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破浪时代

第十六章 有人喜有人忧

破浪时代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 3007 2021-08-14 13:18:33

  总裁办公室里,赵扬的心情显然很是好。耀华终端才建设不到一年,第一款产物就在市场上取得不俗的结果。现在他把自己的手机也换成了郝仁送过来的玄色耀华T1,打电话的时候只用拇指食指扶住边缘,恨不得所有人都看到上面的品牌LOGO。

  外面响起敲门声。

  “请进!”

  郝仁一身休闲装地推门进来,满脸东风自得。

  “赵总。”

  “坐吧!”赵扬指了指沙发,自己也从办公椅起身,坐到郝仁的旁边。

  郝仁随着赵扬十年,对他的习惯几多能摸准一些。如果是正事或是心情欠好,赵扬一般就在办公位上面劈面地交接。如果是谈心或者心情好,赵扬更喜欢坐在对方身边谈,显得特别亲近。

  郝仁看现在赵扬心情好,自己也往椅背靠了靠,调整了一个更为舒服的姿势,准备迎接这场或许率愉悦的谈话。

  “郝仁,最近斗志很昂扬呀!做得不错,我果真没看错人。”赵扬笑着说。

  “赵总过奖,都是您对这个市场看得通透。”郝仁不敢自大,战场上士兵赴汤蹈火虽然重要,背后的大帅在中军帐运筹帷幄才是决胜的要害。赵扬居安思危,早就做好了结构,自己不外是一个好的执行者而已。

  “你我之间,不用客套。今天叫你来,是有正事说。”赵扬一边说,一边摆弄桌上的茶具,“新品牌初创,一开始各人不看好,为了淘汰内部阻力,你让步很大。现在虽然只是迈出了一步,但当中的潜力谁会看不出,耀华原有规模不应该是你的上限,是时候好好把你的组织完善下,不用委屈自己。要人,要资金,任何有利于业务生长的要求都尽管提。我不是要你省三瓜两枣,而是要你大刀阔斧地开出条新道来。如果做事随处掣肘,畏畏缩缩,难成大事,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热水在壶里咕噜噜翻腾,冲开卷曲的茶叶,茶漏事后,一杯清茶推到郝仁面前。郝仁轻扣桌面两下,体现敬意地接过茶杯。

  “赵总,我只是不想老麻烦你。”

  “你后顾无忧,我才没有麻烦。屁股决定脑袋,人心最是盘算,被动了蛋糕的人有点情绪,我都可以理解。但谁要试图逆势而为,阻挡公司的前进偏向,那我也不是个部署。”

  “赵总,那我直说了,您决意要做自有品牌,各人都阻挡,我只好想了这么个权宜之计,其实其时自己没有深思熟虑。第一款产物在市场获得验证,我就开始琢磨未来。随着业务做大,品牌力增强,我们不行能只做一个单品,品类和产物都市扩展,早晚照旧会影响到公司代工贴牌业务。恒久来看,客户不会让耀华又当供应商,又做竞争者的,两头的信息都牢牢握在手里,上帝视角太可怕了。到时候,无论如何您都需要做个取舍。”

  “我已经做过取舍了,做自主品牌就是我唯一的选择,以后公司没有比你更重要的业务,各方面的投入不会吝啬。但郝仁啊,短期内人心还得稳住,要有一个更好的措施,让两者并行不悖。”

  “是,现阶段公司的许多运作模式,既无法支撑新业务的生长,也无法兼顾旧有代工业务。才半年,就已经多次相互摩擦。虽然最终都解决了,但中间相同成本很是高。而且每次都需要上升到您来决策,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恒久之计。”

  “简直如此,和你们相比,我接触到的信息是经过筛选的,并不全面,我又如何保证每次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企业大了,应该用制度和流程来保证它的稳定运行,而不是我一小我私家的判断。”

  “赵总,我们需要一场针对流程和组织架构的深刻厘革,即是为现阶段多业务的顺畅运行,也是为了未来企业规模扩大做准备。这个想法在我的心中已经很久,但厘革可能会让各人都难受,一时半会,我还没想清楚种种方式会更好。”

  “回去好好想想,既然是各人都难受的事情,就在会上提出来一起商讨。不要有什么心理肩负,你只管往前冲,背后有我。”

  从赵扬办公室出来,郝仁被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感受如履薄冰。

  这是一场豪赌,赵扬已经做好和已往决裂的准备,不惜重新划分蛋糕,让所有人都难受。郝仁却自觉还没有肩负起整个公司利润来源的能力,也不知道发生时,自己能不能应对。只有一件事是明确的,现在就是想退却,老板以及自己队伍里的所有人,都不会允许,只会推着自己继续往前进。

  真的好难!做欠好,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压力大。做好了,拔高了别人的期望,压力更大。所以说,天降大任无论是之前照旧之后,苦其心志都是制止不了的。

  公司里不是所有人都为郝仁的乐成而感应开心,现在,刘达喜一小我私家在办公室里捏着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刘达喜今年已经40岁,和赵扬一样,是80年代较早一批加入创业大流的淘金者。干过倒卖,做过代工,能挣钱的行当,只要是能试的都试了,最终刘达喜在电子产物制造杀出来一条血路。

   1998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任何本土品牌,80%的市场被酷美等世界前三外洋品牌占据,剩下20%的市场则是一堆二流外洋品牌朋分。而此时,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泛起几何式的增长。1990年底,电子工业部预测,1995年预计中国移动电话将到达50万,但实际上到达了360万。厥后,电子工业部又预测2000年到达800万部,最终结果是8000万部。

  手机市场高速的增长背后,反映了经济社会生长对通讯技术需求到达了空前的高度,然而,本土品牌却一直缺席,将偌大的市场拱手相让。

  直到1999年,政府发表了《关于加速移动通信工业生长的若干意见》,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物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制止重复投资浪费,并将移动通信产物外商投资项目按《外商投资工业指导目录》中的限制乙类进行治理。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信息工业部发表的手机生产许可牌照的厂商才气从事相关生产。

  随后,信息工业部向多家企业发表了GSM和CDMA手机生产许可牌照,其中包罗二十多家中国本土企业,今后,中国本土品牌开始轮番登场。

  而刘达喜和朋友合资的科达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取得牌照多家本土企业之一,开上了信息红利的快车道。面前是一整块肥肉,刘达喜为此搭上了全部身家,计划孤注一掷地干出一番事业。全盛时期的刘达喜,坐拥近万人大厂,并没有比现在的耀华小太多。

  看着本土企业日进斗金,外洋企业感应了对自己市场份额的威胁,率先打响了对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第一枪。

  整个2000年底到2001年,中国手机市场可谓血雨腥风。外洋品牌以50%的幅度大规模降价,对刚刚起步的本土品牌进行高强打压。价钱站一旦打响,利润和市场就酿成了鱼和熊掌,不行得兼。一时之间,直接将手机品牌价钱直线拉到了千元以下。

  从如日中天到入不够出也不外2年多,刘达喜成为了那个大潮事后裸泳的人,四处奔走也没能逆天改命。最后一家意图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却苦无没有牌照的外资公司找上门来,愿意出钱入股挽救公司。然而,重组后的公司,刘达喜的股份稀释,不再能说上话,技术和资金都依赖外资,和对方的相处也十分憋屈。

  人生的大起大落不外如此,清完债务的刘达喜选择离开自己亲手建设的公司。虽然,以他在这个市场的资历以及客户关系,想要找个事情不是很难。正好耀华的销售主管因病离职,赵扬三番四次邀请,刘达喜就这样加入了耀华。

  说心里话,刘达喜是佩服赵扬的。赵扬作为一个企业家,有自己没有的那种辽阔花样和从容不迫的气度。所以,哪怕从曾经的决策者,酿成听命行事的下属,刘达喜也没有感受到太大的落差。反而盘活已往所有客户关系,把耀华的业务规模短短半年时间就提升了一个台阶,市场份额和第二名差距从16%拉开到28%,将耀华从国内厂家中当之无愧的第一酿成遥不行及的第一。

  只是刘达喜不明白,自己的血泪教训都不足以让赵扬放弃对自建品牌的执念。况且,他倚重的郝仁不外是一个年轻的毛头小子,说他敢闯敢拼,说他年轻有为,说他乐成过,辉煌过,刘达喜都不否认。但是,他输过吗?输得体无完肤过吗?

  真是没摔过,不知道疼是什么感受,非要把现成的饭碗都一并砸了才忏悔。刘达喜的心口越想越堵,面前的烟灰缸尽是扭曲的烟屁股,袅袅地飘出一道气若游丝的青烟。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