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山里有女初长成

第四十七章马工的兴趣

山里有女初长成 鸳鸯腿 2045 2021-07-20 05:36:35

  现在分田到户了,庄稼人的日子不像以前那样窘迫了,家家都喂了一群鸡鸭。

  大丑说的没错,庄稼人都是大方人,来了贵客,杀只鸡宰只鸭的,实属正常。

  老兰头一听,连忙去磨刀,准备杀鸡。

  刘居委见兰花花一小我私家,又是烧水又是择菜,连忙跑已往资助。

  反客为主的大丑只好陪马工唠嗑。

  只可惜,马工对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家务事不感兴趣。

  他感兴趣的是这里出没出过朱紫,

  “你们这个村出过大官吗?”

  大丑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马工会这样直截了当地问,看来,农村人势利,都市人更势利。

  势利这玩意儿,可是骨子里的工具,不用人教,与生俱来。

  “那,你们这儿有大的宅兆吗?”马工又问。

  大丑听了,更看不起马工了,这个城里人,没有一点品味,不是问朱紫,就是问宅兆。

  你是上门议婚的,一场大喜,尽问些霉气的话,脑袋肯定被驴踢了,怪不得长了一副苦瓜脸。

  “有啊,老龙河岸边就有座大墓,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

  兰花花出去提水,恰好听到马工的问话,随口说了一句。

  马工的两眼立马放出光来,撇下大丑,去问正在磨刀的老兰头。

  “我从小的时候,旮旯村还没有人居住,人都住在山劈面的十字坡。

  这儿一片荒芜,周遭几十里地,都是芦苇荡,草甸子,虽然,这里有许多动物,狐狸,苍狼,野猪。

  但这些家伙,要么狡黠,要么凶残,一小我私家,一杆老猎枪,还真难以应付

  幸好,老龙河滨上有个山卯子,由于地处偏僻,很少有人去。

  我爷爷见山卯子上獾子多,便常去捕捉。

  这獾子可是个好工具,特别是獾子油,对烫伤特别管用,因此,各个草药铺里都争着要。

  那是一个夏天,我爷爷又背着猎枪进了老龙河。

  夏天的天气,就像个孩子脸,说变就变,没有一丝预兆。

  我爷爷才到这个山卯上,迎头就浇了一阵大雨,我爷爷连忙躲到了芦苇荡里。

  那雨浇的人睁不开眼,待到雨停了,已是月亮挂上了树梢。

  爷爷全身湿透,冷的直哆嗦,他喝了一口老酒,又从怀里掏出火石火镰,准备生一堆火,暖和一下。

  突然,爷爷听到了一声咳嗽。

  荒郊野外,毫无人烟,四周只有小虫子的呢喃,连声蛙叫也没有,别甭提有人了。

  爷爷愣了一下,只感应自己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他定了定神,遁声看去。

  在爷爷的左侧。有片巴掌大的秃地,他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只狗獾。

  这只狗獾毛色又脏又乱,而且,更令爷爷感应蹊跷的是,它头上居然有一撮醒目的白毛。

  爷爷连忙拿起了猎枪,咔嚓一声拉上了膛。

  那只狗獾似乎听到了消息,它斜着眼睛看了一眼爷爷。

  这一眼,令爷爷头皮发麻,他想一走了之,但他又不能,他急需一笔钱贴补家用。

  既便搭上性命,他也会在所不惜。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细小,污浊,却透着神秘的笑,那么从容,那么镇定,似乎它早已知道了爷爷的存在似的。

  爷爷不禁哆嗦了一下,但照旧勾动了板机。

  只可惜,枪没有响,在看那獾,立在一块石头上,正对着大月亮静静地叩拜。

  爷爷一咬牙,又急遽换了弹药。

  枪响了。

  山谷里的夜,那么幽静,这一声枪响事后,待硝烟散去,再看那獾,毫发未损。

  枪声以乎打扰了它的兴致,它扭过身去,不慌不忙地走了。

  爷爷见了,心里十分不舍,究竟这么大的獾子,能卖不少钱呢。

  他老人家连忙追了上去。

  追着追着,不知何时,起雾了,那是一股乳白色的雾气,只有一人多高,似乎一顶蚊帐悬在空中。

  爷爷再也看不见獾子的身影,但爷爷是老猎手,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由于刚下过雨,又是大月亮,爷爷就随着獾子的足迹朝前走。

  这一走,也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穿过了芦苇荡,又穿过了茅草丛,爷爷跌了不少跟头,腿也摔的一瘸一拐的。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个山卯前,足迹消失了。

  这是一丛茂密的茅草,爷爷拨开了茅草,才发现,这里面有一个盆口大的洞,一股股凉风从洞里喷出来,爷爷不禁又打了个哆嗦。

  正在这时,远远的,一声鸡啼传了过来。

  这是山上野鸡的鸣叫,爷爷听了大喜,天快要亮了,于是,他就在洞口四周等了起来。

  天亮的时候,爷爷才生了一堆火,烤干了衣服,又吃了些干粮,手里拿着枪,手指放在板机上,准备随时扣动,这才进了洞。

  谁知,那洞越走越大,一小我私家走绰绰有余,进到里面一看,才发现有两扇塌陷的大石门。

  爷爷这才知道,这洞是盗洞,而那山卯,即是大墓。”

  “厥后呢?”马工忙不迭地问。

  大丑接过了话头,“厥后,这事传开了,许多人去看,不外墓内空空如也。

  又过了十来年,山上开始有了人家,这就是旮旯村。

  村民们没钱盖屋子,便去挖那墓砖,那两扇大石门也被人拉走砸碎,盖了猪圈。

  厥后,一个村民发现了墓碑,说是唐玄宗时期,有个将军叫尉迟盟的,在这儿打了一场恶仗,立下了战功,死后便被葬在了这里。

  只可惜,那石碑再也找不到了。”

  “不外嘛,老龙河滨,挖到尸体和沉船是常事,预计挖出来的都是那时候的工具。”

  这一说,马工的两眼又放出光来,不禁又朝老兰头看了几眼。

  怙恃之命,媒妁之言,虽说这都过时了,但庄稼人认死理儿。

  这桩亲事的媒婆是王婆,这可不能忘恩负义,就在饭菜入锅的当儿,兰花花赶忙去喊王婆来用饭。

  王婆今天去山上砍柴,走路崴了脚,正坐在门口和几个老娘们唠嗑。

  适才请周大山捏骨的时候,花了她贰拾元钱,这令她很心疼,她一面咒骂着周大山心狠手辣,八辈子也生不出儿子来,一面用热水泡着脚,活血化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