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去年清明节

去年清明节

smilemi 著

  • 短篇

    类型
  • 2021-08-10上架
  • 1125

    已完结(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刊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去年清明节

去年清明节 smilemi 1125 2021-08-10 09:44:10

  可能是快要清明了吧,最近,总是梦见故去的亲人。昨夜梦见我在老屋子门口等母亲,她边走出来,边说:“我要带上一个耳勺,一把小铰剪”(梦里的事总是稀奇离奇)

  我问道:“你是上大姐家去住吗”?

  母亲答到:“我就上你家住去”。

  我笑着说:“那就不用带了,我家全有”。

  就这样突然醒了过来,久久回不外神。

  今年清明节是母亲去世后的第二个清明。凭据我们苏州的习俗,去世后的三年都算是新坟,要清明这一天上坟的。过了三年,就可算作老坟,提早和拖后都可以了。前些年,去上坟除了蜡烛锡箔香,还要准备三个菜,外加酒,茶,水果等。再给父亲点上一支烟。厥后,墓区治理比力规范了,香和锡箔在山下集中焚烧,杜绝把火带上山。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每年清明上坟已经自父亲去世以来连续了三十几年。今年的疫情,坟上是不能去了。科技发达,可以“云祭祀”了。这对我们年龄稍大一些的人来说,“只能这样了”。

  梦里的母亲总是在七十岁的样子,腿脚利索,思路清晰。从七十岁到九十岁,应该是她最轻松快乐的时期。从我父亲去世的悲恸里完全走了出来,子女生活都不错,孙辈也已长大。她自己每天早晨去东园锻炼,交了一些朋友,经常约了逛公园,买衣服,看越剧,险些每天都有部署。我们笑称要见她还要预约。

  虽然,最最主要的娱乐运动是打麻将。我们家老屋子在狮子林旁边的小巷子里。巷子工具向,险些是在正中位置,被园林路一分为二。小时候,我们把西边叫做大巷,东边叫小巷。我们家呢,正好住在小巷的中间位置。西头是园林路,东头即是平江路。

  影象最深的即是夏天纳凉时的时光。黄昏时分,吊几桶井水往街面上、墙上泼一泼,然后还没等天色暗下来,就搬了两张小凳子放两头,姐妹们协力,抬了一块板,二米来长,四五十公分宽,搁凳子上,各人就在板上吃完晚饭,打闹嬉笑,讲故事,直到两眼睁不开了,就对着母亲:“我的背心滑了吗”?(背上没有汗了)母亲一手拿着芭蕉扇,另一只手伸到圆领衫里面一摸:“滑了,去睡吧”。小赤佬们就滑一个,进去睡一个。

  母亲虽然身体还硬朗,究竟一ㄇ七十多了,子女们就轮流去老屋子看母亲,陪她吃个午饭,吃着呢就三小我私家等边上了,空碗刚放下,那三小我私家迫不及待手忙脚乱就把碗筷收拾到厨房去了,眼一眨桌布已经铺好。我们也就知趣地回家各忙各的了。直到拆迁,母亲从我没出生到拆迁,住了差不多四十年。新屋子又住了十几年。在虚岁九十四岁仙逝。

  我在老屋子住到二十岁便出去念书事情,一晃,快三十的时候,拿了一张旧船票,终点又回到起点。回来后又跟母亲两人住了几年。所以说,众多子女中,旦夕相处最多的,对母亲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我了。

  有句话说得很对,怙恃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如今怙恃不在了,我们就要直面死亡了。不知怙恃长眠的那个山上,我还能走上去频频?

   2020-3-31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