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男二,你外挂到了

第十六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男二,你外挂到了 沉涣 1801 2021-10-28 23:54:37

  还剩下最后一项御科考试。

  将御科考试放在最后,也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御本意为驾驶马车,可以延伸为驾驭之意,其中包罗运筹学、驾驭学、领导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总体可上升为治国理政之道。

  学有所成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然后再实践属于自己的治国理念,这险些是所有念书人的终极目的。

  “时辰已到,御科考试开始!”

  宁为玉深呼吸一口,躺过门口的松枝焚香盆,紧随着百余名书生进入万松堂内。

  然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宁为玉一点也不担忧紧张,他对自己有着足够的信心。

  御科考试考的是治国理政之道,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礼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尚书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子的用人驭才理论等。

  这些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了。

  徐谓正了正嗓,随即端着声音道:“御科考试正式开始,列位要在两柱香的时间内,答完书院先生所出的考题。”

  “至于考试的结果,会在明日太阳落山之前,张贴于万松堂外的通告栏内。”

  “到时候,也会宣布乐成入学者的名字。”

  言毕,徐谓退回考官席。

  在宁为玉满心期待之中,向乘云抱着试卷一张张发放下来,很快就来到了宁为玉身前。

  宁为玉拿到试卷后,迅速扫描了一眼题目,只见上面写着一句话: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宁为玉马上傻眼。

  与宁为玉同一个心情的考生另有许多,不外各人在短暂的发愣后,便聚气凝神,全神贯注在思考题目上。

  宁为玉重复盯着题目良久,随即开始垂目沉思。

  宁为玉看到这句话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前几日他们刚来求学时所经过的虎山。

  他们所在的虎山,为考察礼科而放出的猛虎,以及御科考试题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三者之间,明显存在着一定关联,像是想要表达一种意志。

  出题者还真是用心良苦。

  出题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宁为玉坐那里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推测出题人想法这一方式行不通,宁为玉只能回归这句话自己,再结合这次考试的规模来思考怎样解答题目。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并非出自某位先贤圣人之口,只是流传较广的一句俗语,最早出自明月朔本叫做《水浒传》的小说。

  小说中有一名打虎英雄,名叫武松。

  武松回家探望兄长武大郎,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

  酒家见告武松,景阳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执意要行,在景阳冈上果真遇一条吊睛白额的猛虎。

  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黎民除去一大害。

  这句话就是赞美他勇猛过人,不畏艰险。

  而整本小说的或许内容,往好了说是底层黎民反压迫,往坏了说就是聚众造反。

  难道出题人意图造反?

  这个荒唐的念头,在宁为玉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宁为玉自嘲地笑了笑,然后又盯着题目继续思考。

  这次考试,考的是御科,考的是治国理政之道,怎么说都要朝着这方面想。

  宁为玉刚想到这里,他抬起头,意外对上了向乘云眼睛。

  向先生长得文雅清秀,脸上时常挂着微笑,让人似乎能闻到一股墨香,觉得那定是一个性格温和到没脾气的人,但那双眼睛却格外坚定。

  他上次看到这样坚定的眼神,照旧好几个月前,在他的启蒙先生脸上。

  那是一位平和又通透的老人家,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却一生没有加入过科举考试,宁为玉问过老人家为什么,老人家只告诉他是为了一个约定。

  老人家年初时走了,在临走前曾经给宁为玉说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小我私家,终将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要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

  “有没有一种信念,让我们为之生,让我们为之死。”

  在听到这些问题后,宁为玉马上呆住了。

  就像是一直活在水里的鱼,突然有一天,有人问了那条鱼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水是什么”。

  脑子里灵光乍现,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又似乎一无所知,什么都没有抓住。

  宁为玉为这种感受惊骇无比,又心痒难耐。

  老先生是笑着离世的,宁为玉不知道老先生的信念是什么,但他明白,老先生一定坚守住了自己信念,并为坚守它而感应满足。

  老先生去死后,他临终前的那些话,在宁为玉脑子里回荡了很久。

  因为每日都在想自己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想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想那个让自己“为之生,为之死”的信念。

  宁为玉整日里精神模糊,骑马时不小心摔下了马。

  也是自那时起,宁为玉的脑子开始变得不太正常,时不时地听见奇怪的声音,影象也不连续的中断失踪。

  有的时候,他甚至感受,周围的一切都太真实。

  就像是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宁为玉回过神来,再看向题目时,也觉得题目没那么难了。

  他或许清楚要自己要写什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宁为玉默念了一遍这句话,然后抓起了一旁的毛笔,用笔尖轻沾了一点墨。

  随即落笔写下: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看似各行其道,实则殊途同归。

  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只求今后,所作所为,于公无害,于德无伤,于民无损,于己无愧。

  此乃宁某所求之道。

  道之所在,虽有猛虎阻挠,吾往矣,虽千万人,吾往矣……”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