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

第四部 变化 第五章 (一)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 珍珠蔡 909 2021-09-24 22:56:46

  黄浦江大学在上海市区的东北角上,依附在涛涛的黄浦江边。张平平带着行李来到学校时,正值夏末,夏日的海风和江风混淆着吹到宿舍的小屋中,带来扑面的清新舒适。刚安置好,张平平便追随里的女生把最热闹的路段逛了好几遍,这里的富贵远远超出家乡,街面上的商铺和人流也多出许多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穿梭在随处写着打折字样的南京路和人车交织的人民路上,种种肤色的小情侣扎堆在外滩,挤得没有地方看江水,中山路上穿梭着全国各地旅行社的小旗帜。上海的富贵让人眼花缭乱,她有种从骨子里改变一小我私家的奇特魅力,对于新来者而言,有许多工具要学,就连公共汽车的编号都要用三位数,对数字不敏感的张平平只能求助于晓静。

  去年第一次乘绿皮车到无锡找逄丽时,刚下火车,眼前的景象就把张平平惊到,脑子里跳出来“高楼大厦”几个字,她没见过这么多的高楼,而比起无锡疏散的楼群,上海的高楼越发林立,密密麻麻,交织出玻璃霓虹和钢筋水泥的海洋,是个容易让人迷醉的地方。“巴黎春天”的鞋子要五千块一双,让她们感受那是遥不行及的世界,她们像卖洋火的小女孩那样,“农村兮兮”地进去瞅来瞅去,不敢上手摸。眼看着一些趾高气昂,妆扮时尚的女人像在菜市场挑萝卜土豆白菜一样,随意挑选着满意的款式,这些个从“暗黑小屋”逃离到大上海的女人们,在新的现实前,不得不认可,要面对的生活差距意想不到的大。上海话很难懂,可耳后那声出自柜台小姐的“乡户宁”,张平平听得真切且明白。

  张平平与冯晓静都在商学院,学院的名气靠著名的经济学家樊教授支撑着,樊教授是学院的名誉院长,执行院长叫潘汉江,老师中鲜有当地人,他们比张平平冯晓静早许多年来到上海。讲《投资学》的一位姓栾的老师,是位四十多岁的副教授,最让他志自得满的不是他事情,而是他在崇明岛上置下的一处不动产。他的同龄人能买得起的不多,每节课他都忍不住向各人描述一遍,别墅的界说,然后满脸自得地拿自己的别墅举例描述,他重复强调“只有在海边的绿地上建的,周边没有遮挡的,独立修建,才叫别墅,书中也是这么界说的,就像我买的那套”。对于来上海闯荡的外地人来说,是否乐成是他们支付价钱后的重要评判尺度。

  对于张平平和冯晓静这样的外乡女孩,在上海尽快立足,是首要的大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