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大权奸

第四十七章 应考

明末大权奸 汉胄 2305 2021-07-21 15:36:05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八月初九,在这一天,加入乡试的学子就要进入考场,迎接第一场的考试了。

  乡试,是古代科举考试很是重要的一级考试,因为是在秋季进行,一般也被称为秋闱,大明王朝有专门的划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按农历盘算,就是每当子、卯、午、酉之年就是秋闱之年,有资格加入乡试的考生都是秀才,包罗那些在府学和县学念书的生员,在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也就是之前的太学)念书的监生另有从府学、县学中选拔结果优异者进入国子监念书的贡生,虽然,贡生,不仅仅是结果优异者,另有的学生可以通过交钱进入国子监学习,这类学生被称为纳贡,也被称为纳监。

  至于乡试的时间和考试内容,《大明会典》中有明确说明:“八月初九日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道。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易主程朱传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十二日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诏诰表內科一道。十五日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未能者许减二道。俱三百字以上......”

  因为是定制,所以就连参考书都列出来了,这么多年来这些参考资料都是一版再版,险些没有加入乡试的秀才禁绝备这些工具的。

  然而录取率依然很低,这不仅仅是因为八股的花样,也不仅仅是因为后面的判语、诏诰等政界应用文的写作,尤其是第三场的经史时务策,这些拉分题目,事实上因为明朝的阅卷量很大,而阅卷官与考官一共才只有六人,这导致他们的事情量很大,逐渐形成了只注重首场卷,尤其是四书义的局面,对于后面几场的试卷险些都不怎么看,只要首场卷写得好,一般就能够录取。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首场卷变得越来越精,越来越重要,竞争自然也越来越大。

  然而马鸣风却绝不在乎,因为他知道第一场的试题都是统一命制的,不会因为主考官的变化而变化,而他因为早就知道题目,而且早已经将清代康熙年间某地乡试一位大才子完全一样题目的试卷背了个滚瓜烂熟,只要考官对他没有什么偏见,录取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考试当天的半夜马鸣风就起来了,他在贡院外期待被点名,然后才气进考场,不够因为有杨文骢提前打了招呼,马鸣风进入贡院的序次很是靠前,仅仅排在第三位,所以险些是一开门他就走了进去,在做好了富足的准备制后,就开始了第一天的考试。

  第一场考试主要是四书义和经义,属于最简朴也是最重要的题目了,前面说了,之所以重要并不是说这几张卷子能够代表最高水平,只是因为这几张卷子对事情繁忙的阅卷官形成第一印象,他们以后主要就是凭据这个印象确定是否录取,虽然,这一场说简朴其实也不简朴,因为虽然好写,可是写好了却并不容易,虽然说是考你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却也不能任意发挥,正所谓代圣人立言,你要以圣人的口吻去写,既有牢固的花样,又不能犯种种错误,还要写得好,能够在几百上千试卷中脱颖而出,让阅卷官眼前一亮,愿意录取。

  凭据划定,如果在天黑之前考不完的话,可以领取三支蜡烛继续写,如果三支蜡烛点完了还没有写完,就直接被强行交卷。

  考试的历程还算顺利,唯一让人觉得有些难以忍受的是,考试的“考场”情况很差,跟关押监犯的“号房”差不多,或者说这个地方原来就叫做号房,一般的都是在里面一关一整天,吃喝拉撒都不能离开,虽然,在里面的行动倒险些是自由的,只要你不作弊,就没有人会管你。

  要知道这时候已经接近中秋了,贵阳白昼的天气依旧比力暖和,蚊子袭扰比力严重,晚上则气温下降,冷风袭人,许多考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甚至另有不少因此而冻病的。

  不外马鸣风却基础不在乎这些,他当初上高中的时候经常在路灯下学习,许多时候为了制止被宿管发现把他赶回宿舍,都是躲进充斥蚊蝇的茅厕中,至于严寒的情况,他都在京师大学遭受过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考验,哪里会怕贵阳晚上那零上十几度的低温?

  更况且马鸣风基础没有时机感受晚上的低温,因为他在下午申时就已经写完交卷了,他轻松的离开“号房”,然后在杨文骢和小斯春旺的迎接下回到了住宅。

  做饭的厨娘没想到马鸣风出来的这么快,忙乱之际才开始为他做饭,过了没一会儿,丰盛的饭食就准备好了,马鸣风早已经饿得头昏眼花了,无所忌惮的大吃一顿,随后又平静下来继续备考下一场,这让杨文骢等人直瞪眼,他们实在没有见过这么冷静的考生,别说见过,甚至就算是听都没有听过。

  八月十二日黎明时分,马鸣风再度来到贡院外,期待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考试应该是最简朴的了,一些政界应用文都有牢固的花样,只要认真不犯错误,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三百字以上的一道论也不算难,究竟这也是以四书五经的内容作为题材,对于马鸣风来说这也都不算什么问题,所以写起来也是驾轻就熟。

  而到八月十五这一天,就是第三场考试了,一般来说这一场险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少少有阅卷官能够耐着性子把最后一场的试卷认真评阅,在这一场中甚至许多的卷子“苟简滥劣,至于全无典故,不知平仄者”也都因为首场卷作得好而被录取了。

  所以许多考生都对这一场考试抱着轻松愉悦无所谓的态度去加入的,然而马鸣风却是如临大敌,极其认真的去作答,因为马鸣风知道,第三场一定是主考官黄道周亲自命题,对于自己亲自命制的题目,黄道周一定会极其重视,然后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果真,这一次考试的题目都是有关时务的,五篇文章的题目划分是“攘外必先安内论”、“华夷之辩说”、“道器之辨论”、“气节论”、“忠君与顺君论”.......

  马鸣风之前可是对黄道周下过充实的功夫,自然知道黄道周在想什么,所以这一次他的那些答卷险些都是完全顺着黄道周的意思去写的,虽然这些也都是他真实的想法,只有一篇《道器之辨论》,他思虑良久,觉得照旧要遵守本心,重视器物,不外他照旧稍微做了折衷,写出了道学为体,器学为用的主题......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