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贵和堂

第一百六十章 孟府

贵和堂 天元日月山 3971 2021-11-10 13:06:00

  董七女是在大婚之后没多久,官府差役传他去衙门问话,随之便被下了大狱,同时被传唤的另有吴经民。

  官府传唤董七女便没再返回,董家派人去县衙打探才知道,老七牵连到卜克斯教案之中,如今两人已被押解去了济南府。

  七少爷下了大牢,贵和堂里马上愁云密布。

  许多院落组成的宽阔后院,时常可听到女人哽哽咽咽的哭泣。

  下人们做事变得谨小慎微,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唯恐触了主子的霉头。

  然而如此巨大变故面前,董老太太却体现出了,应有的冷静与冷静。

  她先是付托赵香与香椿,分头去抚慰几位新媳妇。

  随后让人请来吴先生,留下闻讯赶来的赵四,几小我私家连同董善政一起,商量着援救董七女的对策。

  “卜克斯被杀时,老七酒醉未醒,经民在照顾他,两人都不在案发现场。”

  赵四说着他所知道的情况,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这次老七和经民被抓,是有人去官府密告,几个主犯都还在逃,只抓了他们两个。”

  “这么大的案子,牵连进去就不是小罪过。”吴先生不无担忧的说着。

  “免不了要受些皮肉之苦,这样也好,让两人也长长记性!”董善政生气地说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都这节骨眼儿了,说这些有啥用!”

  董老太太瞪了儿子一眼,接着说道:“照旧想想怎样把人保出来是正事儿,倾家荡产也要保!”

  董善政知道这会儿不是发牢骚的时候,但是他也有他的难处。

  若是关在县城大牢里,他另有些章程可以运作,要害是,如今人被押解去了省城济南,就有些鞭长莫及。

  况且,照旧位新上任的巡抚大人,更觉力不从心。

  虽然心里有这些记挂,董善政却又欠好体现出来,担忧影响老太太的心绪,只有往好的方面引导。

  于是,便提起身在省城的赵尚文,宽慰着老太太,道:

  “老三在省城经营多年,局面上的人物一定有所接触,明儿个我赶去省城济南,和他商量商量,托关系关系援救老七。”

  赵四也知道姐夫的难处,而这会儿,他突然想起一小我私家来——孟觐侯,只要侯爷肯出头资助,救出老七应该不是啥难事。

  于是,便说出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董老太太似乎对这位侯爷,也另有些印象,于是就问着赵四,说:“是不是老七援救的那个女孩父亲?”

  当初赵四想要拉拢两人来着,曾经和董老太太提起过这事儿。

  而老太太对此也是影象深刻,不外也只是体贴那女孩而已,至于女孩的父亲侯爷什么的,却是有些模糊,所以才有此一问。

  赵四知道老太太所体贴的是什么,于是给她解释着,说道:

  “说得正是那女孩的父亲,别看孟觐候只是位商人,但却神通宽大,结交权贵不惜挥金如土,京城里的文武臣僚、甚至是亲王贝勒,也都与他交往甚密,算是位上可通天的人物……”

  赵四很少这样赞美一小我私家的,而此时的他,是在用一种近似崇敬的语气,诉说着有关这位侯爷,孟觐侯的听说。

  据说,侯爷有位八竿子打不到的远房亲戚,因一场过失,闹出人命讼事,被告到了官府衙门。

  讼事整整打了三年之久,险些耗尽家产,可还没个确切结果。无奈之下,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思,求助到侯爷贵寓。

  那位远亲找到孟觐候,说明讼事的缘由,请他资助周旋,尽快了结此事。

  孟觐候抚慰这位远房亲戚几句,只是好吃好喝好招待,留他住了三天。

  三天以后,备好轿子,拿上盘缠打发远房亲戚回去。

  那位远亲抵家后才知道,案子已经结了。拖了三年的讼事,三天便结案,而孟觐候也不外写了封信而已。

  此事传为奇谈,由此可知孟觐侯的权势之广,商界无人能望其项背。

  赵四对侯爷的描述,使得屋内几人为之所动,董老太太更是当机立断;

  “与其病急乱投医,不如抱守一尊真佛,不用求助别人了,只在这位侯爷身上多下功夫,只要他能救出老七,啥条件咱都允许。”

  董老太太似是下了很大决心,接着说道:

  “侯爷不是有个女儿,想要嫁给咱家老七的吗,待到他爹将老七救出来,娶进门来即是。”

  老太太说这话的语气,貌似孙子娶了人家闺女,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董善政对于‘侯爷’孟觐候,也是早有耳闻,若是能请这位侯爷出头,自然最好不外,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求人服务,少不得要用银子,赵四要先回寺库,准备几件拿得脱手的物件,然后再去省城孟府,去找孟觐候资助。

  “俺这也有几件工具,老四你拿去走人情。”

  为了尽早救出孙子,董老太太不惜血本,接着说道:“另有那柄玉如意,藏在家里也没啥用处,拿去或许能派上用场。”

  “那件工具牵扯太大,不到万不得已,照旧不要动用的好!”赵四知道那件玉如意的来历,劝着老太太不行轻易示人。

  董善政也差异意,董老太太只好作罢,转而嘱咐着几人,道:

  “商号筹银子的时候,只说有其他的用项,老七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免得人多嘴杂,声张出去延误正事儿。”

  这些不用嘱咐,几人自是晓得利害,但谁也没打断老太太,只听她接着说道:

  “这次密告老七的这小我私家,一定要查出来,不是为了抨击,只是让七女认清此人,让他明白‘远小人近君子’的原理。”

  赵四对这个密告之人,早已恨得牙痒痒,大包大揽的应承下来,道:“这小我私家我自有主张,掘地三尺也要挖出狗日的来。”

  事情这样定了下来,几人商议行事细节之后,各自分头行事。

  吴先生到县里各处商号,筹集银两,然后动身前往省城。董善政则直接赶往济南府,在省城各商铺筹集银两。

  请侯爷资助之事,便交由赵四出头谈判,他要马上动身赶往省城,联络孟觐候商议救人具体事宜。

  赵四没有任何延误,打点行装,快马加鞭赶往省城济南。

  京城返回的孟觐候,刚适才回抵家中,赵四险些前脚跟后脚的就找来了,而此时的孟月娥,已在前往顺德兴的路上,去找董七女尚未返回。

  下人拿着赵四的拜帖,进来禀报,孟觐候对这个赵四另有些印象,知道他是董七女的四舅,顺德兴开业庆典即是由他作陪。

  孟觐候示意下人请进来,随之起身迎出了厅堂。

  见到赵四,两人外交几句客套话,谦让着走进客厅落座,下人送上香茗,赵四便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讲述董七女牵连进卜克斯教案的经过,委婉的表达出,想要请侯爷资助疏通关系,只要能救出外甥,花几多银子都在所不惜。

  听了赵四讲述事情的经过,孟觐侯这才知道,那件惊动大清国的教案,董七女竟然牵连其中,而且为此还下了大牢。

  孟觐候对那个年轻人的印象还不错,况且,曾经救过自己的女儿,便允许了资助疏通关系。

  但这案子牵扯甚大,已惊动了朝廷,又有洋人虎视眈眈的无理要求,因而能否救出人来,却是不敢保证。

  孟觐候允许资助疏通关系,赵四深感欣慰,他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的,说些客套话,留下些银票作为资费,这才起身告辞。

  找人服务总是要花银子的,孟觐侯并未推辞,允许必当尽力而为,亲自送赵四走出院门,返身而回。

  孟太太知道客人已经离开,从后堂走了出来,适才赵四说的话,她隐约听个或许,却也知兹事体大,提醒着丈夫说道:

  “此事非同小可,广坫你可要仔细斟酌。”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看那小子的造化了。”

  孟觐侯坐回到椅子里,孟太太更体贴的是自己女儿,忧心忡忡的问道:

  “月娥那边,你计划怎么办?瞒着!”

  “瞒怕是瞒不住的,先试探一下她的态度。”

  孟觐侯放下手里的茶碗,接着说道:

  “那丫头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越是得不到的工具,就越是想要获得,咱这样逆着她,只会适得其反,俗话说堵不如疏,顺其自然,也许慢慢的就淡了。”

  “我看未必!”

  孟太太似乎更了解自己女儿,有些担忧的说道:“我是女人,更了解女儿的心思,这事儿怕是没那么简朴。”

  “走一步算一步吧!等会儿她回来,先探探她的口风再说。”

  孟觐侯也是莫可奈何,只希望女儿不要陷得太深就好。

  孟月娥先前看到父亲送走那人,即是慌忙离开的赵四。

  她从顺德兴回来之前,家里发生的这些事情,至今还蒙在鼓里。

  不外现在她已知道董七女下了大牢,这会儿还在缠磨着她的父亲,疏通衙门里的关系,允许她去牢里探视董七女。

  孟觐侯无奈地看向太太,眼里的意思是‘果真被你给说中了’。

  孟太太也是懊匚啪息,看到丈夫现在这个样子,知道要不了多久,又要给女儿妥协了。

  对这个女儿,两人都是束手无策,没得法子应付。

  果真不出所料,孟觐侯已允许帮女儿疏通关系,这会儿在与她讲着条件;

  美其名约法三章,第一,到了牢里,见到人后不许哭闹;

  第二,在牢里不得提无理要求;

  第三,探视时间到了,就必须立刻离开,不能赖在那里不走,不允许这三条,别想去见人。

  孟月娥想也没想就连声允许。

  见女儿允许得如此爽快,知道她是没经过脑子,更不了解牢里的切实情况,所以才允许得这么痛快。

  考虑事情的严重性,孟觐候又加了一句,道:“若是违反以上任意一条,以后甭想官府有人再帮咱,你可晓得利害?”

  “晓得啦,晓得啦!”

  孟月娥不耐烦的连声应承着。

  孟觐侯拍手叫来管家,问道:

  “新任巡抚袁世凯身边,与咱有友爱的人里面,谁的话还比力有分量,袁能听得进去,可有这样的人在袁身边?”

  管家明白侯爷这般问话的用意,跟了侯爷这么久,两人之间早有默契。

  他只是略微思索片刻,心里已是有了适合人选,躬身回道:

  “现任按察使胡景桂,这人和咱的往来还算密切,他那小儿子照旧侯爷资助疏通,部署的仕途……袁世凯对其业舯坫器重,至今没驳过他的面子。”

  管家这么一说,孟觐侯立刻想起了一件事。

  当年袁世凯小站练兵之时,时任监察御史的胡景桂,曾经弹劾过他,谁知却因此冒犯朝堂权贵,没过多久被贬来山东。

  而如今,袁世凯做了胡的顶头上司,原本胡景桂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思,大不了这个官不做,告老回籍去。

  然而,刚刚上任的袁世凯,并未难为胡景桂,反而对其赞赏有加,日常公务也是言听计从,从未驳倒过。

  想到这些,孟觐候笑着说道:

  “袁世凯如此看待胡景桂,显然是在收买人心。”

  管家笑着说道:

  “得知袁世凯接任山东巡抚一职,胡景桂很是不安,以前冒犯过的人成为顶头上司,以后怕是没好日子过,已是做好辞官回乡的准备。”

  “谁知袁世凯却不计前嫌,晤面就和他开玩笑,说起弹劾往事,却也表达出不念旧恶,开诚接纳的意思……”

  “今后两人尽弃前嫌,如今胡景桂已是袁世凯的得力助手,兼任着武卫右军先锋营务,算是府衙里红极一时的人物。”

  孟觐侯似乎想起了往事,道:

  “记得和胡景桂初次晤面,是在京城九门提督的府邸,也算是老相识,你去部署一下,我要见他有事相商。”

  管家允许着,侯爷没此外付托,这才躬身离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