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第七十四章 枫红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扶摇微影 3383 2021-10-16 10:37:02

  天文五年(1536)9月30日,今川军留下一部驻守横山城后,主力便返回今川馆,各家家臣各自解散了队伍。在看到今川军退兵后,北条家同样退兵离去,留下一部进驻富士砦,监视新投降的蒲原家,主力则全部返回了相模。

  此役今川家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在撤军的时候缴获了北条家原本设在浜石山、阵笠山里多个伏兵大寨里留下的辎重,补上了财政的亏空。今川义元也以此为由,稀有地干预了政事,把现有的抚恤金翻倍,发放给了阵亡者的眷属。然而人都已经不在了,钱再多也只是聊表寸心而已。

  离出征远江不外过了几天,再回到天守阁里的今川义元却恍若隔世一般。但一想到那心心念念的美人,恐怕今生也难有再见的时机,今川义元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连太原雪斋搜罗来的书画也一丁点也看不进去。

  苗苗在屋内打着转,跳上了今川义元的桌案,挪到了今川义元的膝盖边轻轻地蹭蹭。今川义元用手帮它撸着背上的毛,可是手法依旧没有很好,弄了几下就把苗苗弄得不舒服了,跳回了桌案上,对着今川义元哈了一声。

  “我没有你妈妈弄得好……”今川义元苦笑着摇了摇头,眼眶微微泛红。苗苗察觉到了主人的伤心,也一下子小小地蜷缩了起来,无精打采地发出了几声哀鸣。

  “你也想妈妈了……对差池?”今川义元轻轻地挠着苗苗的脑袋,眼前浮现的却全是银杏撸猫时那温柔又可爱的模样。他只觉得又有些喘不上气来,站起身子拉开门,就向屋外走去。

  “你去哪里,承芳?”隔邻办公室里的太原雪斋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开口问道。

  “出去散散心。”

  “伤还没好好养呢,注意点啊。”太原雪斋提醒了一声,又付托了一句,“记得带上忍者和侍卫。”

  “好。”今川义元应了下来,看向跟过来的土原子经,对他低声道,“稍微离我有一点距离,我想一小我私家待着。”

  “全听殿下付托。”

  ·

  今川义元策马出了今川馆的北门,却不知该去那边,索性就一路向北而去,进了今川馆北边的山区里。在山林里策马漫步,呼吸着清澈的空气,陶醉于幽静的山景里,躁动的内心倒是微微平静了一些。

  他跃马上了一个山头,爬到了山顶,绕过一块大石头,后山也赫然收入眼帘。眼前那惊心动魄的美景,一时竟令今川义元心醉。只见后山栽满了枫树,风中作响的红叶如烈火燎原,铺满整片天地。山林间的绿色反倒像是稀有的遮盖一般,提醒着鉴赏者——树木的本色是绿色,而非红色。晴空万里的蓝天下,周身围绕的青山中,那一片赤红攻击着今川义元的视觉,竟让他有不真实之感。就似乎在青山绿水的画卷正中,突兀地画上了一抹丹砂。

  情难自禁之下,今川义元翻身下马,快步走入这枫树林,感受着秋风拂过耳畔,感受着周遭困绕着的火海。头上落的,身边立的,脚下踩的,尽皆是红色,天地的颜色突然变得单调了起来。

  直到今川义元走到后山的尽头,绿色的山林才重新泛起在视野里。可是这绿色的骤然泛起,却似乎一下子惊醒了这绯红的梦。登上山顶的心情瞬间如坠深渊,刚刚的喜悦也反噬般地化作痛苦,加倍地向今川义元袭来。

  是啊。枫红了,已经是秋天了。

  他永远不会忘记初见银杏时的初夏,那时的山林是碧绿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他希望时间能在那一刻停止,让一切停留在碧绿的回忆里,似乎常磐的榊叶一样永不褪色——他何等希望自己和银杏间的情愫也能如此。

  可如今的心却已经被这红叶侵染得一片血红,血红得恰似神社前的鸟居一般,疏散了人界和神界,哪还剩下半点绿意?又哪里还能给那脆弱美好的情愫留出半点安身之地?

  这红,这绿,何等讥笑方单合,似乎在讥笑乱世里无数情定终生的眷侣,最终有缘无分。银杏小姐……你是不是也在同样的枫林里赏着红叶,和我涌起一样的思绪?

  “心似红叶染神榭。”

  陌生的女声在耳畔响起,一言道尽了今川义元心底波涛汹涌的悲悼。

  “常磐秋色契君心。”

  今川义元不假思索地对出了后句,满腔的悲情都倾注在这诗句里,似乎随着音节的发出而排离了体外,心里一下好受了许多。

  (笔者注:这首和歌的原句是:心をば紅葉に染めて榊葉の常盤の色を契りともかな。是笔者从小最喜爱的一首和歌,也是这首和歌引导着笔者选择学习日本外交、撰写日本战国的小说。上一本作品《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补更》即是围绕这首和歌命名和展开的。因为小时候不懂日语,最早接触的是这个翻译版本,如今也找不到翻译的出处了。但笔者认为,这首和歌的中文译句的意境很是好,甚至与原句平分秋色,所以笔者选择了引用译句。)

  ·

  直到心底的波涛逐渐平静,今川义元才有余暇审察适才给出前句的少女。她正端坐在树下,和银杏一样的满头黑发,和银杏一样的八字刘海,像极了的眉眼,却是完全纷歧样的气质。她不似银杏那般慵懒而生动,反倒是文静而蕴藉,扑面而来的是淡雅的书卷气,身子也有些瘦弱。

  “常磐秋色契君心……佳句,绝对……”少女重复吟诵品鉴了多遍今川义元适才对出的后半句,忍不住啧啧赞叹,望着今川义元的眼神也满是欣赏和憧憬。但片刻后,她却似乎能洞穿人心般突然悲悼下来,随后轻声问道:“令郎可是在忖量美人?”

  “正是。”今川义元也在树旁坐下,望着眼前美景,自顾自地吟诗哀叹道:“相思人不见,不见有常思。”

  ——“最是尴尬处,心情辗转时。”没想到少女却轻声吟出了下句。

  今川义元一愣,望向少女。少女倒没有今川义元的这般忖量之苦,反倒是面带微笑,似乎是示意今川义元继续出招。也不知是因为少女和银杏很像,照旧今川义元太想倾诉了,他居然阴差阳错地决定向这个陌生人吐露自己的情感。

  “隐恋避人眼。”今川义元追念起自己和银杏那终究无法和家族坦白的爱恋,喃喃吟道。

  ——“莫如瞿麦开出花,日日得相见。”少女依旧是脱口而出。

  “人世间,恋情频发。”见少女如此爱和歌俳句,今川义元心底也涌起知音之感,便继续将满腔的伤心以诗句派遣,等着少女一一接出那些经典名篇。

  ——“苦有加,何须作梅花?”

  “恋君留无计,犹如苇中鹤。”

  ——“旦夕,放声啼。”

  “临去,泣如空中雁。”

  ——“今日更近日,说来经年。”

  “为君漫不经心去。”

  ——“朝朝相思苦,虽不为重聚。”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

  ——“纵然天无雨,我亦留此地。”

  “尘事无常,相乐山,素来无缘。”

  ——“如今,一见心牵。”

  ……

  今川义元和少女一唱一和,不知不觉间已对了数百句之多,直至日头西斜。从名诗集再到名不见经传的那些小诗,少女却似乎尽数看过一般。无论今川义元说什么,总能对出来。这等过目成诵之功,令自幼天赋异禀的今川义元也赞叹不已。

  而他心中的相思之苦和绝望之情化作诗句吟诵,说出来竟好了许多。难怪古往今来无数名句,都是在寄托难以发泄的情感。等到日头西斜之时,今川义元才想起,他还没问少女的名字。

  “小女子霜叶。”少女报上了自己的名字,望着今川义元的眉眼间满是神采,“得觅俳句知音,三生有幸。”

  “霜叶小姐过谦了,我本自以为在和歌俳句里已涉猎颇多,今日一见方之山外有山。”今川义元向霜叶行了一礼,谢谢地低声道,“也谢谢小姐拨冗,为我排遣相思之苦。”

  “世道庞杂,人心浮躁,愿意静下心来看书的武士不多了。”霜叶看了眼今川义元的装束,明白他预计是个职位不低的武士,“像令郎这样的武士,小女子照旧第一次见。见过不少文人墨客,也只有令郎的才学能挠到小女子的‘痒处’,实在是相见恨晚。”

  随后,霜叶又有些酸酸地低声道:“您的心上人也真是幸运,能遇上您这样知书达理的武士,而不是嫁给一个只懂舞枪弄棒、不解风情的俗人。”

  “有缘会再会的。”今川义元看到天色已晚,明白自己该回去了,便长身而起。

  看到今川义元要走,霜叶似乎才从一下午“才子美人”的意境里清醒过来,眼神微微颤了一下。咬了咬嘴唇,最终照旧没能把那句话说出口:

  枫叶落尽之前,小女子会一直等在这枫林里的。

  今川义元笑着打了个响指,便转身离去。只留下霜叶用清澈的眼眸,依依不舍地目送着他的身影消失在红叶中。

  ·

  黄昏回到天守阁内,今川义元的情绪也不似之前那么消极了。果真,遇到惆怅的事情照旧要说出来,哪怕是说给一个陌生人听,也会好上许多。

  但是夜深人静时,听着苗苗睡觉时轻声的喘息,银杏的一颦一笑照旧浮现在眼前。今川义元又觉得思绪难忍,便翻身而起,在柜子里翻找着什么。纷歧会儿,他不知从什么角落里掏出了一沓黄纸。点起油灯,端坐正桌前,一番辛苦后,折出了一枚纸银杏。

  在火光前对着那枚银杏,今川义元只觉得泪花溢出眼眶。哭出来了,心里就好受了许多。

  从那以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忖量银杏时,便折一枚纸银杏寄托哀思。

  到年终时,小巧的纸银杏已经堆得像人一样高了。

  ·

  笔者注:本文中引用了许多日本的和歌俳句,为了便于阅读,都选择了引用译本(好比《万叶集》部门引用的是赵乐甡老师的翻译)。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