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风云录

第67章 说大人者,喻之!

三国风云录 闻风 2964 2013-07-02 10:40:39

  郭嘉,字奉孝,生于颍川阳翟即今日的河南禹州。

  古时河南与河北之地,尽出才俊,都不知道后世的那帮人干嘛去了。

  公元170年,阳翟一户颇有资产的家庭迎来了一个婴儿的降生。据《周易》乾卦:亨者,嘉之会也。因此,这个婴儿厥后的名字就叫郭嘉。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书的阅读,郭嘉小朋友异于凡人之处也体现了出来。

  当此外小朋友玩泥巴的时候,郭嘉在念书;当此外小朋友念书的时候,郭嘉在请教父老问题;当此外小朋友请教父老问题的时候,郭嘉已经找到未来的生长偏向——谋士。

  这世界的奇妙之处在于,总有一些人比你努力。而恐怖之处在于,那些比你努力的人比你还牛。郭嘉就属于此类,我相信,他之所以喜欢跟父老攀谈,是为了罗致比诗书上更具现实意义的经验。因此,少年的郭嘉目光锐利,面貌清瘦却不失俊朗。如此之人,当是我们心目中对于谋士最好的注脚。

  饱读诗书,少年老成的郭嘉,预感应了东汉的没落,他不再犹豫,毅然选择了..。归隐。虽然,这种有倒转乾坤,翻云覆雨之能的人是不会循分守己的。在以归隐为幌子的前提下,他开始关注国家大事,而且结交其时的名士,田丰即是其中一个。

  偷偷摸摸的始终不是一件雅事,于是在朋友田丰的资助下,郭嘉来到了袁绍的帐下。袁绍很是重视来投奔自己的这些谋士们,也就是很是重视,而不很是重用。

  一番交道打下来,郭嘉感受袁绍这小我私家,并不切合自己想象的明主形象,于是决然离开。离开的时候,是袁绍最为风物的时候,离开的时候,郭嘉是二十一岁的年纪。

  离开一个风物的人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而且是以二十一岁这个刚刚成年不久的年纪,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个时候的年轻人,除了一腔热血,什么都没有。

  但郭嘉就是离开了其时风物无限,势力排挤第一的袁绍,而且是决绝的,不转头的离开了。那时候的郭嘉,应该是痛苦的,离别风物很简朴,而接近风物却极难。他不确定自己的这次离开是幸福的开始,照旧痛苦的开始,唯一确定的是,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只能这么做。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他能够慰藉自己的理由,且是唯一的理由。

  尔后,他大踏步的找到了荀彧,并在荀彧的引荐下,看到了他今后经年一直在侍奉的明主——曹操。

  此时的曹操刚当上兖州牧没多久,正是思贤若渴的时候,经荀彧推荐,曹操决定见见这个年轻人。

  这一见,决定了双方以后近二十年的生长,差异水平上,郭嘉与曹操的晤面,影响了整个历史进程。这些评语熟悉吗?是的,当刘备和诸葛亮晤面的时候,后世大才者便以此而论。为何?我不说,让郭嘉说。

  四十三岁的曹操出城十里相迎二十七岁的郭嘉,虽说有作秀的嫌疑,但能把秀做到这份上,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郭嘉很激动,于是他交给了曹操一张未来蓝图,在这张蓝图上,郭嘉为曹操勾勒了一副波涛壮阔的画面,而且亲自为之题跋。

  “臣下曾做一梦。梦见东汉河山碎裂无形,重整旧河山只在河北之地。河北之地,以袁绍最为强劲,而明公比之羸弱。何如太祖刘邦跟霸王项羽!”

  曹操大为兴奋,拍马屁拍的真舒服。可究竟马屁是让人听的,不是拿来用的。于是曹操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狐疑的问道:“即便这样,双拳难敌四手,我也不能跟袁绍去争啊。”

  郭嘉心知曹操此话的寄义,这是让我继续拍马匹呢,拍的雄心崛起不就行了嘛。于是他清清有些干枯的嗓子,说道:“臣下之梦并未做完。臣下还梦见,明公与袁绍比之优劣差异。

  一,大道差异也。臣下曾做袁绍谋士数十日,深知其礼仪繁多,但却如同夏之蝉体只是躯壳,未曾获得天下,竟以天子之理据之。而明公之处,礼仪浅易,不重外表,只为手下着想。道之所在,不惟礼仪也!只知礼仪的袁绍,如同刚会走之弱婴,却偏偏想跑。明公却深知,事必步步紧逼,不行急亦不能缓,更深知,此时天下大乱,不得倚靠礼仪而取天下之理。

  此时天下已乱,各路军阀岂论巨细,纷纷改旗易帜,自立为王。尤以袁绍者最甚!今天子所在,啼饥号寒当为之最急也,奈何,利令智昏,唯明公能奉天子,天下之民众首首以盼以为归顺,即明公得天时之机!此为义胜也!

  袁绍不懂如何治理天下,如同后世之假器,欲假乱真,依旧做旧,照搬东汉朝制,沦为笑柄而自己不知。明公却审时度势,不为旧物所厌,心到而手到,重整体制,为天下人着想,此为胜之三,制也。

  臣下与袁绍共事之后,深觉此人论断无勇,心思不缜,且嫉贤妒能。而明公却知人善任,舍得放权,不操劳的地方便不问,如此,上下一心,终能成事。故,袁绍纵有谋士三千,亦不能敌明公一人耳!此为四胜,度也。

  袁绍的经历注定了他的性格。前半生几无风浪,一直纨绔到今。因此,遇事优柔,决策寡断。明公却快刀斩乱麻,认为对自己有利之事,立即拍板而定,定后加紧执行,如此一来,行随处,则事可成。此为五胜,谋也。”

  说完,眼睛向曹操望去,他知道,曹操一定在认真听着,且在深深思索。

  果真,曹操在沉思中一回神,感受蹊跷:“奉孝为何不说下去?”

  郭嘉满意的点了颔首,人最失败的地方是不善于聆听,谋士最失败的地方是不善于表达。因此,郭嘉颇有自得之色。不外心理却嘀咕道:托付,唱歌还得喘口气呢!更况且是骂敌人,夸自己?这可是浩荡的工程啊,容我喝口水先。

  曹操如同一个新婚的男子刚进洞房一般的急不行耐,他不想这么等下去,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啊。于是,他用焦急的神色向喝水的郭嘉看去。

  郭嘉在喝水期间偷偷瞄了曹操一眼,曹操的神色尽收眼底,尔后心满意足的大口喝着水。

  喝完,手势伸出,做出演讲的行动。曹操赶忙竖起耳朵,想要聆听。

  郭嘉继续道:“能不能再喝口水?”

  二人相视一笑,郭嘉侃侃而谈。

  “袁绍因家有资产,而徒好虚名,所慕来之士,多为马屁之辈,并无实才。只因其无慕才之心,故无实才之悲。而明公思贤如渴之心天下皆知,且节俭为楷模,严谨为当先,天下之士定多来奔。以绍寡谋,以我多士,此六胜,德也。

  袁绍体恤下属,见之流血则端药,见之思乡则抚慰,然,不外是妇人之仁。何谓妇人之仁?即只见小处于好,未见久远之利。而明公眼着四海,信手天下,虽小处不见人情,而久远之利已来。故此,为七胜,仁也。

  民谚有云:一只狗如何,便可见主人如何。袁绍自私自利,故手下多有利益之争。而明公以身作则,手下皆知,故不犯也。此八胜,明也。

  因袁绍本人是非不分,赏罚不明,故手下多有作奸犯科之辈。而明公知手下此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否则,则用军法,故队伍严明,令行禁止。此九胜,文也。

  袁绍好高骛远,行兵多有倒霉,不知兵法者,安能主帅?故,此人之队伍,本就不足为虑。而明公熟读兵法,用兵如神,纵观明公之战,多是以少克多,此为明公武胜,十也。”

  郭嘉的语气随着表达的深入而徐徐泛起癫狂之气,最后与其说是演讲,毋宁说是布道了。

  曹操平静的听完,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甚至他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情去通报此时的心情。他知道的是,自己终于明白什么是谋士了。

  此即是赫赫有名的郭嘉论曹、袁之“十胜十败”。有人甚至用“曹魏隆中对”加以赞誉郭嘉此番论断。

  古之论言,于现在演讲颇为相似,但跟演讲的工具差异,也跟讲砸的结果差异。论言的工具是当权者,演讲的工具是学生或者民众。演讲讲砸了,顶多受到一些运论媒体的讥笑,而谋士的论言一旦讲砸,就意味着,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自己的生命走到终点了。

  郭嘉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他看着曹操,曹操看着他,他装饰了曹操的山河美梦,却没想到,老天装饰了郭嘉的噩梦。

  让我们再次回到故事的起点,去看一看泰山路上的郭嘉与曹操另有留守在徐州的刘备,以及万分危机的兖州最后三城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