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琅琊集选

七夕节『科普』

琅琊集选 依舟蓑笠翁 2349 2021-08-14 11:59:51

  七夕节(别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道德腊,英文名:Double Seventh Festival)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恋爱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恋爱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

  节日起源

  自然天象崇敬

  牛郎织女星象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昔人从很早开始就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秘密,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敬,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昔人们不仅将天空计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

  简朴来说,昔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

  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外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

  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昔人称其为“牵牛”。

  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浇灌农田。

  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

  昔人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所对应地面上的地域分野,有现存的文字纪录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汉书·地理志》纪录了牛郎织女星区对应岭南地域分野。

  在东汉时,牛郎织女星象泛起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工具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

  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市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时间数字崇敬

  “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源于昔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敬。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

  “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在这些“重日”中,不难看出昔人对数字的崇敬,如九与五是重要的数字,九五至尊是职位的象征。

  而“一”是万物起始之意,是成就、职位和尊荣的象征。

  “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夕”月逢七、日逢七。

  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在民间体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盘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

  以“七曜”盘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在中国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

  “七”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祥瑞的日子。

  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恰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妇女乞巧

  汉代时,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与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

  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纪录,这即是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纪录。

  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民间相传,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智慧、心灵手巧的仙女。

  女孩们在这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恋爱婚姻的姻缘巧配。

  生殖崇敬

  ”七七“是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外尽八八,女不外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

  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

  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

  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

  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极点。

  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隧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

  “七“这个数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降生。《周易·复卦》:“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外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

  “来复“是去而复来,也就是重生,轮回循环,所以七七四十九天灵魂散尽,又七七四十九天灵魂丰满。

  节名由来

  双七:这天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妆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气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民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运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道德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这天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中国情人节:经历史生长,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恋爱传说,因被赋予了与恋爱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恋爱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很是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今世更是发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寄义。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