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宋国崛起

第一百四十五章 推恩(重写版)

宋国崛起 屏峰书生 2220 2022-02-11 01:24:41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

  又是一天的朝会。杵臼听着卿议院叽叽喳喳,讨论国家大计。他腹中有一预案,非得等到前面的决议都讨论完毕了再抛出——不是都说,重要的人物最后进场,重要的事情压轴说。

  灰尘落定,杵臼才道:“诸卿,卿议院草创,有些规则照旧早定为好。

  譬如说这个决议的投票。卿议院实施以来,经常有卿迟到甚至不到,放在平时还好,各人等等即是了,可若是适逢外敌入寇,抑或是水灾蝗灾,那可是一时半会都等不了,必须坚决决议,坚决行事。因此,孤一人提议,卿议院不必等全员加入刚刚决议,那样太延长事。

  寻常事项,半数卿医生在场就可做出决议;重要的议案,则需三分之二之人与会。而议案的投票,也是普通议案只要与会者半数通过即可,戎事祭事等大事需三分之二的与会之人同意即可。

  诸卿对此,意下如何啊?”

  “不行!“鳞矔与杵臼关系不善,时时提防着杵臼,以免对方提出于己倒霉的政策。杵臼这个提案很明显就是冲着自己来的,鳞矔冷笑道:“矔既是司徒之身,又忝为数邑的公邑医生,为司徒,当在国都为国君设谋,为公邑医生时,又要统领地方军事,以免边邑为外敌所趁。朝中似我这等情况的卿医生不少,不行能天天待在国都,两头跑乃是屡见不鲜。

  不少议案,国君与诸卿的意见相左。怕就怕国君的一些昏庸之策在重正盈朝时,不被通过,可一旦持有异议的臣子外出封邑时,又乘隙表决通过。如此一来,这卿议院设与不设又有何划分?以前尚有六卿为国君匡正纰漏,可以后呢?谁来阻止国君的乾纲独断?”

  堂上马上议论纷纷。鳞矔一气呵成,对华御事道:“大司寇,我且问你,如果卿议院趁你不在场,强行通过决议,提高对外贸易的钱粮,你能接受否?”

  华氏本与鳞氏有龃龉,可鳞矔这么一问,他也觉得鳞矔的话有原理。华氏绝大部门的收入来自对外贸易,如果对外贸苛以重税,无异于打断华氏的脊梁骨。

  华御事心道:“鳞矔所说不无原理。我既为卿医生,绝不行使卿议院通过与我倒霉的议案。杵臼小儿如今与我无不睦之事,可他日未必相善,此事不行不防。”

  鳞矔又点了几小我私家的名字,皆心有戚戚。

  火候已到,鳞矔提出自己的措施:“矔以为,卿医生不在国都时,可择人代为投票。如此可以家事国是两头兼顾。”

  因为弟弟打过预防针,杵臼自有反制的话术:“敢问鳞医生,卿不在国都时,欲使何人代为投票?令郎可乎?”

  鳞矔想也不想拒绝了。宗子鳞乾缺乏历练,为人处世不够牢靠,上次鳞乾反面自己打一声招呼,就要带人对老黄曲三家家主动粗,险些坏了大事。在宗子成熟前,让他坐在卿议院,和一堆老谋深算的政治动物角力,这不是给鳞氏添堵么?

  杵臼又问:“令弟可乎?”

  鳞矔再次否决。鳞矔和几个弟弟关系处得并欠好,就似乎郑庄公和段一样。宗法制下,嫡宗子天然就是家里的主子,他的弟弟们成年后就给打发到其他家族里面当家臣,就似乎荡虺要离开荡家,投入令郎卬门下为士。十几年没相处在一起了,鳞矔对他们谈不上什么信任,他宁可把事情交接给家臣来做。家臣一身荣辱都系于家主,自然比亲弟弟可靠。这就似乎天子宁可信任自己豢养的太监,也不信任可能与自己争夺家产的亲王。听说北边的晋献公更狠,把自己兄弟们一概诛杀,根除兄弟夺位的祸殃。

  鳞矔绝不会把卿议院的交椅让给弟弟署理,他宁可让自家的家宰代表自己——家宰既忠心,能力也比血亲要强。成为血亲,只要投个好胎就行了;成为家宰,非得有些能力不行。

  老氏的族长马上跳脚,高声嚷嚷:“这怎能行?怎么能派个家奴站在卿议院?大司徒把我等当成什么人了?竟然让我等与家奴同席列坐?卿医生与士泾渭明白,大司徒如果执意让家奴列座,我明日就牵一条狗进来撒尿!”

  鳞矔脸色阴沉,正要发作,曲医生讲话道:“老医生所言是也。君上与卿医生治国家,非与士医生牧民。”

  杵臼道:“二位所言甚是,鳞医生所谏,实是漏见。再者,陪臣执国政就一定会凭据家主的意思办么?会不会泛起陪臣排挤家主之事,进而作出违背医生本人意愿的决议?一旦决议促成,医生们又忏悔了怎么办?都推说是家臣胡来,要重新决议,那国家不就乱套了么?无论如何,本人在场比什么署理人都可靠。

  况且国家大事,难道不比封邑之事越发重要么?鳞医生怎么能先家尔后国,先小尔后大呢?”

  不是所有卿医生都站在杵臼的一边。有人道:“可是我家封地就在边疆,一旦外敌入侵,我不在边邑亲自镇守,下面人一旦处置惩罚失当,万一边邑陷落如何是好?于国君而言,边鄙小邑,不外是宋室几十城之一;于下臣而言,采邑乃是一族之人的全部啊!”

  杵臼道:“又不是没有措施,卿大可以把边邑分封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再以家臣辅佐之。以前卿医生之子只有立下劳绩,才气获得封地(如赵衰封于原邑、毕万封于魏),现在诸位只要上报于孤,甭管嫡子庶子,孤一律按诸卿的意思,把卿名下的采邑,分封给你们的儿子。

  什么?你觉得朝廷以前没有这个体例?这个好办,孤一人可以下诏啊,诏令就唤作推恩令好了。

  什么?你觉得几个儿子都不堪大用?这怎么能行?卿总不行能照顾儿子一辈子吧?等卿百年之后,又有谁来照顾他们呢?卿当抓紧时间,把满身本事传给儿子,好使他们可堪大用。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啊。”

  大司马乐豫突然想到一个bug:“君上先前与诸医生言,凡有一城一邑者,皆可以入卿议院,加入一票之选。如果豫把乐氏城邑分封给四个儿子,那他们是不是可以在卿议院内,获得四个席位?”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