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

第一部 迁移 第三章 (十七)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 珍珠蔡 1243 2021-06-10 09:17:28

  自蔡维藩的家族定居包头后,陆续迁徙过来的亲戚同乡凌驾二百人。如今,蔡维藩的同辈先后离开人世,只两位同乡叔叔健在。蔡家的第二代多数在当地立室立业,生儿育女。虽是同辈人,孩子们大的巨细的小,年龄相差几十岁。族里的年老二哥已经去世,数三哥年长,已经七十多岁,最小的妹妹刚三十多。老一辈离世后,年长些的哥哥姐姐还保留着家乡的民俗和语言,其余出生在包头的弟弟妹妹除了身材外貌透露着陕北人的基因,其他都已融合于当地,如若自己不另外介绍,别人业已无法看得出,他们曾经是哪里人。

  四十年前离开家乡时,留下许多房产、店肆与田地,除田地保留在其时的佃农手中,大的房产和店肆全部收归国有,有些单独的居所还保留在小我私家的名下。社会情况稳定,家里商量准备把这些闲置很久的衡宇卖掉,于是派蔡玉梅的年老回去全权处置惩罚,共卖出五万多块钱,他从神田带回满满的一袋子“大团结”。

  这笔钱的分配如同蔡家以往的钱物分配一样,基本没有分歧,蔡维藩的三儿子分摊,平分到蔡子箴房头有一万五千多块,蔡子箴去世前嘱托几个子女,日后务必把荷荷看成是他们的妹妹看待,五兄妹,加上荷荷,每家到小三千块钱。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被化整为零,得手只能买部彩色电视机。蔡玉梅装着钱回家的时候,杨二姊脸上有些欠悦目,她把钱都交给张全胜去买盖房的质料。

  有的人年岁越大,越倔强。二舅跟这件事情较上真,直到他七十岁的高龄时,他往返老家多次,要解决这个问题。来来回回,政府的人跟他酿成熟人,劝他:“老蔡呀,你看,这种事情从来没办过,谁也不敢破例呀,况且又是这么大一笔钱?反过来想想,说是一大笔钱哇,你再仔细算算,你们蔡家房头上人那么多,跑的时候就你辛苦了,等你把钱跑下来,分钱的就都来了。轮到你手上能分几个,还抵不上你搭进去的钱,快别这么辛苦了,老蔡。”

  话说得在理,这事从快退休时着手,到退休后花大精力去跑,让二舅忙碌了快要七八年,需要有人协助他时,亲戚们这个顾不上,那个不怠要,总是推三阻四。有阵听说政府认可房产的产权是蔡家,有些人又积极起来,急吼吼地跑过来探询事情的进展,几位堂哥堂姐还亲自陪他跑过趟老家,去过老家看完觉得可能照旧没向,又都销声匿迹。杨荷荷倒是一直在探询事情的进展,她畏惧错太过钱的环节。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