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家国乱世

113

家国乱世 铎天 3116 2021-05-19 09:20:38

  陆玉芝瞧着一阵的心疼,不由得轻锤了一下胡锡桢,说道:“瞧你干的好事,把人家烫成这样。”

  胡锡桢笑着说道:“我冤枉啊,我也不晓得饺子的馅儿里面居然还这么烫,我特意在调料里面多蘸了好一会儿才拿出来,又使劲的吹了几下,可照旧没有把里面的馅儿吹凉,不外你讲是我的错,我认,哎!”

  小女孩这会儿把嘴巴里的饺子也已经吃下肚子里,不外她倒是没有生气,而且笑了笑,还去拍了拍胡锡桢,体现没事的意思,甚至亲昵的用双手,抱住了胡锡桢的手,这一幕倒是让陆玉芝没有想到的,她好奇的瞧了瞧小女孩,又瞧了瞧胡锡桢,感受有点纳闷儿。

  胡锡桢虽然也给闹懵了,不外他没有问有没有烫着,而是问道:“还吃吗?”

  小女孩笑着点了颔首,很是的肯定。

  在场众人都没讲话,胡锡桢又用手拿起一个,蘸满了酱料之后,再次递到她的嘴边,小女孩把嘴巴往前一凑,又是一整个吞到了嘴巴里,冬天的工具,凉的快,尤其是这样的夜里,所以这时候还在冒着热气的饺子,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烫了,小女孩咬开了之后,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头仰起来,要把馅儿吹凉的意思,而是直接嚼了几下就咽进肚子了。

  胡锡桢没有询问,又用手拿起一个,蘸好了酱料,递了已往,同样,小女孩又再次把头伸过来,整个含在了嘴里,这一切似乎成了一个约定缩成的公式一样了,张清和、陆玉芝、另有小白三小我私家,默默的瞧着这一切,也不讲话,一直等到胡锡桢给小女孩拿第十个的时候,她才微笑着摇了摇头,那意思是她吃饱了,不想再吃了,胡锡桢也不讲话,顺手把那只蘸好了调料的饺子,递给了陆玉芝,陆玉芝也学着小女孩适才的模样,一伸脑袋,整个把饺子含在了嘴巴里,不仅如此,还在胡锡桢的手上,咬了一口,胡锡桢吃疼之后,手一缩,顺手甩了两下,小女孩笑了,陆玉芝笑了,胡锡桢也笑了,张清和跟小白,也随之笑了。

  其实适才陆玉芝也不是有心想咬胡锡桢,而且也没用力,有那么两个她自个儿的原因,一是你胡锡桢喂人家小女人喂的这么开心,一个接一个的,旁若无人的,让所有人在旁边看着,是不是感受挺美的;而是你胡锡桢把人家吃饱了的,不吃的,或者讲难听一点,是吃不下的工具,塞给我,你当我是什么呀,小猪吗?不外陆玉芝生气归生气,她究竟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孩子,她怎么能在这么多人面前,驳了胡锡桢的面子呢,所以她也学着小女孩的样子,接过来吃了,一方面为调治一下气氛,咬他那一下,则是给胡锡桢一个小小的教训,提醒你下回要注意了,可拜拿我当小猪来养,结果弄的所有人都笑了。

  总算小女孩的神经,为之缓和了下来,不再像之前那样,一直紧绷着,小女孩是吃饱了,可胡锡桢、陆玉芝他们却是有点饿了,于是他们一个个的开动了起来,不外饺子实在是有点多,端上来五大盘饺子,只吃了三大盘,其实也就胡锡桢跟张清和吃的多了些,尤其是胡锡桢,天生就是对饺子着了魔的喜好,也省了洗筷子了,一手一个,掐住饺子上面的皮,拎起来往调料里一蘸,顺手丢入嘴中,行动无比的流畅,陆玉芝跟小白差不多每人也只吃了五六个就没再吃了,可胡锡桢是一个接一个的吃,似乎他比这小女人饿了更长时间一样,把个陆玉芝、小白,另有这小女孩,给瞧的懵了。

  三大盘饺子,给吃了个干洁净净,还剩下两大盘,陆玉芝打趣道:“吃啊,另有两盘呢。”

  胡锡桢摇了摇头,又摆了摆手,示意已经吃饱了,这每盘饺子,差不多也有近三十个,每一个的馅儿都是足足的,不讲二三两一只,那也差不多有一两多一只,可想而知,胡锡桢到底是吃了几多个了。

  胡锡桢有点尴尬的说道:“嗯,饱了,其实从小到大,可以讲,都没吃过饺子,只在我到了上垅村之后,谊母做给我吃过一回,那一回也是吃了许多,也从那一回之后,就喜欢上这饺子了,还请不要见责啊。”

  “哈哈哈哈哈!”一阵带着童音,清脆的笑声,传了出来,小女孩的笑声,特此外清脆。

  胡锡桢顺着声音望已往,说道:“你笑什么呀,你是不是也很喜欢吃饺子?”

  小女孩点了颔首,没讲话,这说明她是会讲话的,胡锡桢又接着问道:“那你能告诉哥哥姐姐们,你叫什么名字?哪儿的人呢?为什么一小我私家跑到这陆家村来呢?能告诉我们吗?”胡锡桢没有像陆玉芝那样,一次问那么多的问题,而是试探性的问了两个差不多能一起回覆的问题,希望慢慢打开这小女孩的话匣子,也希望她能完全的放下警惕,真正的敞开心扉,跟他们讲讲到底是什么原因。

  小女孩低下头,想了一下,这才抬起头,说道:“瞧你们都像是好人,我就讲了吧,我叫于悦,我的祖辈里有个大人物,叫于成龙,不晓得你们有没有听过呢?”讲完之后,脸上扬起了一抹自信的神色。

  陆玉芝跟胡锡桢的祖上也是当官的,而且都做过清朝的大官,对于成龙虽然很是对清楚,那可是大清楚开朝以来的最大的清官,不外对于于成龙的身世,他们倒是晓得的不多,但这里可是有个才子,张清和,他对于成龙的历史,可是如数家珍。

  张清和说道:“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SX省LL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黎民安身立命,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署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AH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讲到这里的时候,张清和瞧了一眼于悦,小家伙又惊讶的用手捂住自个儿的小嘴,引得张清和不住的轻笑。

  这里于成龙的故事太多,而且与本书无关,止步于此,就不赘述了,各人了解一下,这个小丫头于悦,是于成龙的后人就可以了。

  于悦忍不住问张清和道:“这位年老哥,你也姓于吗?你也是我老祖宗的子女吗?我们不会是亲戚吧?”小丫头天真的抬起头,望着张清和,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张清和却是不得不摇了摇头,狠心的把小丫头的美梦击碎,慢慢的说道:“我不姓于,我姓张,我叫张清和,我的祖辈可没有你的祖辈厉害,我的祖辈就是个农民,大清朝以前的我就不晓得了,横竖我爹跟我讲的,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到我这一代的时候,因为我的爷爷那一辈算是有些本事,家里有了些积贮,到我爹那一辈的时候,家里有闲钱供我念书,才有了走出这个山城的时机,你祖辈于成龙的事迹,我也是查阅一些文籍才看到的,也因为他是大清朝开国以来最大的清官,所以才记在了心里。”

  于悦这才明白,为什么张清和对她祖辈的事情,了解的这么清楚,在她这小小年纪想来,不是她家族内的人,不需要记得旁人祖辈的那些事,有这时间的话,干嘛欠好好玩会儿呢,虽然,这是人与人之间,年龄带来的思想差异,她还太小,理解不了成年人的世界。

  张清和又继续说道:“我对你祖辈于成龙的了解也就这么多了,他去世之后,家族内也没有在泛起什么大官,所以就没有更多的了解了,好了,现在我讲完了,该到你继续讲了哦。”张清和讲完之后,又把话语权,丢给了小丫头于悦。

  于悦想了一下,接着说道:“自从我家老祖宗去世之后,家道就开始中落了,开始的时候,另有皇上保着我们家,不被坏人欺负,厥后因为没有更有能力的人出来,所以慢慢的皇上也就不保我们家了,厥后没措施,祖辈的人就带着全家人迁移,最后就到了AH境内了,先是在黄山那边,最后被那些坏人晓得了,又追了过来,然后就又开始逃跑,慢慢的,就又到了巢湖这边,到了巢湖这边还好,离那些坏人越来越远,就平静了下来,到我出生的时候,家里过的日子还行,不愁吃不愁穿,可巢湖那边现在开始闹土匪,我们家就在湖的边上,那是一些水匪,经常过来抢了就回到水上,那些当官的也管不了,开始的时候,我们家给他们点钱物还能打发他们离开,厥后没工具给的时候,就开始抢人,抢工具。”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