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养成一个大唐

第四十八章:颠覆的想象

养成一个大唐 三悔人生 3251 2020-12-12 02:05:22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起走了过来。

  “自然不是的,只不外还不太习惯。长孙伯伯和房伯伯等下了朝一起来吧,有点儿好事。”

  “哦?好事?”长孙无忌刚想发问,却被殿内走出来的太监打断了,该上朝了。

  依然是那个熟悉的位置,姜云明虽然是正四品,但是从来不喜煌r前靠,一直在这个柱子旁边。

  第一次见识到魏征这千昔人镜,历史上第一嘴炮的威力。每当李二有不适当的地方魏征总会第一时间跳出来,不管是大是小,总会说李二一顿,弄得李二一点儿脾气都没有。到了最后都不用魏征说话,一看他站出来李二自己就否认了自己的决策。

  啧啧,真牛啊。魏老黑是真的黑,只不外是脸黑而不是心黑。

  照旧等到所有官员都朝奏完毕,姜云明才站出来。看着站出来的姜云明,百官心里皆是突突了一下。

  “起奏陛下,臣南下归来之时去登州走了一圈,目之所见皆是痛苦,所以臣有一策,虽不能让天下黎民都富足起来,但是几多能有点用处。”

  “哦?说来听听。”李二应着姜云明,有那么点儿一唱一和的味道。

  “大唐东临大海,海岸线很长,渔业却并不兴盛。臣总结之后发现,主要是渔获极易糜烂,难以运输,所以导致海边的黎民们虽然守着丰饶的大海却不能发家致富,甚至是温饱都难以到达。臣在和卢国公相助的酒坊中曾用一物,或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烦请陛下命人拿来一盆水,一些硝石,臣为陛下和百官演示一番。”

  看着李二的示意,太监小跑着下去了,纷歧会儿就带来了姜云明需要的工具。

  “陛下和诸位大人们请看好。”说着姜云明把硝石一点点的放入水中,和当初在程家酒坊一样演示了一下硝石制冰的历程。

  从没见过硝石制冰的文武百官马上喧华了起来,李二也是一脸的震惊。都听历程家酒坊生产好酒,但是因为保密性做的还不错,还没有人知道制酒的时候冷却所用的是冰,也没见过硝石制冰。

  “陛下,硝石投入水中会降低温度,从而结冰。冰块能够极好的生存渔获,想必各人都知道,冬天里的工具储存的时间较之夏天要长许多,就是因为低温的缘故。有了冰就能延长渔获的保险时间,想必这关中的富朱紫家,哪怕是诸位大人都没怎么尝过这海中鱼鲜的滋味吧。相信到时候一定能够脱销,届时滨海人家的生活不说能够富足,怎么也能好一点。”

  “好!泾阳伯一心为民,为朕分忧。”李二龙心大悦,兴奋地说道:“泾阳伯献策有功,赏金二十两,绢帛二十匹。”

  姜云明摇摇头:“陛下不用急着赏赐,这只是其一。目前想要运输货物,多是走水路。从登州到关中的黄河,另有南方的长江以及运河,这些照旧慢了些,陛下可以令人用水泥铺路,不仅要比正常修路能快一些,而且寿命相较平常的官道能够更长一些。现下可以让人着重的修建长安到边塞的路,这样若有战事我大唐的军队能够快速的抵达,以免延误战机。之后再铺设从关中到各个重要都市的路,这样子能极大地激励商业的生长,能让大唐各地人们手中的工具卖出去,黎民有了钱,就即是有了粮,温饱了的黎民才气让大唐富足起来。”

  “泾阳伯此举不妥。”魏征又站了出来。

  姜云明微微一笑,他知道魏征要说什么。

  “下官知道郑国公想要说什么。是不是因为大唐重农抑商,商人不事生产却收益极大?”

  “正是,泾阳伯既然明白有何出此言?”

  “郑国公,重农抑商是没错,但是那是在之前。战事四起之时要保证粮草,所以才在秦汉甚至更久远的时候就有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现在情况纷歧样了。我大唐现在四方平定,年前到来的突厥也被打退,这时候重农抑商就成了大唐生长的累赘。”

  “竖子妄言,千百年来中原大地上都是坚持重农抑商,岂能因为今日尔等一番言语就能破除?”

  姜云明斜眼一看,有点面熟,是谁来着?似乎是李纲?怎么老了这么多?

  “李纲李大人?”姜云明小心翼翼的问道。

  “哼!”李纲怒哼一声,却没说话。

  虽然没说话,但是姜云明却已经知道了这就是李纲。唉,之前怼了他一次怎么就酿成这样了?今天再怼他不会不会再晕已往一次?

  “额,那个,李大人啊,今日您老身体无恙吧?”姜云明小心的开口询问。

  “现在是在朝堂上,说的是朝事,泾阳伯无需体贴老夫,有话说就是了。”李纲气哼哼的开口。

  “既是如此,李大人还望莫怪小子妄语。”姜云明清了清嗓子,整了下朝服,正身开口:“李大人支持重农抑商不外是因为商人不事生产,不切合儒家君子之行,但是李大人可曾想过,商业行为自己就属于生产的一种?”

  听了姜云明的话,朝上百官低声私语了起来。

  姜云明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对于商人来说,找到货源是一种劳动,找到买家也是一种劳动,中途的运输更是成本之一,就算是这些都岂论,但是为了那些从事生产的人们,大唐也要支持商业的生长。”

  “为何?”听了姜云明的话,李纲收起了那副气哼哼的姿态,正经的听着姜云明说话,姜云明的话对于他来说似乎是打开了一座新的大门。

  其实李纲是一个有才气,有品德的人,否则也不会三任太子太师,历代的天子哪个是傻子?

  “请李大人放下偏见,好好思虑一下,历朝历代几多年,什么时候不是商人把种种物产运到大唐各处?有了商人,农户手中的蚕丝布帛,棉麻织锦才气得以换成钱财。世人皆说商人图利,不是君子之行,但是在小子看来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姜云明的话让李纲皱起了眉头,但是并没有说话。

  姜云明自顾自的继续:“商人若是不图利,那么赔本破产的商人将会各处都是,久而久之谁还敢从商?无人经商那么黎民手中的农产又怎么换成钱?诸位大人能站在这里就证明都不是庸才,相信经云明一言都能明白商业的重要性。商人虽然从不被看重,但是却是不行缺少的一环,列位能想象以后没衣服穿,没工具用的场景吗?这些,都是从来都不被重视的商人带给我们的。”

  姜云明看着沉思的李二和接头低语的百官,看法的颠覆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李纲满脸昏暗,不行置信。

  叹了一口气,姜云明却是继续开口:“云明在南下时没有凭据原计划,而是突然停靠在了宿州,抓了一个贪污的县令,其时云明说了一句话,是对宿州刺史说的,也是对太子说的。”

  姜云明的话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他身上。

  “其时那个县令说当官如果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不是为了家人富足,那么当官有何意义?云明有些赞同这句话。”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李二也皱起了眉头。

  “云明其时对着宿州刺史,也是对着太子说:我不阻挡当官为家人谋福祉,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和家人能过得好一点,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身为官员,若是能让治下的黎民安身立命,不愁吃穿,那么即即是贪墨万金,那云明也没有异议;但若是治下民不聊生,饥俘各处,那么你就算是多拿一文钱,那也是贪污!”

  姜云明的话恰似当头一棒,惊住了李二和所有人。

  “云明觉得,大唐的官员不敢说九成,但是也有八成的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谋些福祉!有几个官员家中没有些工业?靠着每年的俸禄以及食邑能做到现在的水平吗?相信各人心中都有答案,官员尚且如此,又何论商人呢?是以,泾阳伯姜云明请奏!”

  嗓音铿锵,面色严肃,姜云明的正色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请陛下同意,修路,生长滨海渔业,勉励商人去滨海收货经商!”

  李纲叹了一口气,身形似乎更佝偻了一些。

  “李大人无需叹气,这本就是为国为民之举。再者,勉励商人之策也仅仅只是在今年,明年还请陛下加重商税,降低农税,这才是重中之重。只要有商人到海边去收货,那就会让滨海的渔民们生活更好一点,商人必将赚得更多,届时即即是陛下加重商税但是照旧会有人趋之若鹜,用商税补助农税,大唐的税收并未淘汰,但是留给农户的粮食却更多了。”

  听见姜云明的话,李纲的脸上似乎是回复了一些神采,手持笏板,躬身说话。

  “老臣,附议!”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下朝之后,两仪殿,李二端坐案前,姜云明和四位国公走了进来。

  丝绝不在意李二难看的脸色另有四位国公惊奇的眼神,姜云明随意扒拉起了一把椅子,直接坐了下去。

  “你还能不能有点儿伯爷的样子?”

  “嗨!有没有外人,怕什么?”姜云明一副咸鱼样子,瘫坐在椅子上。伸手招来李二身后的太监。

  太监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李二,见李二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一丝不悦的样子,这才颤颤巍巍,一步三转头地走到了姜云明的面前。

  “你去承天门,本伯的马车在那里。车上有些工具,你去拿过来。”

  太监看了看姜云明,有看了看李二,欲言又止。

  “去吧。”李二叹气。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