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与非遗的开始

清镇—中秋瓜灯节

与非遗的开始 有琴臻臻 1125 2020-10-13 10:06:04

  “清镇中秋瓜灯镌刻”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其时为买通中央政府与滇省的关系,在黔省进行屯兵,在清镇其时设立了威清卫。所屯之兵多从瓜灯民俗盛行的江浙一带迁徙到此之人,他们带来了中秋玩瓜灯的习俗,后军屯改为民屯,他们在清镇居住,并由此传承至今。瓜灯的制作工艺。不光注重内容,将大量的历史、神话人物和具体有时代特征的事物镂刻在瓜上,而且还特别注意增强艺术缔造效果,使瓜灯尽量凸显“刻、镂、钻、挑、绘”和“形、色、光、声、动”等特。

  2009 年 9 月,清镇雕瓜灯这一奇特民俗被列入黔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瓜雕中以往俗称的“平雕“和“拱垄“,现在改叫“浅浮雕“和“深浮雕“。

  瓜雕被誉为“出在手上的艺术“,遗憾的是一件作品最多能存放三四天。

  中秋节玩瓜灯,在清镇由来已久。南瓜成熟的中秋之夜,小孩相约到瓜地里偷瓜玩瓜,被偷的农户虽被偷而不怨,反添喜色,因为说明当年收成好瓜多瓜大,而未被偷的瓜农反倒多觉得点失望;另说当地先民不堪忍受官家压迫,于某年中秋之夜,以瓜灯作为联络信号,举兵起事;三说南瓜多籽(“子”),人们于中秋之夜剖瓜掏(“讨”)籽(“子”),并将剜空的瓜壳制作成灯,借以祈福添丁(“点灯”)。

  已往玩瓜灯,大多源于小孩自发。据现在八、九十岁的老年人回忆,他(她)们当年中秋之夜“偷”来南瓜,掏空之后,再在瓜皮面上简朴刻上几个字,诸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有的也了了镌刻些花纹装饰一下,最后用小酒杯盛上点菜油,配上几棵灯草,点燃放进镂空的瓜壳里就算做成了“瓜灯”。

  每逢中秋佳节,清镇市当地群众都要选取金瓜、南瓜或西瓜来雕“瓜灯”,寄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瓜灯的制作工艺,不光注重内容,将大量的历史、神话人物和具有时代特征的事物镂刻在瓜上,而且还特别注意增强艺术缔造效果。

  一件乐成的瓜灯作品,要体现“刻、镂、刮、挑、绘”5种工艺,“形、色、光、声、动”5个特色。近年来,瓜灯镌刻的文字和图案已有较大翻新,除“五谷丰登”、“欢度中秋”等传统灯外,“二龙戏珠”、“百鸟朝凤”、“嫦娥奔月”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神话人物也在瓜灯上泛起,充实展示了民间精湛的镌刻武艺。举办“中秋瓜灯节”已成为清镇市的传统运动,评比出的“状元灯”、“探花灯”、“榜眼灯”、“秀才灯”,受到了宽大群众的青睐,进一步激起了各人制作瓜灯的热情。其目的就是推动传统文化的康健、和谐、广泛开展。

  中秋瓜灯节已经成为清镇民俗文化的一大亮点。每当中秋临近,市场上、街道两旁,南瓜、金瓜聚集如山;中秋佳节之夜,大街小巷提着瓜灯游玩的人络绎不停,人群集中之地更是灯如星云,与明月相辉映,而持灯之人任随点评,嬉笑之声不停,泛起出一片祥和景象。不少外地人出于好奇,于中秋之夜专门赶来寓目者亦不在少数。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