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楚汉十五年

第五十五章:史记部门内容解析

楚汉十五年 半盏老酒 3477 2020-08-08 10:41:28

  1,刘邦的家乡。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史记》

  刘邦是沛郡丰邑中阳里人。应该是生长于丰邑,厥后在沛县事情,所以迁居沛县。

  2,刘邦的出生时间。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史记》

  有公元前256和公元前247两种说法,都比力有原理。壮,是三十岁,刘邦娶吕雉时,已经是亭长。吕雉生刘乐,刘乐生张嫣。吕雉是公元前241年出生,张嫣是公元前202年出生,所以吕雉嫁给刘邦的年份应该在公元前224左右。那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更靠谱一些。

  3,刘邦的家境。

  曹氏是刘邦的外妇,也就是小三、情妇一类。这么说的话刘邦的家境肯定不会差。刘邦是亭长,亭长手下另有里长、屯长,郡县制最肥的就是官员。刘邦曾经念书,郊游,甚至喜欢施舍,这都说明刘邦家境殷实。

  4,关于“屠”和“阬”。

  屠之、屠相等,都是血洗的意思,并非屠城。

  (项羽)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震怒,使当阳君等击关。-----《史记》

  (项羽)闻沛公已屠咸阳,羽震怒,使当阳君击关。-----《汉书》

  同一事件,纪录的是两个差异的字,可见屠约即是破。可以理解为,屠相当于击溃,歼敌。

  (耿)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后汉书》

  总不能说耿弇是将三百城池全部杀光吧?

  《史记》中泛起屠的次数多得数不胜数,屠如果是屠城的意思,那华夏大地将空城无数。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阬之。-----《史记》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史记》

  阬才是屠城。

  5,关于秦末名将。

  而上将军材能不特章邯、杨熊也。-----《史记》

  章邯、杨熊才是秦末的名将,并没有提及王离。项羽的巨鹿之战只是打败了王离。

  6,关于越将。

  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降析、郦。-----《史记》

  刘邦在攻打胡阳的时候收了一批越将,刘邦团体的组成,是中国各地的军队。

  7,关于号称。

  近者奉辞讨伐,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外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三国志》

  史书中多次泛起讨论军力的情况,同样的军力,在差异人的口中相差颇大。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史记》

  史记中有明确的关于号称的纪录。号称的军力并不是真实的军力,都是夸大其词,比实际是至少要多出一倍的。

  8,关于登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史记和汉书的纪录中,烧栈道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所谓的修栈道,那就完全是虚构的了。在正史的史记,汉书中都没有纪录。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中也是没有任何纪录。

  各人都熟知的是,淮阴韩信登坛拜将。但是淮阴韩信是被封上将,而不是上将军!那时候基础没有上将军这个职位,最高的军职是太尉、上将军。

  之后,淮阴韩信提出了“汉中对”,但是萧何,另一个韩信(韩王信)也提出过,所以汉中对不能说明任何事情。史记的纪录中对两小我私家的称谓都是韩信。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彭城之战前,没有任何关于淮阴侯韩信领兵的纪录,也就是说,还定三秦跟淮阴韩信毫无关系。而在《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韩王信的列传)中,却有还定三秦的纪录。

  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行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高祖本纪》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高祖本纪》

  使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高祖本纪》

  高祖本纪中,前后四段,连续三次提到韩信。可见应该是同一小我私家。

  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快要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韩信卢绾列传》

  高祖本纪中的纪录和韩信卢绾列传(韩王信的列传)中的纪录对照,基本一致。对话的意思都一模一样。可见,刘邦打出三秦,用的是韩王信的战略,而并非淮阴韩信的战略。

  但是,这个战略并未乐成。

  须昌: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后为河闲守,陈豨反,诛都尉相如,功侯,千四百户-------------《高祖功侯者年表》

  在高祖功侯者年表的纪录可以看出,韩王信的这个从故道还的战略并未实现,章邯已经发现刘邦的举动了。而且队伍堵在了陈仓口。看过之前的几张图,就知道刘邦的胜算很小了。而且刘邦已经计划退兵了。这个时候,须昌侯赵衍献出了战略,从其他的道走,应该是一条没人知道的小路,但是不是陈仓道了。这才打败了雍军。所以基础不存在暗度陈仓,只能说明度陈仓,暗走他道。

  高祖功侯者年表里,司马迁讲明,是考察了元勋的始末加以纪录。可信度应该是冠绝于《史记》的。

  淮阴:兵初起,以卒从项梁,梁死属项羽为郎中,至咸阳,亡从入汉,为连敖典客,萧何言为上将军,别定魏、齐,为王,徙楚,坐擅兴兵,废为淮阴侯-------------《高祖功侯者年表》

  高祖功侯者年表对淮阴侯韩信的纪录,也基础没有提及还定三秦的事。可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故事是完全虚构的。

  事实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元朝戏曲。更多的流传是因为《西汉演义》,《西汉演义》和《三国演义》一样,是小说,并非正史。

  9,关于“从”和“属”。

  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史记》

  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

  兴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史记》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从”是配合、一起的意思,并没有体现上下级的意思。总不能是刘邦随着吕泽打天下吧?

  以骑都尉汉五年从起东垣,击燕、代,属雍齿,有功,侯。为车骑将军。-----《史记》

  这里就能看出来,“属”才是真正的归属关系,用来体现上下级的字。

  10,关于“属韩信”和“属淮阴”。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史记·高祖本纪》

  可见,第一个“将”是率领的意思,第二个将是将领的意思。一句话里不行能没有动词,然后几个名词连在一起。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天子在後,绛侯、柴将军在天子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倒霉,卻。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倒霉,淮阴侯复乘之,大北垓下。-----《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本纪中,纪录的很清楚,淮阴韩信率领三十万自己带来的齐军主力作先锋。刘邦坐镇中军。中军是总指挥,这是基础知识。然后韩信的三十万主力,面对项羽的十万残兵败将,被项羽击退。刘邦的亲信,韩王信的都尉孔费二将扭转了局势。

  可能有人质疑,认为垓下之战主帅会不会是韩信?这是完全不行能的。第一,刘邦是中军。第二,刘邦在陈下之战已经击溃项羽,可见刘邦军事能力逆天。韩信又有数次不忠的体现,刘邦完全没理由让韩信指挥。彭越,英布等人更不会听韩信的指挥。更有说服力的还在后面。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医生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灌婴)-----《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史记·高祖本纪》

  这里就能看出来,淮阴侯列传对于垓下之战,只提了一句话,一笔带过。意思就是韩信加入了垓下之战。如果韩信是总指挥,淮阴侯列传没有理由一个字不提。而灌婴的列传明确写了,灌婴是受诏追击斩首八万,下诏的自然是刘邦。

  最后再说孔费二将的归属问题。

  蓼:以执盾前元年从起砀,以左司马入汉,为将军,三以都尉击项羽,属韩信,功侯(孔)----------《史记·高祖元勋侯者年表》

  费:以舍人前元年从起砀,以左司马入汉,用都尉属韩信,击项羽有功,为将军,定会稽、浙江、湖阳,侯(费)----------《史记·高祖元勋侯者年表》

  阳陵:以舍人从起横阳,至霸上,为骑将,入汉,定三秦,属淮阴,定齐,为齐丞相,侯,二千六百户。----------《史记·高祖元勋侯者年表》

  在高祖元勋侯者年表中可以看出,所有关于淮阴韩信的隶属,都是写的属淮阴。而关于韩王信的隶属都写的属韩信。而且,淮阴只和项羽交手一次,孔藂三次随着攻击项羽。很明显,孔藂加入了固陵之战,陈下之战,垓下之战,属于韩王信无疑。

  竟从击破项籍,天下定。(韩王信)-------------《韩信卢绾列传》

  而且韩王信的列传明确写了,韩王信随着刘邦打败了项羽。淮阴侯列传只字未提,所以孔费二将是韩王信的都尉一点疑问都没有。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