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二十五章 视黄巾为贼,视黄巾为民

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2031 2021-10-20 23:53:01

  “玄德公认真以为,扫清天下黄巾,天下就能太平?”

  稚嫩的声音幽幽说到。

  “如何不能?”刘备惊奇。

  “那若是我说,黄巾之乱,是乱世之始,大汉将亡,又该如何?”李孟羲面色沉静,绝不畏惧的抬头看着刘备。

  眼见刘备面色由静转为微怒,“哼!”刘备冷哼一声,拂衣而去。

  刘备生气,一气之下离开了。

  李孟羲看着刘备气呼呼离开的背影,不由挠头。

  本欲畅论天下局势,把未来局势见告刘备,以早做计划。

  可说汉室将亡,此话于刘备面前说出,似乎欠缺妥当。

  刘备为汉室宗亲,志在扫清黄巾,扶汉室山河,当其面,言曰汉室将亡,不异于劈面辱骂。

  李孟羲自付,幸好刘备脾气好,要是别人,自己可能就因为这一句话而遭至杀身大祸。

  莽撞了,李孟羲痛恨。

  应当吸取教训,不行妄议天下局势。

  收转意神,李孟羲看着大石上展开的舆图,他把舆图收起,小心的卷起,然后塞到袖子里。

  凤鸣山,黄巾旧寨之中。

  刘备从外走到黄巾营寨的议事厅之中,他面色不愉,任谁都看的见的。

  张飞见刘备如此,大为疑惑,大胜一场,本该欢快奋兴,可适才还好好的,为何年老出去转了转,再回来,便生闷气。

  “年老,何事郁闷?”抱着酒坛的张飞把酒坛递过来,关切问到。

  刘备看了酒坛一眼,本欲张口说些什么,转念一想,觉得以三弟这暴脾气,照旧不说好了。

  “唉,无事。”刘备叹气,说罢,走到厅中矮几一侧坐下,眉头不展。

  刘备这一副长吁短叹的模样,让张飞觉得很不爽利。

  抱着酒坛,狠狠灌了几口酒。

  酒水顺着张飞钢针似的髯毛流了下来。

  走到矮几旁,张飞也挨着矮几跪坐着,他探着身子,环眼圆睁,“年老,有事便说!你我兄弟,何须见外?”

  “唉!”刘备只是叹气,他抬头,看着张飞,试探着问,“三弟,你说,若是打完黄巾,天下可能太平?”

  “杀尽黄巾贼,如何不太平?”张飞眼睛大瞪,手拍矮几,声音嘹亮的答到。

  刘备想起刚刚,李孟羲突然的惊人之语。

  想到一时气愤,一气离开,未能深究。

  想到李孟羲曾得异人教授学问,莫非,李孟羲那授业恩师,世外高人,对天下局势,有所看法不成。

  刘备于是,决定得空便一问究竟。

  ——

  涿郡四境黄巾,邓茂程远志部,有军力数万人。

  溃黄巾易,而灭黄巾甚难。

  三日之内,前后两战,先后斩黄巾三百余,俘虏千人。

  可黄巾溃兵四散,数万黄巾,扑灭只千余人,另有数万,逃遁诸郡,若不剿清,旬月之后,黄巾啸聚,岂不又卷土重来。

  刘备军率军回赶,准备赶回县城。

  中途,扎营之时,刘备和关张二人,谈及黄巾之事,头痛不已。

  一旁,李孟羲带着弟弟,听得明白。

  “玄德公,某有一言,不妥讲与否?”

  刘关张目光不约而同转来看向李孟羲。

  三人这才想起李孟羲在一旁呆着。

  “羲儿,但讲无妨。”刘备因为之前,觉得给李孟羲甩脸色,很不妥当。

  因此,他这时为了缓和一些两人间的尴尬,特意语气极柔和,脸上笑意辉煌光耀至极,为的就是让李孟羲斗胆言说。

  李孟羲走来,跪坐矮几对侧,和刘备相对而坐。

  矮几有面,刘关张三人再加李孟羲,恰好,一人一边。

  “黄巾溃而不灭,确是麻烦。”

  “依我看,把黄巾当贼,黄巾剿之不尽;若把黄巾当民,不剿而清。”

  李孟羲短短数言说出,刘关张三人,皆是眼前一亮。

  刘备隐约知道李孟羲说的什么意思了,关羽也若有所思,张飞瞪大着眼睛瞅着李孟羲。

  这几句话,若是大人来说,也足够引人深思,而以李孟羲小小的年纪说出来,更是有语出惊人之效。

  (嗨,这娃娃有趣。)张飞突然摸着胡子嘿嘿一笑。

  刘备手指轻弹矮几,思索片刻之后,沉吟到,“羲儿,不妨细说,把黄巾当贼,当如何?”

  “把黄巾当贼,那么,数万黄巾,皆是贼寇。贼寇,自然是兴兵围剿,一日不成,便剿十日,十日不成,便剿月余。

  如此,积小成多,早晚功成。”

  “况且,黄巾即溃,无有粮草,余月之后,数万黄巾,七成已为饿殍。”

  “只是,”李孟羲话锋一转,”黄巾无粮,必劫掠地方。溃兵无力攻城,则乡野必为其祸。

  玄德公起义军为保境安民,黎民遭祸,岂非与玄德公愿违?”

  李孟羲话说完,刘备眉头紧皱,愁思不解。

  确如李孟羲所言,黄巾溃兵四散奔逃,清剿黄巾必费时日久方能尽其功。

  确如李孟羲所言,溃兵就算不剿,黄巾粮草不继,月余之后,黄巾不攻自灭。

  可是,黄巾已溃败,无力攻城,为劫军粮,骚扰地方,黎民遭祸,实非所愿。

  沉思良久,无有对策。

  刘备抬头,凝视着李孟羲的双眼,黝黑干瘦的少年,一双眼睛,灵动有光。

  “若把黄巾当民,又待如何?”刘备又问。

  “若把黄巾看成黎民,那黎民遭灾,无粮果腹,该如何?”李孟羲反问。

  “自然是发粮救济。”刘备答到。

  “正是如此。”李孟羲颔首,“黄巾军中,多是穷苦黎民。为何黎民造反,良善从贼?

  因天灾连年,田亩绝收,朝堂杂乱,政令不行,钱粮甚重,民无生路。

  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也。

  黄巾造反,非是想有反心,非是欲乱天下,而只为求活而已。”

  “清剿之法,费时艰辛,难有成效。玄德公不妨试用招拂之法,令传四境,言曰【但弃兵投降者,前罪既往不咎。】

  如此,黄巾溃兵来降者多矣,玄德公可不战而尽全功。”

  “所需,只是些许粮食。”

  好一个不战而胜,好一个只需些许粮食。

  刘备苦笑,这些许粮食,便恰是为难之处。

  天灾连年,黄巾没吃的,义军又能有几多粮草存余。

  李孟羲的抚慰之策,确为上策,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