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与非遗的开始

息烽—流长阳戏

与非遗的开始 有琴臻臻 1509 2020-10-13 09:47:05

  息烽阳戏是一种奇特的地方传统戏剧,是戏剧“活化石”,一般在祭祀时演出,兼具娱神功效。

  息烽阳戏其体现形式是一边说唱台词,一边跳跃,一边攻击乐器,并配合使用刀、鞭、令牌等道具。演出时由于其脸谱化妆和扮相奇特,演出变化多样,行动夸张,很是引人入胜,是黔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项目。

  据潜心研究阳戏多年的息烽县文化局黄登贵介绍,一出“阳戏”共分为24坛(即有24台戏),出演一台“阳戏”最少要36小时,甚至可以连续演三天三夜。“阳戏”广泛流传于息烽县境内的乌江河畔流长乡一带及与之相邻的金沙县、ZY县的乌江沿岸等地,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当地人一般在结婚、祝寿、祈福、消灾时才请“阳戏”班进行演出。

  “请神来神便来,香花烛儿两边排。金童玉女排左右,手捧香花迎进来”在戏子们的应和声中,家住四坪村的黄朝魁家拉开了唱戏还愿的帷幕。传承了300多年的流长乡四坪村大岩头阳戏,古雅神秘,九板十三腔尽显民间艺术的神韵,堪称戏剧的活化石。

  息烽阳戏是传承在息烽流长、九庄以及鹿窝、石硐地域的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戏剧。主要接纳巫教演出法式,为人了愿,以到达请仙敬主、驱邪纳福的目的,是在脸上化妆饰演角色进行演出的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息烽阳戏分流长阳戏、九庄阳戏和石硐阳戏三个派别。其中流长阳戏是息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被列入黔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息烽阳戏从乾隆时期开始,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一直到现在还在传承,阳戏有正戏、耍戏之分,演唱以坛为单元,声腔有“九板十三腔”之说,其中流长阳戏奇特之处在于“开脸”而不戴面具,它与流长花灯、傩戏关系密切,具备生旦净丑角色,是戏剧的活化石。具有文化、戏剧、文学和旅游研究价值。

  阳戏不是川剧,更不是通例的戏剧,它与我省流传较广的地戏类似,以祭祀为主,兼具娱乐功效。阳戏是以说唱台词的形式演出,被称为“九板十三腔”(指运用9种乐器13种唱腔),大量使用钵、锣、鼓、铙等乐器,道具有刀、鞭、三尖刀、大木刀、卦、令牌等。一出阳戏共分为24坛(即24台戏),包罗迎神下马、煞仗、开坛礼请、参灶领牲、造棚、亮台、堂屋回畜、天官开台、上云台、灵祖、催愿敲枷、赐神、还财神、钟馗打鬼、酿星、回三伯公婆、施孤、勾愿、卜卦、开缸上献、造船、送神、起马褂、回神等,阳戏在演出之前,主人家和戏班先要在堂屋神龛上摆放川主、土祖、药王的神像,以煮熟的猪头、猪尾等进行祭拜。正式演戏时,演员们要画上脸谱,身着戏服,手拿道具进行演出。24坛戏中,最悦目的是第9坛“上云台”――《桃山救母》,其故事情节和神话故事《宝莲灯》颇为相似。

  由于阳戏坛数众多,出演一次阳戏最少要36小时,有时还穿插许多“耍耍戏”,甚至可以连续演三天三夜。在演出期间,主人要杀猪宰羊、摆酒设宴招待戏班演员及前来庆贺的客人,周边七村八寨的人们都来寓目,局面十分热闹。受种种客观因素影响,阳戏逐渐不景气起来,现在戏班只有10小我私家,有许多戏文已没有人会唱,最多只能唱一天两夜,阳戏即将面临失传的境地。

  阳戏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既非戏剧也非宗教,在息烽县流长乡及与之相邻的金沙县、ZY县的乌江沿岸流传已久。据说是清代中期,一个徐姓男子从川省辗转流落到流长四坪,在与当地黄氏家族的接触中,手把手把阳戏传给了一个叫黄涛的人。今后,阳戏传人就把徐姓人尊称为“徐师公”,而把黄涛称为“起例祖师”,即第一代掌坛人。在黄氏家族中承传的阳戏掌坛人,都要经过精挑细选,除了必须是男子,还必须有悟性。掌坛人纷歧定要唱主戏,但要会给相关角色开脸(画脸谱)。脸谱要靠上一代掌坛人传下来,且只能记在心里而不落在纸上。画脸谱的颜色虽然只有黑、白、红三种,但制作却很考究。如黑颜料是将豆腐放在石瓦里,再以菜油薰而得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