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盛唐:帝国的崛起

第六十六章 功高震野

盛唐:帝国的崛起 幽灵的轻语 2137 2021-10-01 20:44:12

  四鼓咚咚起床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遂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相传是明朝某位官员作的诗,表达了当事人对早朝定时非人道的抗议。

  现在方寻算是深有同感了,这简直是有病!

  睡不够的话脑袋昏昏沉沉的,在这样一个状态下,能顶到下朝都算好的了,怎么可能还会想出什么国策出来。

  怎么说方寻也算是早睡早起的规范了,如果没什么意外,平时都是七点左右就起床了,这个习惯从念书到出来事情,一直到穿越过来都没有变过。

  就在适才,他还在梦乡的时候,府里的人竟然敲开了方寻的房门,说是宫里来人传唤方寻,让他换上衣服进宫上朝,说着还把一套衣服递给了方寻。

  方寻看了看乌漆嘛黑的天色,马上一阵风中凌乱。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但不是在凌晨啊,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这都不用睡觉的吗?

  尽管方寻内心一万个不情愿,不外照旧换上了衣服,坐上了马车和前来传唤的太监一同进宫。

  来到太极殿前,那里已经站满了等着上朝的文武百官,方寻随意的扫视了一眼,发现程咬金这些大臣都是站在大殿门前的两侧,不时的窃窃私议,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凌晨的气温沧沧凉凉,方寻随便找了个角落就靠在了台阶扶沿上,两手抱在胸前缩成一团,并没有上去打个招呼的计划。

  一来在这样一个严肃的情况下,自己的官阶……说起来他基础就没有官阶!

  这样贸然上去打招呼,有失体统。

  二来台阶上成群的文武百官,要想挤到最上面,确实是一个难题。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横竖方寻都已经到了摇摇欲坠,只要一躺下就能睡着的田地了。

  就在方寻将要睡着之时,太监总管走了出来,高呼道:

  “上朝!”

  人群陆续的朝着殿内前进,方寻也被后面的人挤着一步一步走了上前。

  方寻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不由得心生疑惑,这么多的官员,殿内能站得完吗?

  方寻心中的疑惑很快就获得了解答,前行的官员到了方寻前面几排后就停止了,剩下的官员则整齐的朝着台阶两旁站去。

  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到殿内的。

  方寻朝着两边看了看,也找了个空位站了已往。

  刚站稳没多久,一阵高呼声便响彻了整个皇宫。

  “臣等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寿无疆,大唐山河永固。”

  “众卿家平身。”

  “谢陛下。”

  接下来的朝议,站在前两排的官员可能能听到,不外方寻隔得太远了,除了偶尔有些官员情绪激动时说话声音大点能听到之外,其余的方寻愣是没听到只言片语。

  看着台阶两旁和自己一样被“罚站”的官员,方寻有些哑然,既然什么都听不到,为何还让这么多人上朝?

  有时间在这站着,还不如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多替黎民办些实事。

  就在方寻在心里吐槽之时,太监总管又走出了殿外,高声道:“陛下有旨,宣无名村里宰,方寻方……令郎入殿觐见。”

  太监总管吴用原本是想说方寻方大人的,不外转念一想,把一个小小的里宰称谓为大人,实在是万分不妥,只能说成方令郎。

  什么?里宰?

  被挡在大殿外的官员可不像殿内的消息这么灵通,殿内的人或多或少都提前探询到了方寻的信息,殿外的人就没那个实力了。

  现在听到李世民竟然宣一个小小的里宰进殿,一个个心里都画起了大写的问号。

  一个连官职都没有,甚至连怙恃官都不是的平民,竟然会被陛下招进殿内。

  而他们这些六七品的朝廷命官却被挡在殿外,这叫什么事啊。

  “草民接旨。”

  在众人异样目光的注视下,方寻学着电视上的样子,整了整衣领,抚了抚衣袖,随后迈上了台阶。

  当方寻走入大殿时,殿内的文武百官也是齐刷刷的看了已往。

  方寻定了定神,大步的走向殿中央,朝着李世民作了一个深揖,朗声道:“草民方寻,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寿无疆,大唐山河永固。”

  看到方寻一脸严肃的模样,宁静时泰山崩于前都无所谓的态度相去甚远,李世民不由得有些失笑:“爱卿平身。”

  说着用眼神朝着一处空位使了使眼色,示意方寻站在那。

  李世民把方寻的脾气看得透透的了,如果自己不部署,方寻肯定会跑去人群的最末尾,有多远就想躲多远,最好别人都看不到,把他当成透明的才切合心意。

  果真,被看透心思的方寻眉毛果真发抖了一下,对于被部署在这么显眼的位置显然十分的不情愿。

  “谢陛下。”

  李世民扫视了一下在场的文武百官,正色道:“想必列位都已经知道方寻是何人了吧。”

  “贞观二年,在大唐遭受蝗灾缺粮之际,方寻献出鬼佛芋去毒之法,为万万名受灾黎民解了饥荒之苦!”

  “同年,发现燃烧瓶,让我大唐士兵如虎添翼,在面对多国围攻的险境下,硬是大北来犯敌军!”

  “同年,献出水稻一年两熟之法,经无名村实验过认真可行,以后我大唐必将谷粒满仓,再无饥荒之苦!”

  “同年,献出酿酒之法,富我大唐国库,今后就算遇上天灾,朝廷亦有实力赈救国内灾民!”

  “同年,发现晒盐之法,盐价一年三降,力解大唐黎民吃盐难之困境!”

  “同年,发现夺血续命之法,验明血型之术,治疗战疫之药,为我大唐伤兵抢得一份生机!”

  ……

  李世民一口气把方寻的孝敬一条条都列了出来,殿内的官员虽然早就听过听说了,但现在获得了李世民的亲口认证,在场的人看向方寻的目光又多了几分好奇。

  究竟是谁人门下,竟能教出如此高徒?

  在这样严肃的场所下,被李世民就地列出自己做过的事,方寻并没有感应尴尬,反而有点像那个今晚全场消费赵令郎买单的赵泰一样,有种“你不说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么牛X”的感受。

  李世民顿了顿,让文武百官把自己适才说的话都消化完了,才接着道:“可就是这样一个短短一年多时间,就立下如此劳绩的人,现在竟然还只是一个里宰,朕想问问,世间能做到如此的,又有几个?”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