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

我绑架了一个外星文明

第5章 第一篇论文

我绑架了一个外星文明 向南向东看 2463 2020-09-16 17:02:30

  继续加油!李默点开了新任务宣布。

  新任务宣布!屏幕上骑马武将又泛起了。

  任务:一个不会写论文的学霸不是一个勤学霸,发表一篇论文吧。少年!

  任务说明:请在任意一本学术杂志或报纸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任务奖励:3000积分,抽奖一次。

  任务时限:十天

  写一篇数学论文?李默看着书桌上的数学难题集,解一道没人解开的数学题目是不是就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可是在哪里发表呢?李默打开手机拨号,不懂就问是李默以前身为学渣的觉悟。

  “张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学生李默。我想问一下,我想写一篇数学论文,不知道在哪里发表比力好。”

  李默买通了他的数学老师的电话。他曾听此外老师说过,张老师数学水平很高,只是不通人情世故才分到他们学校教书。

  “李...李默同学,你好,你想发表什么...?”张老师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李默在他的印象里结果平平,怎么可能发表论文呢。

  “发表数学论文,我想问一下老师,数学论文在哪里发表比力好。”李默又重复了一遍。

  “数学论文啊...,一般来说《数学月刊》的读者比力多,公信力也强一点。但是投稿难度很大。我觉得你发表在《中学生数学》上比力好,那上面科普类的多一些,投稿难度也低一些。”张老师解释的很详细。

  “对了,你写的数学论文是哪方面的?”

  “哦...我还没写呢,我没投过稿,所以找老师你问一下。”李默老老实实的回覆。

  “没写??李默!你们是不是在玩真心话大冒险啊,老师的时间也是很名贵的!”

  嘟...嘟...嘟...

  李默看着被张老师直接挂掉的电话有点发懵,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惹张老师生气了。

  知道在哪里发表就好办了。是学霸做最难的题,发最难宣布的论文。目标确定!《数学月刊》。

  李默拿出那本世界难题集,这本书是全世界所有难题的荟萃,包罗已经解决的另有未解决的,这本书是李默妈妈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给他买的,之后就被束之高阁。

  掀开扉页,序言中有着爱因斯坦的一段话——数学之所以比一切其它科学受到尊重,一个理由是因为他的命题是绝对可靠和无可争辩的,而其它的科学经常处于被新发现的事实推翻的危险。…数学之所以有高声誉,另一个理由就是数学使得自然科学实现定理化,给予自然科学某种水平的可靠性。

  数学之所以可以成为其他学科的基本,基础原因是数学的结果是绝对可靠和无可争辩。难怪学习机系统需要我把数学品级先升到6级。

  目录中排列着数学史上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1.NP完全问题

  例:在一个周六的晚上,你加入了一个盛大的晚会。由于感应局促不安,你想知道这一大厅中是否有你已经认识的人。宴会的主人向你提议说,你一定认识那位正在甜点盘四周角落的女士罗丝。不费一秒钟,你就能向那里扫视,而且发现宴会的主人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体现,你就必须环视整个大厅,一个个地审视每一小我私家,看是否有你认识的人。

  。。。。。。。。。。。。。。

  生成问题的一个解通常比验证一个给定的解时间花费要多得多。这是这种一般现象的一个例子。与此类似的是,如果某人告诉你,数13717421可以写成两个较小的数的乘积,你可能不知道是否应该相信他,但是如果他告诉你它可以剖析为3607乘上3803,那么你就可以用一个袖珍盘算器容易验证这是对的。

  。。。。。。。。。。。。。。。

  人们发现,所有的完全多项式非确定性问题,都可以转换为一类叫做满足性问题的逻辑运算问题。既然这类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盘算,人们于是就料想,是否这类问题,存在一个确定性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直接算出或是搜寻出正确的答案呢?这就是著名的NP=P?的料想。不管我们编写法式是否灵巧,判定一个答案是可以很快利用内部知识来验证,照旧没有这样的提示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求解,被看作逻辑和盘算机科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是斯蒂文·考克于1971年陈述的。

  。。。。。。。。。。。。。。。。。。。。。。。

  编程?逻辑运算?盘算机科学??

  李默有点看不明白,这里运用的数学知识大部门他还没有掌握。

  算了,看下一个问题吧。

  BSD料想

  2.庞加莱料想,任何一个关闭的三维空间,只要它里面所有的关闭曲线都可以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就一定是一个三维圆球

  。。。。。。。。。。。

  。。。。。。。。。。。

  这道题的题目都无法理解。。下一道。

  3.霍奇料想断言,对于所谓射影代数簇这种特别完美的空间类型来说,称作霍奇闭链的部件实际上是称作代数闭链的几何部件的(有理线性)组合。

  。。。。。。。。。。。

  。。。。。。。。。。。

  题目中的汉字他都认识,怎么连在一起就看不明白了呢?

  。。。。。。。。。。。

  。。。。。。。。。。。

  这一道题目不会,这一道看不懂,这一道题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李默脸色难看起来,想起来他数学还只有二级,利用高中知识试图解决一个未解难题真的太难了。

  。。。。。。。。。

  那些看不懂名字的题目直接放弃,只挑选高中数学规模以内的。李默加速了“翻页”速度。

  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完全切合高中知识规模的问题。

  考拉兹料想,又称为3n+1料想,角谷料想,哈塞料想,乌拉姆料想或叙拉古料想。

  是指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获得1.

  考拉兹料想,亦可以叫“奇偶归一料想“.

  在1930年,德国汉堡大学的学生考拉兹,曾经研究过这个料想,因而得名。

  “正整数”,“偶数”,奇数。棒极了,很简朴,完全看得明白。

  要想一个正整数,设这个数为x接下来这个数倘若是奇数,那么就将它乘三加一,即3x+1,倘若x为偶数,那么就将它除以二,即x÷2,那么这个数最后一定会经过4、2变为1。

  如果设想的数是3,那么就是3×3+1=10,10÷2=5,5×3+1=16,16÷2=8,8÷2=4,4÷2=2,2÷2=1。

  李默拿笔验算了一下题目内容,完全正确,可是怎么证明呢?

  归纳法。。不行。

  利用定理直接证明。。。不行。

  唰。。唰。。唰。。

  一张纸。。两张纸。。三张纸。。

  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

  拿出一瓶精力咖啡,现在不是节约的时间。

  天亮了。。天黑了。。

  照旧不行!照旧不行!

  他有点气馁,闭目养神,慢慢思考。

  看来通例的解题思路完全想不通。

  不是另有一滴灵谢谢发水吗?

  小瓶子中只有一滴,滴入口中,有点甜。。

  似乎没什么用。。不会是赝品吧。

  “等等。。我想到了。。”,大脑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n为偶数,n/2为偶数,……,一直除2到1;n为偶数,n/2为偶数,一直到n除以2的X次方,为奇数。我们把,n除以2的X次方体现为n,可以等同于n为奇数。(为偶数时,数字一定在减小)

  。。。。。。。。。。。

  n为奇数, n×2+n×1+1 2n+n+1,这个一定为偶数,(2n+n+1)/2 n+(n+1)/2,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为偶数,为奇数;为偶数就循环①(为偶数时数字一直在减小),一直到n+(n+1)/2为奇数。

  因为:n为奇数,有且只有(n+1)/2为偶数1 n+(n+1)/2才气为奇数。

  n为奇数、n+(n+1)/2为奇数,下面继续:

  n+(n+1)/2为奇数,×2+×1+1 2n+n+1+n+(n+1)/2+1,2n+1+(n+1)/4为偶数,除以2 2+×1+1 2n+n+1+n+(n+1)/2+1

  继续两种情况,为偶数,为奇数,为偶数就循环①、②,(横竖偶数时数字在减小)

  ,一直到2n+1+(n+1)/4为奇数。变换为n+(n+1)+(n+1)/4

  因为:n为奇数,n+1为偶数,有且仅有(n+1)/4为偶数,n+n+1+(n+1)/4才气为奇数。

  。。。。。。。。。。。。。。。。。。。。。。。。

  。。。。。。。。。。。。。。。。。。。。。。。。

  。。。。。。。。。。。。。。。。。。。。。。。。

  n+2(n+1)+(n+1)/4+(n+1)/8 为奇数,×2+×1+1

  2n+4(n+1)+(n+1)/2+(n+1)/4+n+2(n+1)+(n+1)/4+(n+1)/8+1

  10n+8+(n+1)/8,为偶数,除以2 5n+4+(n+1)/16

  n+4(n+1)+(n+1)/16

  无限循环,一直到(n+1)/2得x次方=1

  至此证明完毕。

  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获得1.这个料想完全正确。

  李默放下手中的笔,闭上眼睛,他感应头脑中智慧的风暴在翻腾,灵魂深处有种力量在慢慢的觉醒。

  看了一下闹钟,他已经74个小时没合眼了。眼前一黑,晕倒在床上,弥留的意识“我另有论文没写。。。”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