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5章 本初以为如何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浙东匹夫 3403 2020-08-24 09:37:58

  后世制造宣纸泯灭的时间照旧挺久的,动辄一两个月才气出货。

  不外最主要的耗时环节,照旧原料的浸泡。充实浸泡的目的,是尽量去除洁净原料中的卵白质和淀粉、尽量只留下纤维素。

  因为淀粉类多糖和卵白质是很容易糜烂变质的,不除洁净就影响纸张的寿命。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就要稳定得多,只要不遇到蛀虫、白蚁和专门剖析纤维素的微生物菌群,就不用怕。

  如果把充实浸泡的环节省略一些,整体生产时间就能缩短一泰半,因为破坏打浆摊纸其实花不了多久。

  而汉朝的造纸,浸泡时间原来就比力随性,如今是纸张的萌芽期,这个时代造出来的纸寿命原来就不长。蔡侯纸那种杂七杂八的原料来源,每次用的料都纷歧样,也没法统一浸泡时长。

  后世经典的宣纸,号称生存恰当可以做到“纸寿千年”,所以故宫博物院里可以看到的最古老的纸质书法藏品,基本上也就到唐朝。而汉朝的纸凭据运气,就算干燥、妥善生存,差的几十年就彻底烂透了,好的也不外百年。

  甄家的工坊敢跟李素报十天半个月就出货,也是基于这个时代的一般工艺经验。这样造出来的纸,耐久度肯定也会比力短。

  但是,纸张是否容易渗水渗墨、能不能用来印刷,这方面的性能,跟浸泡时间是不影响的。所以这种纸依然可以拿来雕阴文版印书,只是印出来的书寿命短点。

  而第一批的试产物,李素原来就没计划用来印那些传家的经典书籍,而是给刘备搞宣传用。

  好比,李素计划等刘备“弃官救叔”之后,就刻印一批《孝行录》或者叫《孝义录》,纪录一些本朝的经典名人孝廉事迹,然后在雒阳廉价卖一卖。

  这种类似于传单广告的作品,只要卖得自制,纸差一点、看几年就烂也没什么关系,横竖宣传效果也到达了。

  趁着印这批作品的历程,把用楮树皮的新式造纸术再完善磨合一下、总结出一套工艺,未来印其他传世经典时再用真正耐用的好纸,也来得及。

  至于这套《孝义录》怎么写,好比可以先把如今已经名满天下的刘繇刘正礼“乔装潜入贼巢、杀贼救叔”的事迹,就摆在前面。(刘繇在光和年间就已经先后举了孝廉和茂才,如今已经是朝中比两千石的清流高官了,担任“侍御史”。)

  然后再列一堆其他各郡的侠义孝行规范,也都要是已经被朝廷表彰过、当事人已经举过孝廉,甚至厥后也因为为官政绩卓著又举过茂才的。

  最后,再把刘备即将要做的好人好事蹭热度摆在最后,跟那些本朝先贤义举摆在一起,蹭一波流量。

  这扬名的事儿,可不就办成了么?

  虽然了,实际操作历程中,肯定没那么简朴。你还得想措施找名人大V、公知名士帮你吹嘘卖书。得以利诱之,让那些名士也意识到推广这书对他们也有利益,但李素相信,只要先把书弄出来,后面的刊行环节他肯定有措施搞定。

  搞宣发事情,汉朝的人怎么跟后世的人比?后世那些写书的拍网剧的拍影戏的,刊行事情经验那么多,李素上辈子好歹也算卖嘴皮子谋生的人,稍微见识一点娱乐圈刊行炒作的经验,就够汉朝人喝一壶了。

  ……

  搞定了造楮皮纸的订单后,李素回抵家就开始琢磨后续的“项目时间表”。

  造出来的纸要用于印刷,那至少是半个月之后的事儿了。

  这半个月里,他首先需要弄一批适合镌刻的木板,然后在上面把要宣传的故事都写好,再找木匠镌刻出来。

  镌刻的要领,就直接用阴文镌刻,也就是把他写字的部门刻掉,刻凹下去。到时候印出来就是黑底白字。

  阴文镌刻的利益是方便,要刻掉的木头部门比力少,刻起来也就快。另外,不需要庞大的倒模操作,直接写直接刻,不用木匠识字。

  至于未来雕版印刷真要是成熟了,再搞成白底黑字的阳文虽然更好,但目前这两年犯不着这么折腾,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再说。

  那些完善的攀科技,等未来汉灵帝驾崩了,自己也随着刘备找到了一块凭据地,天下进入争霸模式,再攀也不迟。

  这也制止了早年就乱攀科技、结果立功后被朝廷调来调去,增加技术泄密的风险——

  就好比,现在要是刘备回到幽州后,李素就攀出几项牛逼科技,在当地也培养人才、制作工坊。可要是未来因为立功太快,被朝廷怀疑,灵帝死前又把刘备调离幽州呢?

  你把幽州那些不能搬走的工坊再彻底拆了?那吃相多灾看。如果有培养出来的匠人安土重迁不愿随着刘备搬走,也不能全部把人杀了灭口呀。

  究竟如今朝廷照旧有威望的,要是为了技术保密而滥杀无辜,肯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所以最稳的做法,照旧等朝廷无法再把军阀调离后,找一块雷打不动的凭据地苟起来,再慢慢攀那些永久性科技,而目前只攀一些过渡性科技。

  过渡性科技只要吃到螃蟹,稍微沾两三年自制,也就赚够了。哪怕未来扩散了,就当是造福全人类呗,也犯不着吃相太难看永远敝帚自珍。

  “造纸晾纸算它半个月,我同期把书写了木板刻好,算20天后开印……倒也来得及。找朝廷述职、让刘备在京城名人面前露个脸,这至少还要三四天的时间。

  按目前朝廷的服务效率,对刘备的封赏敕命下来,至少是五六天之后了。到时候,我让刘备在混完脸熟汇报完事情、但封赏敕命还没下来的时间差里,‘弃官回去率领乡勇杀贼’,这样的话,算上赶路回涿郡的时间,起码七天,那就是12天后回到涿郡带兵。

  哪怕立刻跟张纯打出一点小战功小名声,那也是15天或者20天之后了。那些小捷报要传回雒阳、而且有一定的知名度,起码再加10天,那就是一个月之后要开始卖书……

  我现在要做的是,在这几天里,也尽量跟京城的名人要人混一些脸熟,最好找到一个肯征辟我的,七天之内就把我从贾琮的下属征成京官,这样我才好有借口在京城滞留一个月以上,居中处置惩罚这些宣传事情。

  否则的话,最多十天之后,我就得随着沮授回邺城了,那就得继续给贾琮打工,没法实施我的计划了。”

  李素心中细细盘算,把整个时间表要求大致算明白了。

  千头万绪,形势还真是紧迫啊。

  明天就要跟刘备一起,被何进召见了,按说今晚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可他却连觉都有点睡不着。

  “晚点再睡吧,写点工具,让心里踏实一下。”李素翻来覆去了一会儿,决定用前世养成的习惯,睡前写点工具,把注意力疏散一下,有助睡眠。

  于是他翻身下床,在屋里找了块木质适合镌刻的木牍,决定今晚就先把《孝义录》里的第一章故事、也就是刘繇潜入贼巢杀贼救叔的事儿,给写成杂记故事。

  “伯雅,怎得都二更天了还不睡?”隔邻的关羽看他把油灯灯芯重新挑亮了些,迷迷糊糊中被明暗反差晃到了,不由有些起床气。

  “兄先睡吧,我想起另有封书函急着写,可能对年老有用。”李素一边舔着笔一边解释。

  听说是刘备要用,关羽立刻闭嘴了,转身朝里继续睡。

  李素便洋洋洒洒,把他记得的故事写了下来,还略微润色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捏造细节,都是想虽然的。写完之后,对自己的故事还挺满意。

  汉朝人写杂记都是很简略的,因为竹简木牍刻写困难,誊录也慢,要惜字如金。如果一个故事字太多,别人就懒得抄了。

  但李素原来就是计划印刷的,所以不怕细节富厚不愿抄,故事的可读性可精彩性就比同时代的作品高多了。

  不外,他审视了一遍之后,照旧发现了一个问题。

  自己的书法照旧太丑了!要是直接让木雕师傅按他的字迹镌刻,印出来恐怕也卖不出去。

  “做点事真是麻烦啊,看来只能是我先把故事写出来,然后花钱找个书法好的人帮我抄一遍,再让木雕师傅凭据那个书法好的版本刻。而已,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搞定的,照旧先睡觉吧。明天觐见何进之后,再从长计议慢慢找书法名家。”

  ……

  一夜忐忑无话。

  第二天清晨,卯时三刻。

  距离李素、刘备等人被召见的时间,另有一个时辰。

  不外上将军贵寓,已经忙碌起来了。

  在召见外使之前,何进的几个心腹幕僚,已经被提前招来议事,准备就幽州新发作的贼乱,商讨出一个开端的对策来。

  受邀的来宾一共有四人——确切地说,是袁绍、曹操、鲍鸿等三个来宾,加上一个自己人,上将军主簿陈琳。

  何进位居中枢,他虽然知道天子如今身体已经有些欠好,开始谋划筹建西园八校尉、以特别戚何氏兵权,好给并非何皇后所出的二皇子刘协铺路。

  西园八校尉的大致人选,何进也加入了博弈,基本上能料到。

  设立西园军何进是没法阻止的,但往八校尉里掺沙子照旧做获得的。

  今天请来的袁鲍曹三人,加上因为昨晚喝醉酒没请到的淳于琼,就是内定八校尉中亲何的一派。

  其中曹操的“亲何”属性还比力隐蔽,因为他是阉人之后,汉灵帝如今还不知道曹操亲何,以为他是阉人派,至少是中间派。

  而另一排反何的四校尉,自然是以阉人蹇硕为首,另有阉人曹节的女婿冯芳,另有与何进不太搪塞的赵融、夏牟。

  所以,从年初八校尉的风声传出开始,何进就开始有意笼络袁鲍曹淳于,有军事方面的决策,都跟他们四人商量。

  此时现在,众人分宾主坐定后,何进就开口了:

  “本初,河北乱起,蔓延二州,你以为当如那边置?该全力进剿,照旧剿、抚并用?对于牵扯其中的胡人,又该如何申斥惩戒?”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