到曹操,一番添油加醋亦是在所难免。

  于禁率部退到舞阴之时,曹操业已逃奔至舞阴。而于禁不听手下之劝,面见曹操,却加紧命令手下安营扎寨。手下诸将不解,于禁答道:此时不知敌人是否还要攻来,以防不测,只能安营扎寨。至于青州兵,我想曹年老乃明圣之主,定然谅解。

  果不其然,于禁面见曹操,详细说明。曹操非但未曾刁难,反而大加赞赏。

  纷歧时,张绣率众来犯,由于于禁提前防范,张绣队伍被击败。

  武侠形式结束,下面是言情形式:

  今日战争之所以失败,曹操想到就羞愧难当。回忆渐行渐远,典韦站在自己面前。血染铠甲,那是一次有一次的胜利。曹操对着虚无喊道:典韦,我想你,想你想的睡不着觉!

  泣不成声的曹操,仔细揉搓着自己粗拙的双手。他不清楚,自己该如何面对现实。自征战以来,这是失败的最为惨烈的一次。宗子曹昂以自己的死亡换取了曹操的生命,上将典韦以自己的忠君,换取了曹操逃跑的时间,另有,另有自己的侄子安民...。。

  重叹一口气兮,网亡者安息九泉。昨天,你们是我曹操的救命恩人,今天,我曹操立誓,明天,定将为你们复仇!

  所有的形式就此结束,而还没结束的,是这场战争。

  镜头摄向远古的战场,一人临风而立。浓重的血腥味包裹着自己,他知道,若想击败曹操,必须给予他重重一击!

  镜头临近,赫然即是贾诩!

  在反叛曹操乐成之时,张绣兴奋地想要一鼓作气将曹操赶尽杀绝。此时,贾诩劝道:这还不是最佳时机,出战追击定然失败!然而,一向重视贾诩的张绣却不以为然,战争的胜利令他的头脑充满着对更大胜利的渴望。

  结果,我们知道了。于禁的防范事情做得很彻底,张绣军一接触,便被击溃。

  低头丧气的张绣,来到了贾诩面前,还没体现自己很内疚,贾诩说道:此时再次出战,定然胜利!张绣一听,开始狐疑。但,贾诩此人拥有神鬼莫测的大脑,这次,权且听一次吧。

  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张绣再次组织自己军队,发出了战争。但令他瞠目结舌的是,果真如同贾诩所言,胜了曹操。

  张绣有点丈二僧人,不明所以的他,向贾诩请教。

  贾诩微微一笑,道:主公莫非忘了曹刿?

  曹刿,春秋时鲁国医生。其拥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能力,乃一代名将。作为长勺之战的被动者,曹刿以及其强悍的心理分析能力,让本国的弱旅战胜了不行一世的齐国劲军。以此而彪炳史册,供后人瞻仰。

  贾诩继续说道:战场之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军队能够取胜,将领必须有充实的危机感。作为曹操来说,此人巨细战役经历颇多,我们的反叛实属偶然,攻其不备,从而能胜。等过了这段慌忙的时间后,曹军定然竭力防守,以对我军追击。厥后,见我军失败,不再追击,防范力度定然下降,因而我请求主公追击,追则必胜。

  贾诩,三国曹刿也!我甚至认为,若是此人未曾追随牛辅、李傕、张绣等曹操的敌人,而是直接追随曹操的话,那么,以此人之才,在三国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中,镁光灯绝对不会少于司马懿甚至是诸葛亮。奈何,历史不存在如果,贾诩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以后的他进场时机并不多,甚至一度隐居幕后。

  听到不才的赞美,贾诩摇摇头,目光投向比远更远的地方,轻声说道:NO,吾非曹刿。

  告捷而归的张绣,命人摆酒庆功,自然不在话下。

  我们照旧将镜头瞄准曹操,看看此时的曹操在干什么。

  俩字:离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