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就是要做天子

第八十二章 天下何人不是太子党?

我就是要做天子 空山一先生 3379 2021-11-24 00:00:00

  夜里,应晏并没有睡。

  萧道成深夜造访,让他意外了一下。

  起身在书房见到了疲惫一天的萧道成。

  “先生忙碌甚重,缘何还要深夜到访。”应晏看起来心疼的问。

  但语气里的不信任,并未让萧道成意外,反而苦笑一声道:“殿下心怀芥蒂,绍伯岂能不来?”

  落座。

  萧道成讨了一杯茶喝了一口道:“门阀必须死。所以九品中正制不得存在。今日殿下也看到了,臣不外区区几句引导,李天赐就能随意的决断皇位所有权。如今的门阀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时候了。”

  应晏缄默沉静不语。

  萧道成倒也不在意的劝道:“方今天下,太子声名远播,岂是他们说废就废的。”

  “那先生您还……”应晏一愣,看不懂了。

  “臣此举是为了身后谋。”萧道成解释道,“太子同道歧途之人无数,究竟太子想要实现天下大同之想法,注定是需要更多的人资助。他不会拒绝这些人的加入,因为这是如今他唯一的选择。”

  “妥协吗?”

  “不,是有心往上爬的世家对太子妥协。”萧道成平静的说道,“只要将土地拿出来给太子,让太子能实现均田分地的初始条件,那么太子就不会为难世家。”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打?”应晏不明白了。

  说一千道一万,既然都要妥协,为什么不能彻底一点?

  “因为侥幸,也因为贪婪。”萧道成取出了一本书递给了应晏,“此书是文宗天子的起居录后半段,一岁的太子经常哭闹,只有在文宗天子面前,才会消停。而且还会想方设法让文宗天子开心笑。起居注载文宗最后一年,太子开始会说话了,文宗天子曾任诸多将帅为太子师。这也文宗天子最后下达的圣旨。”

  应晏翻了翻,眉头紧皱。

  “不是说这都是陶皇后买通文宗天子的伴伴,然后才弄到的吗?”

  “可若是太子生而知之,自小便有心机,殿下觉恰当如何?”

  应晏合上书,看向萧道成:“皇兄果真生而知之之人?那岂不是上天指派于我汤国之天子?”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萧道成无声笑了起来,“就算是,他也不见得能赢。革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的。战争只是服务于政务的,这也是为什么太子没有选择速胜的一大因素。”

  “这可不是好事。”

  “不,相反,这反而是一件好事。”萧道成微笑着,“太子若是速胜,反而我们没有措施做更多的事情,来欺压门阀这一架大船改道。反而是因为他的慢慢磨蹭,才有危机感,才气让我们趁着矛盾对外的时候,对政治进行梳理。”

  “好比均田分地,好比开科取士。”

  “先生原来也是太子党?”应晏嬉笑道。

  虽然知道萧道成有心革新世家,但没想到他居然是跟太子一条路数的。

  “殿下不也是太子党?”萧道成自嘲的笑了笑。

  应晏思索了一番,也忍不住讥笑起自己来:“对!皇兄指了一条正确的路!但凡想要改变现状的人,何人不是太子党?”

  应昭的大同书是凭据古典中国社会制度写的。

  很洪流平上只是凝结了昔人的智慧,但因为这个家伙来自后世,自己往里头疯狂掺杂私货,一度让大同书酿成了一部幼稚的疯子语录。

  但是政策上,应昭也比力贴合现实:均田分地,开科取士,农工商并举等等想法。

  实际上这些都是历朝历代开国的时候喊的话。

  只不外应昭这个政治小白希望能一步到位。

  “殿下,臣此来,一来劝殿下忍耐,门阀强盛,皇族暗弱,你我皆是受害者。”而萧道成却道:“二来,太子施政目标只可做大偏向,万万不行学太子以强兵压迫四方,故而分田之事需要分而化之。”

  “哦?先生有何卓识?”

  忍,应晏觉得无所谓,横竖早就看透了世家的嘴脸,都是纸老虎而已。

  但唯独这个执政才是他感兴趣的地方。

  皇兄兴兵厉害,可是政治就比力爪麻。

  但凡皇兄政治素养高一点,也犯不着提刀冲了。

  “分田分两步走,第一步北伐柔然。”

  “???”

  萧道成的话让应晏一脸懵逼,这分田跟北伐柔然有什么关系?

  但萧道成暂不解答继续道:“第二步,勒令天下仕宦清查当地乞丐,通常送户数过百入北疆之县,县吏升职。”

  “可是官位不够啊!”

  “所以要北伐柔然,灭了柔然,草原就能筑墙分篱笆画牧场,这都需要官。”萧道成对应晏笑道,“九镇戎马强悍,但事实上世家也不弱。之所以世家需要柔然存在,纯粹是因为草原每年的牛羊送入关内,进而发送各地做个倒手都能日进斗金。”

  “但如果将柔然覆灭,土地就是朝廷所有。若是让世家知道,买卖草原牛羊,不如在草原养牛羊来的赚钱,他们会怎么选择?”

  萧道成看应晏思考着,也不忙着解释,而是说道:“有利可图和有大利可图,世家会选择什么?”

  “自然是后者。”应晏恍然,“话虽如此,可要怎么让他们知道灭了柔然就有大利可图呢?”

  “关中。”

  萧道成手指敲了敲地面:“关中黎民需要大批的牛。而且,陈虬近来正在召集匠人,说是要研究如何将羊毛酿成纱线,然后用来织布。”

  “先生如何而知?”应晏大惊。

  “殿下今日可是出宫了?”萧道成反问。

  “是。”应晏没遮掩,“关中自治,和乐融洽,诚乃盛世光景。”

  “是如此,但殿下若是去了工具市,一定能看到此二地耕牛购置的价钱,翻了两倍不止。”

  “这是为何?”应晏惊讶不已。

  耕牛不都是有价无市的吗?平日里就那样,怎么可能翻了两倍!

  “因为农社泛起了。”萧道成啧啧说道,“太子不愧生而知之者,农社宛若田主,只不外农社是一群人组成的庄园,但这一群人除了包干到户,缴足国家,留足团体,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一户人家上缴部门粮食给团体虽然少,但一个农社几百户,一家一点,金秋收上来的团体农社备用粮,殿下可知几多?”

  “几多?”

  “关中百五十万人,约莫有十万斛(120斤)。”

  “!”应晏震惊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余粮?历来都是毫无存粮的!”

  “那是被征走了。”萧道成解释道,“如今太子免税十年,朝中仕宦不敢下去收税,这些黎庶家家户户都有余粮。那么您今天去逛了一圈,也能看到为什么随处是做买卖的人了。这些粮食被陈虬买走大部门自用,剩下的则是统一供销于太子麾下粮行,再将粮食运到北疆补足九镇用度。”

  “这怎么可能啊!”

  应晏感受这个世界自己要不认识了。

  “黎民能将粮食卖出去?”

  “是!卖出去了,换成钱了,但就算是这样,家家户户的余粮能撑到明年夏收麦子的时刻。”

  “这照旧关中吗?”应晏震惊万分。

  萧道成也很矛盾说:“这就是为何我明明恐惧太子,却又不得不认可太子的目标是正确的原因。”

  农社对生产力调动是正反馈的。

  陪同着农社的崛起,大量的黎民赚到了第一桶金,而且印子钱什么的全部给一把火烧了,世家都只能躲在皇城内瑟瑟发抖,谁敢去找他们收利息?

  于是,社会生产力获得一定解放,老黎民劲头十足建桥修路,开沟挖渠,忙得昏天黑地,却心甘情愿。

  因为今年丰收,来年水渠一修好,种出来的亩产一定会更多。

  农社也在收购耕牛,进一步的解放劳动力,将更多的人酿成工人,去做高附加值的工业。

  好比从军,好比学医,再好比学做工匠等等。

  所以萧道成一边被震撼到,一边又警惕着。

  甚至他还发出了自嘲:“天下何人不是太子党?”

  只要有点雄心壮志的人,都是太子党!

  因为这一条路实实在在,让人看得忍不住想要往上走。

  尤其是传统儒家学子,致君尧舜上,三代之治,毕生所求啊!

  眼下,刨去关中黎民人均大盗的话,这群人现在不就是三代之治的规范吗?

  “所以你想让朝廷北伐柔然,抢夺耕牛,然后卖进关中甚至蜀地。”

  应昭看向萧道成。

  萧道成点了颔首:“《大同书·市场篇》有言:民之急,贱之则定;民之需,平之则安;民之求;扬之则稳;民之嬉,贵之则喜。付诸市场调治,却有价差,商贾所行,亦不外平衡供求所需。供大于求则贱,供小于求则贵。故而商贾须在,却要抑制,维稳物价,方能令民生牢固。

  如今长安缺耕牛,纯粹是因为农社崛起,黎庶生活变好,想要更快耕作,进而节省更多的事情做更多的事情。

  那么民之求,扬之则稳。微微上涨一些幅度,属于市场调治。但如果我们脱手,提高耕牛价钱,那么世家会不会先把自家的耕牛往关中送?到时候关外耕牛上涨,而柔然有货,一点兴兵的钱就能换来三倍以上的利润,抢照旧不抢?”

  萧道成的话让应晏挑了挑眉头:“这怎么还扯上了《大同书·经济篇》的内容了。两成利润,就足以让世家蹂躏一切执法了,三倍他们还不疯?”

  “哈哈哈!殿下明白就好。太子明明手握屠龙术,却选择最难走的一条路,实在令人叹惋也佩服啊!”

  萧道成笑罢后,一下严肃起来:“之后即是乘隙掺沙子入九镇,同时也能加速破裂关中农社。究竟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我们只给一两个农社牛,让他们抬价卖给其他农社,您说他们做不做?”

  “财帛感人心啊!皇兄只怕没人会想到,真有人会用他的书,来搪塞他。”

  应晏的话,萧道成只是摇头笑。

  “无论胜败,又或者我们出于什么初衷。他来过了。”

  应晏愣住。

  最终沉沉颔首:“来过了!这天下,你我也是太子党,殊途同归而已!”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