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494 对决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1425 2021-02-07 16:00:00

  《楚世家》·威王临天下·齐楚巅峰对决

  齐楚决战外貌上看是魏国的阴谋,实际上因为魏国的衰落,齐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纵然没有魏国背后的挑拨,这场决战也一定会发生。

  “齐魏约而伐楚,魏以董庆为质于齐。”“何不阳与齐而阴结于楚?二国恃王,齐、楚必战。齐战胜楚,而与乘之,必取方城之外;楚战胜齐,而与乘之,是太子之仇报矣。”“令惠施之楚,令犀首之齐。钧二子者,乘数钧,将测交也。”

  齐魏相王,齐魏结盟感受到压力最大的即是楚国,这恰恰是魏国的小心思。而与乘之,必取方城之外;而与乘之,是太子之仇报矣。魏国的阴谋齐人并非不觉,楚人也并非不觉,但是国际局势的生长,齐楚都认识到必将有一场决定中原天下孰强的决战。

  齐楚决战,周边的诸侯小国自然不能置身事外。齐楚接壤区域不大,两强之间的小国另有若干,这些小国之所以生存,就是因为齐楚等大国之间处于均衡的态势,齐来伐则楚救,楚来攻则齐援。现在齐楚的决战一触即发,夹在齐楚之间的这些个小国必须选择站队。

  这些诸侯小国中比力像样点的是宋、鲁、卫,而与齐楚关系密切且会对此战发生影响的则是宋、鲁两国。宋国原想在齐楚纷争中中立,由于齐国的威逼,宋国被迫允许与齐结盟抗楚。

  楚国警告宋国最好不要站到楚国的对立面去:“楚以缓失宋,将法齐之急也。齐以急得宋,后将常急矣。是从齐而攻楚,未必利也。齐战胜楚,势必危宋;不胜,是以弱宋干强楚也。而令两万乘之国,常以急求所欲,国必危矣。”没法子宋国只好恢复中立,楚威王伐交之谋胜出。

  鲁国的态度助楚,鲁国对于齐楚尤其是齐国很是要害,齐鲁毗邻,鲁若助楚,无疑是安插在齐国背后的一把利刃,齐国不能不考虑。于是齐国使鲁,迫使鲁国放弃助楚。

  这样一来,宋鲁各自中立,宋中立则楚有利,鲁中立则齐有利。伐交之谋齐国扳平。

  大战发作,最终楚胜齐败,齐国败的最要害的原因在于选将用人。这次齐国战败,楚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强令齐国换相,这使得齐国面子上大损,尽管楚人没有坚决的要求齐国换相,但是这样的态度已经让齐国不堪其辱。

  但是魏国尽管私仇得报,在一边冷眼旁观,乐见齐国战败。要知道齐魏相王,非独激怒楚国,三晋中的赵国也对魏深怀不忿。魏齐联盟,赵国实力不能制齐,为了泄愤于是伐魏。

  魏惠王本想鹬蚌相争,没想到赵国来伐,算是引火烧身。既然局势生长到这样,对齐阳奉阴违于己倒霉,于是魏国彻底背弃楚国附庸齐,齐国虽然败楚,现在收获了一个死党魏国,而齐魏的彻底结盟,让楚国不得不存有忌惮。虽然齐国徐州战败,但是因为魏国的宁愿宁可附庸,无疑成为抗楚的一个有力的筹码。楚威王那里也忌惮齐魏同盟,于是不再恋战。齐楚决战暂时终结。

  徐州会战,楚威王领导下的楚国进入巅峰时期,拓地数千里,为诸侯中最大者。齐国尽管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使得魏国失去了雄主的辉煌,但是齐国却没有天下称雄,反而在魏国的挑拨下,贸然决战于楚,徐州大北也让齐国蒙羞,而楚国却因此一举而为诸侯之雄,“郢为强,临天下诸侯”。

  齐楚相争,得小利者是魏,得大利者是秦。中原乱纷纷,西秦借此时机内变法外扩张,接连收魏土地,现在的魏国已不能跻身诸强,只能卖土地求存,秦国于是强势崛起。齐楚徐州埋下恼恨的种子,未来秦国向东,齐楚不能相互同心抗秦,秦国顺势挺进中原,最终统一天下。

  徐州相王、徐州决战的间接结果即是促成了最终西秦兵锋东指的结局,历史从来都是难以估料,魏国挟一己之私,挑拨齐楚决战,造成齐楚久远的矛盾,西秦趁势而起,齐楚不能同心,于是一匡天下。秦国是不是要谢谢魏国呢?其中因果,非人力所能预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