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词之国

【第37章】笙磬得同声

词之国 乐从心来 2108 2021-11-05 10:05:00

  范公修筑捍海堰为民造福,原来这是一件千古不朽的好事,但却遭来非议。

  施工不久,因恶劣天气和怪潮,刚筑的海堤多处泛起决口,民工冻死、饿死和累死一二百人,工程被迫停工。

  有人反映到朝廷,诋毁诽谤范仲淹。一时泛起停止修复堤堰的议论,甚至泛起追究范仲淹的主张。

  朝廷派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前来实地考察。胡令仪曾任海陵县知事、如皋县县令,深知捍海堰的重要。在范仲淹陪同下巡视工程后,他积极支持范仲淹修堤主张,上疏宋仁宗,力主继续施工。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义黄。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

  裁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

  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在泰州,范仲淹写下《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

  北宋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泛起了“文昌北宋,名臣名宦交相重”的盛况。其中有在泰州任职的“五相”,即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富弼、赵抃;又泛起了在文会堂纵论天下、诗歌酬唱的“五贤”,他们是范仲淹、滕子京、胡瑗、周孟阳、富弼。

  一座小小的文会堂,却将泰州“五贤”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在这里把酒临风,诗词唱和,纵论天下,配合抒写泰州历史上最绚烂的人文情怀,至今赞美不衰。

  题目中的滕从事,就是指的腾子京。由于滕子京的邀请,泰州“五贤”一时齐聚清风堂。滕子京眼看酒过三巡,便乘隙提出为清风堂写记的事情,各人都允许回去写。

  谁知,范仲淹沉吟一会,便即兴赋诗道出了上面这首诗。

  滕子京于是命人将这首《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一诗裱起来,挂在清风堂内。

  厥后,清风堂也因此更名为文会堂。

  一年之后,范仲淹丁忧守制离开泰州。

  两年之后,滕子京也离开泰州,文会堂今后人去楼空。

  多年以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约请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写序。

  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在贬谪的邓州任所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这一前一后同为滕子京约稿的千古名篇,见证了二人多年的情谊与始终胸怀天下的忧乐情怀,最终成就了各自在历史中的价值。

  天圣三年(1025年),范仲淹的母亲去世,作为孝子应为母亲守孝,他不得已离开泰州,居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宁陵县。

  范仲淹在丧母的悲痛中,仍以修堰之事为念,特意写信给张纶,再三申说修复海堤的利害,请他不要因为自己丁忧离去而终止这项工程,并体现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独担其咎。

  张纶深为范公的来信所感动,在胡令仪的支持下,连续三次向朝廷切奏兴筑之利,自请兼任泰州知州,力排万难,体现一定要定时完成修建。天圣五年(1027年)秋,捍海堰的修筑再次兴工。

  在张纶和胡令仪的协同指挥下,前后历时四载,捍海堰终于在天圣六年(1028年)早春建成。大堤底宽三丈、面一丈、高一丈五,长一百四十三里。大堤修好后,黎民不再颠沛流离,农业、盐业均获其利。

  范仲淹修堰治水,在苏北特别是泰州一带民众的心目中树立了一座丰碑。黎民为了纪念为民请命的范仲淹的劳绩,把“捍海堰”称为“范公堤”。泰州、兴化、海安、西溪、安丰、梁垛的黎民建起“范文正公祠”“三贤祠”,以纪念为筑堤作出过重要孝敬的张纶、胡令仪和范仲淹。

  天圣五年(1027年),晏殊为南京留守、知应天府,听说范仲淹很有才气,便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掉臂身、慷慨陈词。其时士医生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即由范仲淹提倡开始,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的声誉越来越大。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上执政书》,奏请革新吏治,裁汰冗员,抚慰将帅。宰相王曾对万言书极为赞赏,其时晏殊在枢密院任枢密副使,王曾便尽力推举范仲淹,晏殊于是面圣,陈述范仲淹的既往政绩。十二月,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卖力皇家图书文籍的校勘和整理。

  秘阁校理虽然官不大,但究竟是天子的近臣,只要用心经营,未来肯定可期。

  然而,在地方摸爬滚打十三年、深谙为官之道的范仲淹,却偏偏要直言立朝,哪怕是面对垂帘听政、权势煊赫的太后,他也绝不畏惧,照样直言进谏。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已经十九岁,但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

  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天子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上疏奏报到内廷,但没有获得回复。

  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据理力争,并回写一封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攀龙趋凤,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肯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太后震怒,结果可想而知。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请求离京为官,被任为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通判;次年,调任陈州(今河南周口)通判。直到太后去世,范仲淹才得以回京。

  范仲淹虽“处江湖之远”,不改忧国忧民本色,在此期间,他也多次上疏议政。

  朝廷欲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认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议停工;

  在吏治方面,范仲淹针对主张削减郡县,精简仕宦,并多次上书陈述中央直接降敕授官的危害,认为“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他还建议朝廷不行免职职田,认为“仕宦衣食不足,廉者复浊,何以致化”。

  范仲淹的这些上疏虽未被朝廷接纳,但其一片忠心徐徐感动了宋仁宗。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