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汉太守

第四章:李燕绥雁门整兵,高顺口出惊人语

大汉太守 麦田里的收割者 3744 2021-11-28 11:23:57

  公元171年,建宁年末。

  按理来说,李燕绥应该是兴奋的。

  因为现在的他才21岁,从官位上却已经到了边郡太守的位置。而在郡内,经过了三年多经营,他现在不光掌握了整个郡的巨细事务,让各地官员与豪强都要毕恭毕敬,唯命是从;还在民间拥有了贤德与仁义的美名,无数的黎民为他设立了永生牌,日夜祈祷。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他就是雁门郡的神,太守刀锋所指,人民心之所向。

  年少功成,大权在手,可谓是东风自得。

  但是在外人眼里风物的太守现在正坐在阴治的太守府里,眉头紧皱。

  说是不骄傲那虽然是假的,究竟三长制实行,黎民感恩感德,仕宦兢兢业业得状态都是事实。但是,他真的兴奋不起来。

  因为,现在的他看似风物无限,实则强敌环伺。

  先说北方,鲜卑自从檀石槐被推举上位以来,随着檀石槐的东征西讨,势力膨胀的极其迅速。

  北拒丁零,东破扶余,西击乌孙,不光完全占据匈奴故土,甚至还一度攻至倭国,工具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领土庞大,军队骁勇,一度拥有控弦之士10万余人。

  而檀石槐本人也是一代英雄,由于出生在东汉境内,从小耳濡目染于汉朝的政治制度之下,深知汉朝制度的先进,并积极在鲜卑族中推广。

  他制定执法,审理诉讼时公正公正,没有人敢违反,而且模仿中原的地方制度,设立三部,每一部都由一名首领统领。

  通过这些方式,檀石槐最大限度的整合了游牧民族的实力,开始年年侵略东汉要塞,尤其是最近几年由于其他各国对鲜卑的威胁直线下降,而鲜卑本族不停的繁衍生息,实力愈发膨胀。

  然而天灾也在现在降临,寒潮降临在了茫茫草原之上,在严寒期影响之下,鲜卑族自身生存困难。于是鲜卑族不停南下,通过掠夺相对富庶的中原地域来维持自身的生长。

  而雁门郡地处边郡,自然就获得了鲜卑族的重点照顾。

  幸好雁门郡北有秦长城,占据天然的地理屏障,所以虽然在长城以北会遭受到侵略而且有所损失,但是概略情况还算可以,不像北方三郡一样直面鲜卑的入侵。

  为此李燕绥已经命令长城以北的凉城、强阴(雁门郡下城池)等地在鲜卑袭来时进行坚壁清野政策,将黎民和粮草全部藏在城内,坚守以欺压鲜卑退军。

  但这么做,还远远不够。

  究竟鲜卑军团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战力彪悍,单凭驻扎在几座城池里面的少许郡兵,还远远不够。

  但是还好,李燕绥有富厚的历史经验,于是民兵政策应运而出。

  “民兵”一词最早泛起在南北朝时期《魏书》卷五十一有“臣所领之众,本自不多,唯仰民兵,专恃防固。”的纪录。

  到了唐朝武则天时期,为了牢固边防,曾在领土地域建设民众武装,称团结兵,主要任务是配合军队守卫边疆。

  这种方式国家投入少,受益多,对于增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这种方式反而随着时代的生长而不停革新,就是在新中国时期,***也提出了“大练民兵师”的口号。

  而由于李燕绥在穿越之前也曾经服过兵役,所以对民兵比力了解,于是就凭据后世的基础,并在汉军体例的基础上更换了新的体例。

  汉军的体例是军、部、曲、屯、官、队、什、伍而且各个地方的纪录和要求全都差异,比力杂乱。

  为了便于指挥,李燕绥改变了现状。

  以班为基本单元,一班十人,正副班长各一人。

  三班为一队,主座为队长,正副队长各一人,另设有后勤班一个,全班八人,与军队人员配合训练,战时作为预备队员,全队共计四十人。

  三队为一屯,主座为屯长,设立正副屯长一人,另外设立十人的侦察班一个,三人的医疗组一个,全屯共计一百三十五人。

  三屯为一营,主座为营长,设立正副营长一人,另外设立一支骑兵队,全队十五人。全营共计四百二十人。

  三营为一团,主座为团长,设立正副团长一人,另外设立一支骑兵屯,全屯一百人,设立一支医疗队,全队四十人。全团共计一千三百余人。而民兵最高军事体例就是到团一级

  除此之外,李燕绥还颁布了军队《十杀令》

  第一条:面对敌军,畏缩不前者,杀!

  第二条:战场厮杀,临阵脱逃者,杀!

  第三条:不忠不义,投敌叛变者,杀!

  第四条:因己私欲,延误战机者,杀!

  第五条:不从军命,违抗军令者,杀!

  第六条:泄露军机,谎报军情者,杀!

  第七条:妖言惑众,动摇军心者,杀!

  第八条:偷盗财物,欺凌黎民者,杀!

  第九条:处置惩罚不公,夺人军功者,杀!

  第十条:聚众闹事,扰乱军情者,杀!

  然后命令长城以北土地上的黎民们以党为单元,每一党出两班民兵,闲时训练,农忙时期务农,冬季为牢固训练时间,每天一练,训练项目包罗演练射御、骑驰、战阵等各项汉朝军队基本的训练项目。

  不光如此,李燕绥还将这些措施全都使用在了雁门郡内部。

  虽然,种种现代的军事设施自然也会展现其中。

  首先是阴治的郡兵,由于东汉已经实行了募兵制,为此李燕绥特地对阴治的士兵进行了校阅,剔除了老弱病残和不及格的士兵,将带来的学武的少年全部扔到军队中,然后进行了“军中大交锋的运动”

  运动连续了快要一个月的时间,首先是通过交锋选出了阴治郡兵中的各级基础军官,而他带来的二十名少年体现优异,每一个都凭借自身过硬的身体素质成为了屯长的人选

  而选出来的其他军官自然也乐于听从于李燕绥的部署,因为李燕绥公正公正的方式让他们佩服,而他带来的那些青年的实力也让他们感应惊讶。

  再一想到他们都是追随李燕绥而来,全都暗自佩服李燕绥的能力。

  不知不觉间,李燕绥似乎什么都没有做,但在军中的威望却逾越了所有人。

  而这就是李燕绥的目的,他很明白军队的本质,因为军队只遵从两种人的命令。

  一种是强者,另一种就是财神。

  强者可以领导军队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例如成吉思汗、李世民、拿破仑都是这种人,他们通过用天赐的才气领导着自己队伍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战功,最终成为军队的灵魂,军魂不死,军队不灭。

  而财富则是军队强大的基础,军队是一个很烧钱的工具,士兵身上穿的铠甲、手里拿的利刃,背上挂的弓箭,以及需要多几倍的人和牲畜所肩负的后勤补给……这些都需要钱。

  现在的李燕绥,已经通过自己所训练的二十名青年展现了自己强大的能力,现在的他,在眼前的这群士兵眼里,已经称得上是强者了。

  而凭据李燕绥革新的新军体例,这二十名可以担任屯长的青年,意味着李燕绥可以直接掌握2500名士兵,险些将整个郡的郡兵全部掌握在手里。

  随后,李燕绥将之前筹备好的现代军队的许多工具全部搬到了新修建的校场上。

  高顺看着李燕绥新修建的校场,一脸懵逼地看着平衡木、障碍墙、攀爬墙,另有平匐沙地、双杠、吊环、鞍马、跨桩等一系列工具,面带疑惑地问道:“郡守大人,这是是何物?”

  李燕绥一脸平静:“这是我军日后的新式训练之法。”

  “这个是平衡木,用来保持士兵的平衡,让士兵在战斗中越发灵活,而且因为我们每次作战的时候都需要远程行军,在这个历程中我们需要经过一些崎岖难行的小道,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拥有极强的平衡性。”

  “这些是障碍墙和攀爬墙,你看这些工具是不是像变矮的城墙?以后我们在面对一些城池或者碉堡时候,在这里训练的攀爬能力将会资助我们的士兵更快的登上城墙,甚至直接攀爬上去。”

  “平匐沙地用来锻炼士兵的耐力,让我们在埋伏敌人的时候漏出更少的破绽。双杠和吊环用来锻炼士兵的臂力,让士兵在陷入苦战的时候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挥舞武器,而在战场上,一丝一毫的差距可能就是生死相隔……”

  高顺看着眼前令人眼花撩乱的设施,倒是也没有太过惊讶,究竟当初太守大人在逊们的时候就用过一部门设施。

  但李燕绥并没有停止部署,继续滔滔不停地说着。

  “除此之外,你还要让士兵双腿各自绑上十斤的沙袋,习惯之后再加十斤,顺便每天将队伍拉出去,徒步越野二十里,待以后习惯了再增加十里,增加负重。”

  “另有一点,那就是从今以后郡兵每天一练,禁绝停歇”

  听到这里,高顺终于忍不住了,问道:“郡守大人,东汉军制是每五天练习一次,并没有过一天练习一次的先例啊。”

  “而且一天练习一次的话,粮草又从哪里来呢?如果没有粮草的话,我们的要领再好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除此之外,另有军队的态度呢,现在政界虽然在郡守大人刚柔并济之下被大人全面掌握,但是大人还没有彻底的获得军队的军心,如果上来就实行如此严苛的训练要领,很容易激起叛乱。”

  李燕绥有些惊讶了,他没有想到想高顺这样平日里少言寡语的人竟然也能想到这么多,看来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没有一个是庸俗之辈。

  没错,这个名叫高顺的人确实就是历史上训练出了三国最著名的“陷阵营”的将领,很巧合地撞到了李燕绥,然后被李燕绥收入麾下,并追随至今。

  所以李燕绥听了高顺的话,不禁在心里悄悄警惕起来,即即是高顺这样在三国历史上不算特别出众之人尚且如此精明,那么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那些人呢?

  无论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江东碧眼儿,照旧那个整天将“匡扶汉室”挂在嘴边的刘大耳,他们又怎么会是平常之辈?

  那些世家门阀呢,唐朝时期险些和天子分治天下的五姓十宗险些都是在现在开始崛起,那么他们家族的掌门人又岂是平庸之辈?

  另有现在东汉的政界,险些所有的中高层的官员都是各地豪强推荐身世,就算是自己,也是因为自己是京城洛阳周边的世家豪族,然后又冒充了年龄,接着投身军旅,屡立战功之下又攀附到了窦家,而且黑暗行贿了那些阉人才气在如此年轻之位取得这样的职位。

  就算是自己,都要满足如此多的条件才气如此,那么其他的人呢?

  门阀统治,从东汉到唐初在历史上维持了数百年,就算自己是从后世穿越而来,拥有着无数的要领和经验,也有着两世为人的沧桑,那自己又是否真的有资格撼动这棵大树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