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侠

神力武宗

第五十四章 革命

神力武宗 柳清玄 4319 2021-09-02 08:00:00

  7月6日,恢复会成员AH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视徐锡麟,在安庆刺杀AH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鏖战4小时,失败被捕,慷慨就义。

  审讯时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瑞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

  徐锡麟,字伯荪。浙江绍兴人。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生。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视。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旅行大阪展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加入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运动。

  事情要追溯到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夏会。1905年在绍兴建设体育会,后又建设大通师范学堂,划定入校学生均为恢复会会员,加入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AH任武备学校副总办、警察处会办;1907年任巡警学堂堂长、陆军小学监视。

  1907年7月6日,恢复会领导的首次安庆起义发作。徐锡麟以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视的身份,黑暗联络会党,约定在本年7月8日乘巡警学堂举行结业仪式时进行突然袭击,杀掉省文武大官,占领安庆,然后与秋瑾的浙东起义军配合攻打南京。

  因叶仰高叛变,AH巡抚恩铭已掌握党人名单,结业仪式突然提前于6日举行,会中徐锡麟用短枪击毙AH巡抚恩铭,会场哗然,其余文武官员慌忙逃走。

  徐锡麟与马宗汉,陈伯平及巡警学生百余人很快占领了军械所,后被前来镇压的清军困绕,鏖战四小时失败。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被捕。

  审讯中,徐锡麟抗对不屈。毓朗令徐锡麟跪下,徐锡麟说:“你还在洋洋自得,若慢走一步,即被余毙!”

  继而徐锡麟问:“恩铭如何?”联裕等骗以仅受微伤,徐锡麟气泄,低头不语。

  联裕接着说:“尔知罪否?明日当剖尔心肝矣!”徐锡麟闻语突然领悟,大笑说:“然则恩铭死矣!恩铭死,我志偿!我志既偿,即碎我身为千万片,亦所不惜。区区心肝,何屑顾及!”

  他手指联裕道:“尔幸不死!”联裕震惊,险些倒地。

  于是徐锡麟执笔自书口供:“为排满事,蓄志十几年。多方计划,为我汉人复仇,故杀死恩铭后,欲杀瑞方、铁良、良弼等满贼,别无他故,灭尽满人为宗。‘落款’光男人徐锡麟。”并声言:“我与孙文宗旨不合,他我不配使我行刺。”

  当晚,徐锡麟被杀。临刑前,先拍小影,他神色自若地说:“功名富贵,并非快意,今日得此,且死不悔矣!”徐锡麟终年34岁。

  而没过几天,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她,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32岁。

  她,就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秋瑾出生于绍兴的一个小权要田主家庭。她少年时热情而倔强,最钦佩历史上的“巾帼英雄”。

  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本已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更是危象丛生。

  秋瑾救国情切,愤然赋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她不愿“与世浮沉,碌碌而终”,热望把裹在头上的妇女头巾换成战士的盔甲,像花木兰那样,效命战场;

  她曾感伤地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难,以吐理想,宁能米盐琐屑终身其身乎?”

  1904年,她毅然突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只身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秋瑾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斗争。

  1905年8月同盟会建设后,她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还联络其时留日的女同学,组织“共爱会”,自己任会长。

  清政府勾通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秋瑾愤然回国,在上海开办中国公学。

  1906年,她由徐锡麟介绍,加入了恢复会。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并主持《中国女报》,第一个提出建设“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第一声军号。

  1906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陶成章等开办,是恢复会训练干部、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

  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建设了“体育会”,招纳会党群众和革命青年,进行军事练习,并积极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组成“恢复军”,推举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事情。

  1907年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但徐锡麟起义计划泄露。

  7月6日,徐锡麟急遽刺杀AH巡抚恩铭,在安庆发动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很快失败,徐锡麟也被捕牺牲了。

  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域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劝她暂避一时,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坚决留在大通学堂与前来困绕的清军作殊死战斗。

  因众寡不敌,秋瑾不幸被捕,于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到了1908年4月30日,孙中山在西南领土计划起义,由黄明堂、王温顺等在河口领导的河口起义,但是最后因伶仃无援而失败。

  几个月后,发生了两件通天的大事。

  11月14日,光绪帝病逝。而第二天,慈禧太后也逝世。

  朝廷上下都在商议拥立新帝的事,早在慈禧病重之时就决定立溥仪为嗣,结果还演出了一场溥仪大哭殿的闹剧。

  慈禧一命呜呼,死后举行了正式的国丧。

  消息传了出去,许多有钱的中国人群集卖唱的园子里,果真欢庆。

  两周后,12月2日,溥仪登位。

  登极大典融宗教与世俗于一体:乐师、太监和牧师集结在太和殿,溥仪被放在又高又大的皇座上。

  12月2日那天,天气奇冷,溥仪又惊又冷,满身打颤。侍卫内大臣和文武百官列队,一个个到他面前宣誓效忠。

  王妈是唯一能管住他的人,只有跟她在一起,溥仪才放心,但那天却禁绝她加入大典。诏书要求既是父亲又是摄政王的醇亲王载泮陪伴溥仪加入这场冗长、可怕、任何3岁孩子都费解的礼仪。

  “我感应拖沓、沉闷,”溥仪写道,“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凌驾了我的耐性限度。

  我父亲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个。我要回家。’

  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喊也越来越响。

  我的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他说这话意在慰藉我,却给文武百官留下了昏暗的印象,他们把这看作是不祥之兆。”

  12月2日,年仅三岁的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即帝位,号宣统。其父任摄政王,署理朝政。

  1909年1月2日,摄政王载沣命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开缺回籍。清廷诏谓“其现患足疾,步履维艰,难胜职任”,令其回乡养病。摄政王本拟置袁于死地,张之洞力争始免。

  光绪、慈禧死后,25岁的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的身份执掌朝政。他本对袁世凯久怀疑忌,现在大权在握,不容袁盘踞要津,欲杀之以去疑患。

  但袁在北洋经营有年,根株四布,北洋六镇,除第一镇外,其余五镇皆其嫡系,因而处治不妥恐生变异。

  经张之洞婉说,载沣以大局利害攸关,不得不从轻发落。

  而王子平在杨洪修的悉心指导,在几年之中得以精进,从一个武林的无名之辈酿成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武术大师。

  2月12日,同盟会会员广州新军炮兵排排长倪映典乘广州警察与新军发生冲突,率新军起义,击毙管带齐汝汉,分三路进攻广州城。

  越日,遭清巡防营统领吴宗禹等突然袭击,倪映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义军溃退,阵亡百余人,被捕百余人,另有百余人撤至香港,起义失败。是年为庚戌年,广州新军起义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

  倪映典,字炳章。合肥北乡吴店人。幼随父学医。

  1904年考入AH武备学堂,不久加入岳王坐。结业后至江宁,入江南炮兵速成学堂校科。结业后任新军第九镇炮兵队官,与赵声、吴谷、柏文蔚等进行反清革命运动。

  后任第三十一混成协炮兵营管带,与熊成基等谋起义。事泄后逃避捉拿至广东赵声处。经赵声介绍加入同盟会,更名倪端,任新军炮队见习排长。

  1910年2月因新军与警察局发生冲突,群情汹汹,他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2月12日,将管带齐汝汉击倒,率部攻城,因受伤堕马被俘牺牲。

  没过几天,同盟会内部门裂。

  2月16日,孙中山在旧金山改组少年学社为同盟会旧金山分会。加盟的有15人,推刘成禺、黄魂苏、李是男任会长。

  孙中山将原同盟会誓词改为“废灭鞑虏清朝,建设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并改“中国同盟会会员”为“中国革命党党员”。

  孙中山到达美国后致函张继称:所云重新组织团体,弟在南洋已自行之,是以南洋之组织与东京同盟会不为同物”。又说:“同盟会及太炎至今未自认过,则弟已不承为彼等之总理者久矣。前去两年,两广、云南之起兵,皆奉革命党本部之名义,并未一用同盟会名义也。”

  与此同时,章炳麟、陶成章也于本月在日本东京建设恢复会总统,分任正副会长,正式与同盟会分道扬镳,并以“阻挡同盟会干部为招呼”。

  1911年1月18日,黄兴抵达香港。

  月底,建设统筹部,为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揽一切计划。

  黄兴被举为部长,赵声为副,下设:一、调治处,运动新旧军界,以姚雨平为长。

  二、储蓄课,购置和运送枪械,以胡毅生为长。

  三、交通课,联络江、浙、皖、鄂、湘、桂、闽、滇各省,以赵声为长。

  四、秘书课,掌管文件,,以胡汉民为长。

  五、编辑课,草定制度,以陈炯明为长。

  六、出纳课,掌管财政收支,以李海云为长。

  七、总务课,司理一切杂务,以洪承点为长。

  八、视察课,视察敌方情形,以罗织扬为长。

  统筹部设于跑马地35号,另于百花街设实行部,专门制造起义时所用炸弹,并准备谋害用具,由方声洞等卖力。

  并将原来选定的500人敢死队扩至800人。派专人分头发动新军、防营、巡警及联络会党、绿林。

  邀谭人凤来港共商联络各省策应事情。各地同盟会卖力人宋教仁、陈其美、孙武、焦达峰、方声涛等都衔命作响应的准备。

  预定4月13日在广州举事,由赵声、黄兴任革命军正副总司令。

  林觉民,福建闽侯人,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运动。

  1911年春抵香港,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

  经3个月的计划准备,黄兴于8日在香港召开统筹部举事聚会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

  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政府增强了戒备,加之部门款项、枪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

  23日,黄兴潜入广州,建设起义指挥部。广东政府已风闻起义,增强了预防,并放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倒霉。

  4月24日夜,林觉民写下感人至深的《绝笔书》。

  这是他给妻子的遗书,写道:“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充否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掉臂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哭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26日晚,黄兴召集聚会会议急遽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军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头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

  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更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