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莘野记

03.日夜

莘野记 莘沄 2061 2023-03-23 23:43:58

  临近除夕,日子开始忙碌起来了。

  工人离别回家过年,只剩下我们自己了。

  两小时四十五分,父亲一天最奢侈的歇息时间,这夜让爸的发色变化了。

  我暗自努力,加速生长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地。

  料峭冬风催人醒,提前两分钟做事,总会提高不少效率,似乎回到了高三的作息。

  双手提着满满当当的酒酿圆子绿豆糕,沿路买了根油条就急遽赶来菜店。

  这个时候摊前已是成山的年糕、酒酿盒子,架上琳琅的饺子皮、馄饨皮等着我摆摊。

  渗出的汗水被骄阳晒干之后又打湿,凝出一层白花花的盐霜来。

  爸爸出去送货还没有归来,我打开电闸,重庆三峡移民手工切面店正营业中——

  “侬好,需要点什么?”

  鸡蛋面质软,荞麦面劲道,品种分为阳春、韭叶、小宽、龙须、银丝面。

  “几滴?”来的老上海人都是这样问价。

  “四块一斤。”怕我的普通话口音重,每次说的时候都市向她们比个四的手势。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称禁绝斤两,现在可是十拿九稳。

  发酵粉一块一包,面粉三块五一斤,煎饼五块一袋,宁波年糕八块一斤,芝麻糖十块一盒,春卷十五一斤……

  每一件商品我都了然于心,但你以为光记着这些就足够应付,照旧太单纯了。

  主顾想知道的是——

  做葱油拌面可以用荞麦面,汤面用手工面,炒面用手擀面,四小我私家适合买一斤二两的鲜面条;

  春卷皮一斤有三十张左右,饺子皮一斤有四十张,小馄饨皮一斤一百多张;

  手工酒酿新鲜不汹,汤圆里是黑芝麻馅,桂花糕里是红豆沙,绿豆酥是甜口带点咸;

  宁波年糕比普通的更软糯,常温生存即可;八宝饭放蒸锅上蒸十五至二十分钟就能食用;崇明糕切成片蒸煮炸都好吃;麻油馓子搭茶更香……

  不用惊讶我知道得多,这都是前些天一问三不知总结出来的。

  来往菜店的人也挺有意思的——

  有三五天才出来屯粮的独居老人,也有平和的中年叔叔每次都让我随意给他称两块的面条;

  有抱着泰迪狗来采购的年轻女孩,另有喜欢吃绿豆糕的外国小男孩;谨遵家里要求准时来买烧卖皮的大叔……

  八点至十点这个战国期,人潮汹涌,手脚都忙着打仗。

  天网恢恢,疏有一漏,就会收到一句亲切的上海话:

  “小女人,侬是不是脑子欠好啊!”

  她们买工具算账比我这个新手还快,老人基本都市用智能手机扫码支付。

  无疑,上海人普遍学历素质高,商场的柜员能流利地攀谈四国语言。

  菜店里的同行多数来自浙江安徽河南四川,上海土著此时正惬意地享受生活,她们会有一种藐视外地人的姿态也屡见不鲜。

  后面的人在催,前面的人急着走。

  这时候折返回来一个老阿姨,手上还摊着几个包破了皮的虾饺在旁边嚼舌根,还从小馄饨皮上抖出来了一手面粉给我看。

  她那一口艰涩难懂的上海话更是让人急躁,我只好把那一块钱的混沌皮钱退给她打发她走。

  (隔天,她从店前路过,我妈妈才给她解释清楚,小馄饨皮薄肉不能包多了,每张皮上都要扫淀粉才气防止粘黏。)

  上海人的口味之挑剔,宁愿买最贵的手工春卷,也不迁就一口廉价的速冻春卷;

  每天送去南角亭的面条,都要先煮一碗起来检验,软硬干湿,一点差池,陈老板都市退还要求重做。

  老板结算的时候却也爽快,做事雷厉流行,为人义气守信,爸爸也最喜欢与这家面馆相助。

  也正因为老板劈面条口碑的精益求精,门前的食客才络绎不停。

  最让我羡慕的照旧那出双入对的退休老伴,奶奶在前面仔细选菜,爷爷推着小车跟在后面拿菜。

  再喧闹的菜场她们也不外是闲庭漫步,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十点零三分,爸爸回来开始做不带碱的手工切面。

  面粉阵阵,与搅面机的轰鸣声交织一片。

  父亲十指皲裂而不自知,冬天的寒风凛冽,面粉更是咬人。

  我还天真地建议父亲戴手套做面,但是行不通,手不时刻触碰面条就感受不到干湿。

  电话铃响起,我立马切成视频电话打回去。

  一看到她身后那林立的树木就担忧,

  “奶奶,你怎么又在外面忙活,不是让你在家好好休息嘛?”

  电话那头,奶奶一面收拾捆满干柴的背篓,一面兴奋地向我汇报情况,

  说是明年山上的全部都要划为国家林,不让砍柴了,现在各人都忙着屯柴。

  外交了几句,我把镜头转向了一手扶着墙边的父亲。

  面面相觑,他们两人都缄默沉静了。

  “椿铄长得没以前好了。”许久,奶奶才哽咽了这一句,本就红肿的双眸泛起涟漪。

  “妈的眼睛也越来越严重了。”说罢,父亲扭头继续揉面。

  父亲一双晦滞的病眼历经十几个不舍昼夜的煎熬,早已看不出什么神色变化了……

  刀光血影,妈妈一不留心就划得鲜血直流,用纸简朴包住食指继续切面。

  我在前台卖面,也实在看不下去,赶忙跑回家找来最后一张创口贴。

  我也是频频三番劝他们别搞面房了,活得这么累到底是图什么?

  我又哪里明白怙恃的处境啊。

  广告上面的乐成圣经,或是大厦之间的叹息,是期待生活的繁荣,照旧早酿成了嗜血的蝗虫。

  这条路就算跪着走完也要一直前进,怎么可以倒下没有放弃的权利。

  是烈火,也是枯枝,一部门的自己不停燃烧另一部门的自己,最严寒的极夜也要让它滚烫。

  一缕金光漏云间,落染山上凡人田。

  天快亮了,咬紧牙关爬起来,今天依旧得拼命干活。

  

莘沄

我想要写首歌,慰藉那些日日夜夜,忙碌的自己又或是别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