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轩辕新明录

第五十三章 大明宗室朱统锠

轩辕新明录 林芫美 2552 2022-10-26 13:08:54

  “你叫朱议潜?!”众人当中第一个惊叫起来的是朱丹赤。

  项绍宽听朱丹赤这个语气,知道眼前这小我私家肯定又是个什么有意思的昔人,所以朱丹赤才会这么大叫小叫。

  “是,在下确实叫朱议潜,受家父之命,前来向大明朝廷投效。我身后这两位,是都督徐达荣和施建宇。”朱议潜又拱了拱手,朗声说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你父亲叫什么名字?你所谓投效,又有几多人马,现在哪里,都一一说来我听。”郑克臧说话时声音清朗嘹亮,已经徐徐开始有些上将的气度了。

  “家父的名讳是上统下锠,大明宁献王讳权第八世孙,宜春安简王讳盘烑之后裔。家父于天启年间进学,乡试得中举人。甲申之后,在鄱阳湖畔隐姓埋名,待吴三桂首倡起兵之后,家父也在贵溪举事。这几年转战赣东北一带,与清军互有胜负,虽然未能获得大胜,清军也奈何我不得。我们如今有两万多人马,驻扎在贵溪县以南八十里的江浒山。”朱议潜说得十分有条理,显然这段话准备了很久。

  项绍宽听了朱议潜这番话,心中知道,人名事迹恐怕是真的,但与清军互有胜负、两万多人马之类,则肯定是饰词。明军从杭州湾登陆到现在,也不外生长了不到十万人马,已经可以占据两省之地,他朱统锠若是真有两万人马,岂会在一个小县的山区潜藏。

  朱议潜则继续说道:“家父日前派人探知,大明朝廷天兵骤至,清虏时日无多。我父子既是大明宗室,自然要投效大明朝廷,因此差我前来营中,参见招讨副将军。”

  “你先等一下。”朱丹赤踱了出来,站在了朱议潜的面前,问道,“你说你父亲在天启年间中举?凭据《宗藩条例》,宗室要考取功名,必须先放弃宗室身份。如此说来,你父子已经不是大明宗室了。”

  朱议潜听到朱丹赤这么说,尴尬地笑了笑,努力解释道:“依例确实如此。只是大明天下倾覆,满人入主中原,凡我大男人民,皆有驱逐鞑虏之责,况且我父子虽然退了宗籍,却照旧太祖子孙,又岂能袖手旁观。”

  “驱逐鞑虏人人有责,固是虽然,但宗室身份也不能冒认。”朱丹赤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项绍宽对这小我私家的宗室身份兴趣不大,因此摆手示意朱丹赤不要再追究,又问道:“你既然说令尊遣你来投效朝廷,又说有两万人马屯驻江浒山,那朝廷能不能调动你这两万人马?”

  “我父子恳切投效,麾下人马任由驱使。”

  “那好。既然如此,我派人随你走一遭,到江浒山看看,你觉得怎么样?”

  “这……”朱议潜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在下出发之前,家父嘱咐,若得朝廷收留,当为朝廷立功。江浒山离贵溪县城很近,家父说,愿意为朝廷攻陷贵溪县,以为进身之礼。朝廷若是要寓目我军军容,不如等我军攻陷贵溪之后,也省去爬山越岭之苦。”

  “说得也是。若是说攻打贵溪县城,令尊有掌握吗?”

  朱议潜信心十足地答道:“贵溪县原本有数百清军驻扎,如今朝廷雄师骤至,清军闻风溃散,我父子肯定为朝廷攻陷此城。”

  “好。那我差一营戎马助你一臂之力,五日之后在贵溪城下相见。”项绍宽颔首说道,“这两位陪同你来的都督,请留下一位作为向导,到时候不至于错过。”

  朱议潜笑着说道:“这两位都督都要领兵作战,倒不如在下留下来,作为向导。”

  项绍宽觉得朱议潜这个措施也合理,便朝着郑克臧点了颔首。

  “三位不辞辛苦前来,且容本将军设宴款待三位,稍后再送两位都督回山吧。”郑克臧说着,付托手下准备酒宴。

  送走了徐达荣和施建宇,又为朱议潜部署了住处,项绍宽才把朱丹赤和潘兴拉到帐中,询问关于朱统锠父子的情况。

  “朱统锠和朱议潜父子,应该是真的。”朱丹赤很是肯定地说道,“钱海岳的《南明史》有载,举人朱统锠在江西东北部举兵,反抗清军,还接受了耿精忠的封号。”

  “那历史上朱统锠父子的下场如何?”

  “不太记得了,应该就是兵败被抓,被清军正法了吧。”朱丹赤摇了摇头。确实,这些太过细节的工具,哪怕是文史大神,也没法都记着。

  “这么说来,这个朱统锠的军力不会太多。”

  “肯定啊。”潘兴立刻接着说道,“就像在浙东招安的那些农民军一样,往往是男女老少上万人,有几百上千的军队,占据山中险要地形结寨自保,号称数万。我看这个朱统锠的两万戎马,应该是一千左右的有战斗力的军队,加上一万多老黎民组成。”

  “嗯,他说贵溪县原来有几百清军,还非要等这些人逃散了才敢攻城,可见他的实际军力主动进攻几百清军也是打不赢的。”朱丹赤也同意潘兴的看法。

  项绍宽对两人的看法都体现赞同,不外又说道:“虽然如此,现在是战争年代,两万黎民也是名贵的,不光在战场上可以挑水担土、烧火做饭,就算安置到民间,也是劳动力。”

  “那是自然。”

  “所以,我想老潘你和郑克臧带队已往,为他们接应。如果他们顺利攻克贵溪县,那就最好,如果他们攻城倒霉,你们再脱手相助。”

  潘兴颔首答道:“这个你放心,接收义军的事情我们前后都做了十多次了,熟门熟路的。”

  当下计议已定,各自分头执行。

  潘兴和郑克臧率领两营人马,带着朱议潜,沿着信江直奔贵溪县。项绍宽下令李荣和岛津久治继续攻城。

  赉塔还算顽强,带着剩余的军队和明军鏖战了几天,甚至出城向明军提倡冲锋,但无奈实力悬殊,只能退保城池。

  贵溪县那边却很快传来消息,朱统锠率军攻打贵溪县城,城内的知县和巡检并无战意,不出两天就开城投降了。

  贵溪一旦克复,弋阳的清军后路也就被截断了,赉塔所部就成了瓮中之鳖。项绍宽与李荣等人商议,担忧城中清军粮草隔离,又要杀人吃肉,最好有个措施快速解决战斗。李荣便建议,将弋阳城西面的军队撤去,然后加紧攻城,让赉塔从西面城门弃城而逃,最后由郑克臧带着朱统锠等人在西逃的线路上设伏,截杀赉塔,纵然被赉塔侥幸逃脱,也不影响战局了。

  项绍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放手让李荣去部署,留下岛津久治的日军作为策应。李荣一面派人将作战计划通知潘兴和郑克臧,要求他们尽快准备设伏,一面下令牟氏三兄弟从北、东、南三个偏向加紧攻城,自己和陈世凯在城西门两侧数里之外屯驻,准备在赉塔出逃之后截杀一部门行动迟缓的清军。

  赉塔果真没有抵住逃命的诱惑,虽然逃往南昌也险些肯定要被军法从事,但眼下若是有一条生路,谁也不愿意就死在这小城之中。在牟氏三兄弟三面围攻之下,赉塔带着骑兵从西门逃出。李荣见赉塔逃出,即命陈世凯尾随追击,不让赉塔有停歇转向的时机,把他往贵溪偏向驱赶。自己则率领人马截杀行动较慢的步兵。

  从项绍宽的角度看,计划很是乐成,追随赉塔逃脱的,约莫不足二百人,而大部门清军都被李荣截杀,雅塔里中箭落马,被士兵就地砍死,马哈达见势欠好退入城中,于当晚举火自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