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表哥万福

第60章:表哥真厉害(PK求票)

表哥万福 犹似 2019 2021-01-01 00:10:00

  见表哥没说话,虞幼窈一咬牙,把心一横,就将香包放到表哥手里:“我原是计划将女红练好了,再送香包给表哥,但也欠好叫表哥一直等着。”

  周令怀一时没说话,目光盯着手里头的香包,脑子里想的却是,娇生惯养没吃过苦头的小女人,捏着一根细针穿针引线,却因为鸠拙,针尖儿不时扎得手指尖,疼得泪汪汪,哭兮兮地,嘴里喊着不学,却还咬着牙,一针一线认真绣完了的画面。

  手里头轻飘飘的香包,一时间竟有万钧之重,压得他险些有些喘不外气来。

  这份礼于他而言,确实太重了。

  虞幼窈小嘴儿还在喋喋不休:“表哥不许嫌弃我绣得欠好,这可是我头一次绣工具,大不了以后等我女红练好了,我再送表哥更好的。”

  头一次绣的工具,就送给了他,周令怀喉咙转动了一下:“我很喜欢这个香包,辛苦表妹了。”

  虞幼窈声音倏然而止,瞧着表哥,小脸儿涨得通红:“不、不辛苦,表哥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周令怀见小女人站在不远处,轻笑了声:“过来。”

  虞幼窈巴巴地跑已往,蹲在表哥面前,仰头瞧着表哥,眼神儿亮晶晶地,比天上的星星还要漂亮。

  周令怀倏然伸手握住小女人的手,虞幼窈愣了一下,眨了眨眼睛瞧着表哥,并没有抗拒。

  软乎乎的小手,握在手里头仿若没骨头一般,一团凝脂软滑,周令怀翻过她的手掌,将香包搁到她手掌心上:“有劳表妹帮我戴一戴。”

  虞幼窈眼儿瞪大,接着就笑如花绽,握住了手里头的香包,用力点了一下头:“好啊!”

  看来表哥是真的喜欢她绣的香包呢。

  也不枉她把手指头都扎烂了,才绣了这个青竹纹香包。

  周令怀淡白的唇间,也含了一丝笑意,瞧着小女人低下头,尖细的指尖儿捻着青色的绳结,套在腰带上,灵巧地打了一个精致的“礼”结子,歪着小脑袋认真瞧了又瞧,拧了一下小眉毛,似乎不大满意,又伸手调了活结,仔细审察了一会子,呶了呶小嘴儿,有些不情愿道:“表哥照旧不要戴了,没得叫旁人瞧了笑话表哥。”

  表哥一身淡青色暗纹衣裳,如修竹一般岩岩秀峙,又似孤崖一般嶙峋险峻,有一股难言的矜贵与淡雅的气度。

  这个香包明显与表哥气质不搭,配不上表哥。

  周令怀低头看了一眼:“我觉得挺好的,香味十分特别。”

  虞幼窈眼睛一亮,也不再纠结绣工,觉得这个香包也不是一无是处:“里头的杏花,就是在宝宁寺表哥……”似是察觉自己失言了,她连忙调停:“我折来的那一枝,我最近在和许嬷嬷学调香,杏花也是我自己炮制的,许嬷嬷说我制香的天赋很高,这个杏花香包,能用很久呢。”

  周令怀手指轻轻摩挲着手中香包,并不细腻的针脚,摸在手上有些粗拙,却令他十分中意:“表妹真厉害。”

  虞幼窈也没想在表哥面前炫耀,得了表哥夸赞,心里兴奋,又有些欠美意思:“表哥,这个香包是双面绣,两边都有花样,另一面虽然也是青竹纹,但竹子品种和姿态都有些不大一样,我初学双面绣,还做不到两面完全差异的绣面,表哥瞧腻了这一面,可以翻转一面。”

  “好。”周令怀颔首。

  “表哥头一次来窕玉院,我带表哥在院子里走一走。”虞幼窈站起来,绕到了周令怀身后,手刚搭到轮椅扶手上,又想到之前险些害表哥摔倒,又讪讪地放下手,退到了一旁。

  周令怀颔首:“好。”

  窕玉院不似青蕖院重新修整过的,方便轮椅往来,到了门口就停下来了,长安半抬着轮椅过了门槛。

  之后,周令怀就自己转着轮子,在前面走。

  虞幼窈见表哥行动自如,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周令怀注意到她的眼神,就解释:“我腿脚不灵便,便练了一些臂力,所以双臂比力灵活有力。”

  虞幼窈真心实地赞道:“表哥真厉害。”

  周令怀失笑,转开了话题:“胡御医的药方,却是极好的,多谢表妹了。”

  虞幼窈听得眼睛一亮,打心眼里为表哥兴奋:“那简直太好。”

  他没问药方是不是小女人送的,胡御医是拿不出这样的工具,泉州谢府倒是有这种秘闻。

  周令怀想到药方里要用到乱七八糟的药材,不禁有些头疼,但小女人一片心意,他自是要领受的。

  据孙伯所言,这个保元丹,是可以调补他身体元气的秘方,若能恒久的吃,他至少不用再费心寿元问题。

  下午虞宗正下了衙门回府,听说何姨娘被禁足,虞清宁被罚了,皱了下眉。

  四女儿清宁智慧伶俐,娇俏可人,他少不得要多疼一些,乍一听说她挨了罚,就问了赵大府里发生了什么事。

  赵大也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

  虞宗正对大女儿改观了一些,但对比起一直很得他喜爱的四女儿,心中难免有些偏颇,可清宁惹得窈窈抱着娘的画像大哭了一场,也欠好再说什么。

  便在这时,青袖过来了:“老夫人请老爷去一趟。”

  虞宗正连忙去了安寿堂,见老夫人坐在软榻上,靠在迎枕上瞌睡儿,脸色不大好的样子,他举目四望,没瞧见杨氏的身影,有些不大兴奋:“母亲,杨氏在你房中立规则,怎么不见她在你跟前伺候?”

  经过这一天,他心里头的气也消了些,只当杨氏得知他去了清秋院,一时拈酸嫉妒,才拿了葭葭的身子作伐,也计划在母亲跟前,替杨氏说几句好话。

  但这会子就有些不满了。

  旁人家立规则,媳妇子是要时刻伺候在母亲身侧,端茶送水,杨氏却不知跑哪里躲懒了,哪像做媳妇的。

  母亲这么大年龄,身子原来就不大好了,还要因为杨氏管家不力,治家不严操劳。

  杨氏不思反思,反而不知道跑哪里躲懒。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