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云落流霞映山天

第一百一十四章 起复右尚书令

云落流霞映山天 边关酒何寻 2167 2024-06-20 21:49:03

  武兴二十四年。

  定国以“武兴”纪年的最后一年。

  七月,邹颙驾崩,年五十九。

  太子邹嵘灵前继位,传喻各地。

  即位后邹嵘做的第一件事,是为他曾经的东宫侍官薛铭御讨回一个名分,追赠薛铭御为尚书令、太子太师。

  第二件事,是下诏召回远在惫州的祁尚卿,起复右尚书令。

  ……

  八月。惫州。穫县。三草居。

  祁尚卿早晨起来,下了一夜的雨刚刚停下。

  推开屋门,眼晤面前整个庭院又酿成了一片泥泽。

  今年的雨水特别多,两天一小雨,三天一大雨。遇到夜里,一下就是整夜。

  视线移向院子里的葡萄藤架,眼前景象令他一惊。

  葡萄藤架竟然塌了,葡萄藤的果叶散了一地。

  祁尚卿忙走近检察。

  想来应该是葡萄藤架遭受了许多次暴雨的“摧残”,终于在昨夜被彻底“摧毁”。

  已经成熟的葡萄因为没来得及摘下,落在地上,与泥土混成了一体。

  这时祁尚卿的身后传来郑昔的声音:“这葡萄怎么架子就塌了?!真是可惜了葡萄果子了!”

  祁尚卿告诉她:“这架子是被雨淋垮的。”

  郑昔“埋怨”道:“也少不了你的责任!”

  祁尚卿:“我的什么责任?”

  郑昔:“这段时间接连下雨,早就跟你说了,把熟了的葡萄摘下来,免得架子蒙受不住。你不听,这下可好,架子终于塌了!葡萄果子都摔坏了!”

  祁尚卿:“我这不也是担忧葡萄摘太多了又吃不完,放着就坏了嘛!”

  郑昔:“那你看现在,不知道摔坏了几多。”

  祁尚卿:“我这不正在看嘛。”

  郑昔:“我来捡果子,你把这架子重新搭起来。”

  祁尚卿:“行。”

  郑昔去拿竹篮子,计划把摔掉串的颗颗葡萄捡起来。

  ……

  祁尚卿一直忙到中午才把他的葡萄藤架重新撘了起来。他担忧之后又泛起这个情况,计划过几天再给葡萄藤架加加固。

  中午的时候难得出了太阳。阳光快把三草居的庭院的积水晒干了。水干了以后,庭院的地面露出了大巨细小的坑洼。

  庭院的地面经过数年降雨,早已被“摧残”得“面目全非”。

  郑昔看祁尚卿忙完了,说笑道:“你什么时候把这院子平整了?你看这地上大巨细小的坑……”

  “行。”祁尚卿不假思索就允许了。“就算你不说,我也想到了。咱们都来这么久了,这院子还也该平整了。”

  郑昔提醒他:“都来八年了!”

  祁尚卿听了,突然心里涌出愧疚。没想到都这个年纪了,还让妻子随着自己漂泊异乡。

  “我对不住你,连累你在这个年纪还随着我漂泊异乡。”他愧歉地说道。

  郑昔却差异意:“你说咱们都来这里八年了,这哪里照旧异乡哩?这不也是咱们的家乡吗?这怎么能算是漂泊呢?”

  “你说得对。”祁尚卿转口一笑。

  郑昔:“午饭已经做好了,用饭了吧。”

  “行。”

  ……

  午饭事后,祁尚卿又来到院子里,检察了一转,喃喃自语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都住这么久了,怎么就没想到呢?!”

  适才用饭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应该在院子里再种棵树,等他跟郑昔再上些岁数的时候,正好树也长高了,夏天就能坐在树下纳凉。

  他把郑昔喊到院子里,问郑昔:把树种在哪里合适?种颗什么树合适?

  郑昔笑他,怎么就盯着这个院子不放了。

  ……

  下午。郑昔出门去买琐碎。

  祁尚卿又有了一个想法,再在这院子里种些花花卉草。闲来又能赏花,又能纳凉,实在惬意。

  他又在院子里转来看去,想选一处栽花的所在。

  正寻来找去,突然听到院外传来勒马的声音。

  抬眼看去,透过并不高的院墙,看到了一辆马车的顶盖。

  还由不得他多想,他的没有闩上的院门被推开了。

  一个身着公服的男人走了进来。

  男人一眼看见站在庭院里的祁尚卿,走近几步,作揖问道:“请问是祁尚卿吗?”

  祁尚卿回覆:“是。”

  男人再次作揖,退出了门外。

  祁尚卿正纳闷,从院外又走进三个男人。

  最前面的手里提着一个朱漆方盒。

  祁尚卿一眼认出这盒子是装诏书的用处。

  “有,有诏书??”

  ……

  黄昏郑昔从外面回抵家里,明显看出了祁尚卿的差池劲。

  她跟他说话,他尽是“嗯”“啊”应付,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二人三十余年伉俪,祁尚卿在郑昔面前藏不住事。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郑昔问祁尚卿。

  祁尚卿也不瞒他的妻子:“下午来了诏书。”

  郑昔:“诏书?!”

  祁尚卿:“是。”

  郑昔:“永熙府来的?”

  祁尚卿:“自然。”

  郑昔:“怎么会有诏书??是什么事情??”

  祁尚卿:“陛下起复我为右尚书令。”

  郑昔:“真的?!”

  祁尚卿点颔首。

  郑昔明白了,这是新君要让他们回去了。

  祁尚卿看郑昔不说话,问一句:“你怎么想的呢?”

  郑昔十分清楚:“太子要你……陛下要你回去,你还能不回去吗?”

  祁尚卿:“我本以为……这辈子不用再回朝堂了……”

  郑昔:“哪里由获得你呢。”

  祁尚卿缄默沉静。

  郑昔:“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祁尚卿:“诏书里面说了,越快越好。尚书台多派了一辆马车过来接我们。只等我们收拾好了就能启程。他们就住在穫县期待我们。”

  郑昔:“那我明天就收拾吧。”

  祁尚卿:“嗯。”

  郑昔:“这下好了,这院子也不需要你艰辛气了。”

  祁尚卿:“我本想再在院子里种些花卉……”

  ……

  祁尚卿在惫州接到诏书的时候,薛元诏在冉州也接到了永熙府来的承宣郎。

  但是承宣郎没有诏书给薛元诏,只带来了两句话给他。

  第一句话:天子陛下追赠薛铭御为尚书令、太子太师。

  第二句话:天子陛下已经下诏,起复祁尚卿右尚书令。

  薛元诏问承宣郎:“陛下,要我回话吗?”

  承宣郎:“刺史若有话,某会带回永熙府。”

  薛元诏:“请郎君带话,臣元诏,叩谢陛下!”

  ……

  薛元诏送走承宣郎后,不知道该喜照旧不应喜。

  如果他能做主,他绝不愿意他的父亲以这样的方式获得尚书令、太子太师。

  如果可以选择,他只要他的父亲在世,而不是这个尚书令加太子太师的虚名。

  如果可以重来,他情愿薛家只是一个普通人家,好比邤县那些草料的种户,为每亩多收二百文钱就很满足。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