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葫芦河畔

第26章:台前幕后总难忘

葫芦河畔 双耳凹 2010 2022-02-09 23:52:38

  人民舞台的竣工,让扛着模子给别人随处打土块的父亲和二叔感应了庆幸。

  “人民舞台都用的是我打的土块修的。”

  他们嘴上就经常挂着这句话,自然而然也成了最好的广告了,找他们打土块的人家业越来越多。无奈这只能作为一个零活干干,要真是靠打土块来养家生活,显然不现实,工分得挣,没有工分全家上下寸步难行。

  自从镇上有了人民舞台,不管是唱神戏,照旧种种运动,就有了牢固的场所。舞台成了全镇男女老少的精神娱乐文化的中心,每年的庙会、神戏都市在崭新的舞台上演出。

  大人们除了爱看舞台上的神戏,还爱看自己孩子在舞台上的演出。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镇上的孩子就是主角,人民舞台在这一天就属于他们了。

  堡子坡坡上的小学,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在每天放学后排练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了。节目大部门都以团体节目为主,尽可能给每一个孩子加入演出的时机,合唱队啊,体操啊,鼓乐队等等,年年都是最主要的节目,节目照旧这些节目,加入的孩子一年一拨却都纷歧样。

  所有这些节目里,当属鼓乐队最具吸引力了,鼓乐队的军鼓、号,都是学校的,除了六一儿童节能见到,平时都锁在学校的器材室里。鼓乐队有自己的服装,专门定制的,清一色白色套装戴着红披肩。

  孩子们能不能进鼓乐队,谁都说了不算,鼓乐队定制的队服说了算。队服的巨细不会变化,孩子们的身体却是一天一个样子。公正起见,学校会给每个年级配发队服,年级在去分配到底谁去。要求很简朴,首先得能把衣服规整的穿上,不大不小,要合身,其次,得有力气,军鼓背在身上,可不轻呢,满足这两个条件,就看老师怎么选了。总之就是,进入鼓乐队,那绝对是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最庆幸的了。

  儿童节的那天早上,家长们自家院子里最悦目的花摘下来给孩子们扎成花束,这是学校的要求,拿花束的孩子,都是没有被选上去加入节目演出的,被列为观众列队,手里就得拿着花束营造气氛。

  学校的操场上,全校师生已经凭据方队排列好了,鲜花方队只真悦目,整个操场远远看去就是花的海洋。

  周边偏远一点的乡村里,如果有小学的话,全都被邀请到镇上来一起加入儿童节的庆祝运动。

  各个年级、班级、方队都准备好之后,庆祝的队伍就准备出发去街上游行了。从堡子坡坡上下来,游行的队伍先是拐弯去北关,然后掉头沿着主街去南关游行。街的两边,早就挤满了大人们,他们垫起脚尖在声势赫赫的游行队伍里寻找自己的孩子,手里还拿着给孩子买的好吃的,要是找见了孩子在哪,就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赶忙把工具塞到他们手里。

  游行的队伍走到南关尽头,折回来直奔人民舞台,舞台已经部署好了,台前的小片空地,游行的队伍凭据事先部署好的为主,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人民舞台一年当中为了孩子而最隆重的时间到了,它就像是被全体师生盛装妆扮过的艺术家一样,展现在各人的面前。它耸立在那,用自己的特殊的孝敬,给全镇的孩子们欢度儿童节提供了舞台。

  舞台究竟就是舞台,需要的时候,人们围着它,热热闹闹的,不需要的时候,虽然冷冷清清的,但从不显得多余。

  六、七月麦子一收,镇上的粮站就开始收粮了,刚打下来的新麦子湿着呢,交粮的时候,粮站不收,让拉回去晒干了再来交。

  出了粮站,交粮的各家各户就把麦子直接拉到舞台前的广场,整齐的铺开晒着。其实自家的院子里也可以晒,可有个问题,院子小了,麦子铺得厚,太阳晒不透,要反重复复地拿着推筢翻晒,舞台前的广场,面积大着呢,薄薄的一层铺开,太阳好的时候,一个晌午就能晒干了。

  晒粮食不是个技术活,最担忧的就是突然袭来的白雨了,要是头顶即将飘来几朵黑压压的云朵,大人们就似乎接到了命令,把麦子迅速的装到袋子里,全都挪到了舞台上。恢弘大气的舞台就酿成了遮风避雨的港湾了。

  我唯一登上过用父亲打的土块修成的镇人民舞台,是小学结业时候的那次儿童节。即将要离别小学的校园,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希望能在离开的时候,能站在舞台上和自己的同学们离别。

  厥后,班主任就选了《黄河大合唱》,全班所有的同学全都上,平时唱歌五音不全的同学虽然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总是扭扭捏捏的不太原因,但没有一个直接拒绝不上台的,心里都明白得很这次上台意味着什么。

  六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已经是大娃娃了,老师们也不像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那样哄着了;在家里,都是半个大人了,儿童节的快乐早就分给弟弟妹妹了。当最后上台的结业班认真的唱着自己的《黄河大合唱》,舞台下面的观众已经很稀疏了,都带着自己盛装妆扮的了的孩子过六一去了。

  这唯一一次的登台演出,也让我父亲很自豪,每次说起人民舞台的时候,他总会自豪地对我说:“你登上的那舞台,可是有我的劳绩呢,不信,你去靠反面的那堵墙上挖一块土块出来,上面另有我的名字呢。”

  知道现在,人民舞台依然在耸立在那里,见证着葫芦河畔发生的点点滴滴,然后在合适的时机,以另一种方式再把这些故事诉说给厥后人。甚至多年以后,当站在它面前的时候,曾经在这台前幕后发生的那些故事,都如放影戏般闪现在眼前,我看到了曾经提着杵子挥汗如雨般的父亲,我看到了曾经唱神戏的演员在幕后化妆、卸妆的巨大反差……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