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朕的大秦很凶猛

第0017章 秦国用士

朕的大秦很凶猛 哈拉尔德 2174 2020-08-27 08:12:29

  话说,韩非衔命出使秦国,卖力向秦国割地求和之事,心中甚是憋屈。

  今年的开春,秦王异人就以蒙骜为将,率军攻伐韩国,夺取韩国的重镇荥阳,兵锋直逼韩国都新郑。韩王深感不安,故而让韩非出使咸阳,欲将韩国的成皋、巩二城割让给秦国。

  韩国已经被秦国蚕食得差不多,削弱得差不多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屡屡东出,首当其冲的就是韩、赵、魏三晋,一开始,三晋还能同心协力,反抗一下,或者山东列国都能不时的组织联军,合纵抗秦。

  但是,这种情况自秦昭襄王末年以来,就截然差异。

  大争之世的花样,不时的发生变化。

  一开始是魏国一家独大,雄于天下,魏武卒打遍天下无对手。

  接着秦、齐、楚三国经过变法或者革新,纷纷崛起,让霸主魏国东辱于齐,西丧于秦,南败于楚,国势日衰。天下的花样,俨然酿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再厥后,楚国遭遇齐、韩、魏三国的联军攻击,战于垂沙,精锐尽丧,又被秦国的武安君白起率军势如破竹,捣破鄢郢,焚毁楚国王室陵墓,逼得楚国不得不迁都到陈县遁迹。

  再有,就是齐国。

  齐闵王作死,一战灭宋,天下震恐。

  这种行为遭到了以秦昭襄王为首的天下列国的敌视,随后,秦、赵、韩、魏、燕五国伐齐,终于大破齐军主力,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几近灭亡。

  厥后,虽有田单复国,收复失地,但是齐国的国势终究是上不去,已经成了半死不活的模样,沦为了魏、燕一般的弱国。

  这些年来,齐人极端敌视赵、燕二国,盖因其在当年的五国伐齐之战中着力最大,赢利最多,而每每列国合纵伐秦之时,齐国总是充当搅屎棍,选择跟秦国相助。

  这不得不说,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方略简直高明。

  而在其时那种花样之下,齐楚两大霸主国相继衰落,秦国俨然已经一家独大。

  幸亏,经过多年胡服骑射的赵国已经脱颖而出,在灭亡中山,驱逐娄烦、匈奴,辟地千里,设置雁门、云中、代郡这三郡之后,国势日盛,俨然成了一个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军事大国!

  但是赵国只能算得上是军事强国,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霸主大国。赵国的军事实力很强,能与秦军相提并论,但是打不起消耗战!

  这不,长平之战,赵国就把家底都打光了!

  此时的韩国,已经不能如同之前一般反复无常,秦国强盛投靠秦国,楚国强盛投靠楚国,充当墙头草,左摇右摆,左右逢源。

  当此大争之世,只要秦国能一直推行商君之法,推行范睢的远交近攻的方略,终有一日是能灭亡六国,一统天下的。

  饶是韩非不平气,但是对于这一点,他照旧深信不疑的。

  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秦国会发生巨大的内乱,跟当年那个庞然大物的晋国一般,四分五裂,然后天下重归于乱世,韩国也能苟安,以至于再度崛起!

  抱着十分庞大的心思,韩非与秦王异人签订了国书,脸上是五味杂陈的,十分失落。

  “韩非子,你在想什么呢?”异人忽而问道。

  “哦!啊?没有,秦王,是敝臣走神了。”韩非一脸歉意隧道,生怕异人觉得自己不尊重他,继而再次兴兵,攻略韩国的城池土地。

  昔人云,师出有名。

  但是,现在强盛如秦国,在这个早已礼崩乐坏的时代,兴兵伐韩,哪里需要什么名义?

  秦王异人微微一笑,说道:“无碍。韩非子不愧是韩国有名的智者,连这等重要的场所都能思虑,为国之境况深感忧虑,为国谋划,寡人钦佩。”

  “秦王谬赞。”

  “韩非子,寡人久仰你之台甫,知道先生深谙法制,有治世之才,寡人甚是敬服。不如先生留在咸阳吧?寡人封先生为客卿,当日夜恭听先生之教诲。”

  “秦王盛情,韩非却之不恭。”

  韩非欠着身子,叹道:“只是韩非粗鄙之才,恐入不得秦国的庙堂。”

  “先生何出此言?”

  异人笑着道:“我秦国用士,不唯秦人。先生虽是韩国宗室子弟,但寡人不在意这些。先生留在韩国,不得韩王之重用,韩国现在又是如此弱小,已是千乘之国,苟延残喘,恐无有先生你的用武之地啊!”

  “秦王,韩国再弱,韩国再小,也是韩非的母国,还请秦王莫要非议。”

  闻言,秦王异人叹息一声,摇摇头道:“先生明珠暗投,真是让寡人感应可惜。”

  异人简直敬服韩非之才。

  秦国用士,不唯秦人,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用人,向来是唯才是举的。

  商鞅献固本之策,编什伍之民,兴农战之法,立国之威信,逐步取得了河西之地的控制权,扭转了秦国恒久受魏国压制的局势。

  张仪献离散之策,巧舌如簧、长袖善舞,疲楚弱楚,破魏楚、齐楚之盟,在秦、楚、齐鼎立花样中赢得先机。

  后面更有范睢献蚕食之策,远交近攻、虎视三晋,连击韩国,以有上党,“得寸则有寸,得尺亦有尺”,步步为营、日益精壮。

  魏失三才,皆成秦之栋梁,献兴秦三策,皆中治国肯綮。

  秦用函谷雄关盖住了六国之师,但对于六国人才却敞开大门。

  随着战国竞争不停加剧,秦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出击,暗挖各国“墙角”。

  最迟至昭襄王中后期,秦国已经建设起组织严密的“猎头”网络,开展搜罗六国人才的专项事情,范睢入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秦国使者王稽发现范睢,看似是一件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但仔细分析,却是一定结果。王稽外貌上是秦王派遣出访魏国的“谒者”,实际黑暗执行招募人才的重大任务。

  在魏国期间,他时刻高度关注“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利用每一个时机打探情况。王稽具备职业“猎头”的一切素质,眼光独到,第一次和范睢相见,“语未究,知睢贤”。

  王稽如获至宝,怕夜长梦多,迅速向魏王离别,带着范睢一同归秦。

  王稽不是昭襄王唯一的特使,秦国的“猎头网络”深入到六国之中,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老幼不问,文武全收,唯才是举。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人才流量为秦国带来了生长质量。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