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替汉

第三十一章 曹操训子

替汉 三合一咖啡 3752 2020-08-14 00:09:38

  孙静来回在堂中踱步,脸上多是愁苦焦急。

  自从孙暠作乱的消息传到吴县时,他的心里就已经如寒风砭骨。

  之前虽早有推测,这个逆子会有犯上作乱之举,但推测终究是推测,心中难免还会有所期待。

  期待着他的宗子,真的不会那么愚蠢,会在这个关头举起叛旗。

  但万万没想到,孙暠竟然真的那么傻。

  一时间,孙静都怀疑这是不是自己亲生的了。

  孙暠以为孙策一死,就没人可以压制他了,他基础就没想过如今的江东政治花样是如何的。

  许多人都以为孙策武略超凡,但孙静知道,自己的这位好侄儿虽然政治手段没有他的武略那么特殊,但也绝对是一个及格的君主。

  自他那位好侄儿统一江东以来,一方面重用宗亲,让他们划分执掌重兵镇守各地,拱卫吴县,

  另一方面孙策结构了“宗亲外戚掌郡,异姓将领镇县”的基本花样,

  让宗亲和异姓将领相互制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让任何一方的势力大过另一方。

  孙策虽死,但是这种花样还在,继续守护着江东新主孙翊。

  孙翊就算只有庸人之姿,依靠这种花样,短时间内也不会泛起被人篡位的情况。

  更况且如今看来,孙翊的政治手段比其兄高明了不知几多!

  更况且吴县另有张昭、周瑜、程普等一众英才辅助孙翊。

  就算没有这些人,在告丧文书到达海昏时,那太史子义立即就上表效忠孙翊。

  只要孙翊一封调令,太史慈就会立即引兵东向勤主,那时孙暠还能敌的过神亭太史吗?

  孙暠在没有了解孙翊真正能力的情况下,就堂而皇之起兵作乱,就是即是亲自把自己送上门来给孙翊立威。

  愚蠢至极,还妄想替代君侯。

  此时孙瑜孙皎两兄弟都在。

  孙瑜是孙静第二子,字仲异,与孙暠同时归随孙策,始以恭义校尉领兵众。

  与孙暠差异的是,孙瑜为人谦虚,谨慎,守礼好客,因此往日很得孙策赞誉。

  当孙静知道孙翊庐江大胜以后,就一直在堂中来回踱步。

  孙暠之乱也让孙瑜、孙皎两兄弟感应震惊,他们从没想过自己的大兄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掉臂亲情宗法,竟然敢起兵兵向会稽。

  只是究竟是自己大兄,两兄弟之中孙瑜问孙静道,“父亲,大兄难道真的没救了吗?”

  孙暠被黄盖所擒后,就被押送到了吴县,至吴县时,孙翊正在庐江,

  因此张昭将孙暠关押在吴县大牢内,而且不许任何人探望,想等孙翊回来再作处置。

  孙静听到孙瑜的问话,饶是一时自律颇深的他现在也是失声道,“救他?怎么救?”

  “自作孽不行活,汝大兄放下此等大错,旁人已经是无法施救的了。”

  “如今他是死是活,就看君侯如何决断了。”

  终究是兄弟情深,刚成年的孙皎向孙静言道,“君侯孝顺,况此也算是吾孙家家事,不如父亲去求求太夫人,或许太夫人愿意为大兄美言两句。”

  孙静叹了口气,“若是以往,太夫人的话也许会有作用。

  只是君侯庐江大胜,威望日涨,声威不是往日可比,君侯又对汝大兄之叛十分恼怒,此事恐怕难有转圜余地呀。”

  孙瑜也是担忧孙暠生死,他言道,“原来大兄犯下大错,身为臣子不应想着为其开脱,但吾兄弟几个从小一起长大,情感深厚。

  身为弟弟的我,实在不忍心大兄就这么身首异处。”

  “太夫人心善,大兄有罪在先,不求免罪,只求免其一死,太夫人会意软的。

  且君侯重情义,重情义之人必重孝道,太夫人若是肯去求情,君侯或许会网开一面。

  昔日讨逆在位,太夫人也多番为必死之人求情,讨逆无一不宽之。君侯跟讨逆相比,更为宽仁,想来大兄不会必死的。”

  孙瑜的话让孙静的态度有点松动。

  虽然孙静对孙暠所为感应恼怒,心痛,但究竟是自己的儿子,又哪里会真的坐视不理呢?

  只是孙静另有些疑虑。

  “若是君侯知道吾请托太夫人为此等家贼求情,就算君侯碍及太夫人情面免暠儿一死,但恐怕君侯心中最后会迁怒吾等呀。”

  面对孙静的疑虑,孙瑜摇摇头,“否则。君侯自小就看重亲族,对兄弟者父老尊敬,幼者敬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且那时群臣疑吾等宗亲,君侯不光不疑,还以人主之尊弹压下群臣之疑,这更说明君侯信爱宗亲。”

  “况我们为大兄至亲,若是不去求情反而会被非议薄凉,君侯万万不会因此怪罪,还会因此为喜。”

  “君侯是明主,父亲勿太多忧虑,去即可。”

  孙瑜的一番话入情入理,听的孙静频频颔首。

  他转头看向这个以往被他有些忽视的仲子感伤隧道,“不管你大兄最后是生是死,但前程肯定尽毁了,以后我们这一支的荣华还需要仲异你来继续了呀。”

  孙瑜连忙拱手,脸露谦虚.....

  翌日,孙静这段时间来第一次出府,往吴侯府而去.......

  .....

  孙翊平定庐江的消息不仅在江东流传,也已经传到了中原。

  官渡,曹军大营。

  正在帐中议事的曹操突然收到了一封许都来的文书。

  曹操是在四月中旬离开许都的。

  曹操在四月时听闻袁绍派上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因此亲自领兵来救。

  在这之间,曹操接纳荀攸声东击西、分兵诱敌的战略,破袁军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又在延津南以粮草辎重乱敌,斩杀了袁绍上将文丑。

  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的名将,不足一个月内,曹军连连击杀这两人,大大振奋了己方军心,又狠狠搓了袁军的锐气。

  同时袁军初战失利,也令袁军大为震动。

  在这之后,曹操就引兵还官渡,待守袁绍主力雄师前来。

  现在是建安五年五月,曹操军中另有半年左右的军粮,又打了两次胜仗,所以曹操此时的心情照旧不错的。

  曹操拆开自许都传来的文书,这封正是孙翊出征庐江当日,张昭写就的那封报送朝廷的讨李文书,书中写道:

  “严刺史昔为朝廷所用,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蹂躏糟踏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

  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鯨鲵,退为先贤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宁愿宁可。

  术恐惧之,或复诡说以妄朝廷。陛下所居,天下之中,海内所共仰,愿敕执事,勿复听受。”

  曹操看完后,忍不住大笑起来,他对帐中众将言道,

  “孙翊小儿,此书名为送报天子,实乃状白孤也。

  书中矫言昔日严刺史之死为李术所害,但孤岂不知,李术有此为,乃其兄孙策之意也。

  矫言欺孤,是其伪。诳语为先贤,是其诈。

  惟有最后的勿复听受,乃是其真意。

  孙翊此书意在占据讨李大义,以大义阻我不救李术。好方便他从容讨伐李术。

  昔日孙翊继位,众臣皆不知此小子如何,孤今知矣。

  乃一有小谋之辈尔。”

  曹操语气中对孙翊多有轻蔑。

  曹操说完,又将手中的文书看了一遍,最后脸露笑意,挖苦的道,

  “昔日讨董,文台义冠中夏,诸侯中,其之劳绩最大。

  后文台之子孙策声起东南,数年间遂据江东,声名不输乃父。”

  “此二人,皆为武勇之辈,一脉相承。吾之前以为孙家概出此辈尔。

  不意这孙翊,比起父兄来,武功未现,这小谋一面倒是先显露出来。

  但谋略要想发挥最大作用,终究是要以实力为基础,似这讨李文书,或可延误吾一时,但终究不是恒久之计。

  不知其能平定庐江吗。”

  曹操认为孙翊想平定庐江不会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就算是能平定,泯灭时日也会颇多。

  李术非庸人,庐江非小郡。

  况且江东另有山越叛乱牵绊着江东的大部戎马。

  不知道孙翊是想先平定哪一个。

  曹操并不知道孙翊已经兵发庐江了。

  虽然江东送来了讨李文书,但宣布文书不代表会马上出征,更多的是像一种战前预热。

  就像陈琳写就的那封《为袁绍檄豫州文》,是几月前就宣布的,但直到现在,袁绍的主力雄师还在河北。

  而孙翊半个多月前在吴县亲征,曹操也是几天前才知道。

  但探子只能探听到孙翊雄师北上,至于北上庐江照旧丹阳就不太清楚了,要等下一步的探报到来。

  想到孙翊是孙坚的儿子,曹操看向坐在诸将中的一位紫服少年,温言问道,

  “子桓,若是你为孙翊,面对江东当前乱局,你会如何平叛?”

  此时帐中诸将或为曹姓,或为夏侯姓,都是曹操亲族,因此曹操问话并无忌惮。

  少年就是曹操如今的宗子曹丕。

  自从建安二年宗子曹昂被张绣所杀后,曹丕就成了他事实上的宗子。

  无论曹昂生前何等优秀,都已经逝去,曹操是个务实的人,追思曹昂的同时也在培养着曹丕。

  曹丕年八岁时,就能属文。稍大后,有逸才,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同时曹丕还善骑射,好击剑。

  是一位允文允武的佳令郎。

  因为曹丕少而优异,尽管今年他才14岁,曹操也并未将其看作孺子。

  况且那孙翊今年也才17而已。

  面对父亲的发问,相貌清秀的曹丕并不怯场,他沉思一番后答道,

  “平叛之要在于分轻重,平叛之法在于明主次。江东三乱中,李术者,只图自守,不足为虑,可先抚慰之。

  孙暠者,以下叛上,行叛逆亲族之不义之事,不得人心,就算一时喧嚣,终究难成大患。

  反观山越,跨县连郡,拥众数万,他们攻城掠地,气焰嚣张,实乃心腹之害,应当卒除。

  若我是孙翊,当先平山越。

  山越若平,一可提振己方士气,稳定人心。二可震慑不轨,敲山震虎。

  到时再分兵讨庐江李术与孙暠,或可不战而胜之矣。”

  曹丕的回覆条理清晰,明辨时事,令帐内的许多人都不由得悄悄颔首,觉得明公的这位长令郎年纪虽轻,见识却已经是特殊。

  曹丕回覆后就看向曹操,他想知道他一向尊敬崇敬的父亲,对他的这番回覆是否满意。

  但看到的却是他父亲略显失望的神色。

  曹操觉得,若是治世,曹丕的平叛战略算得上极佳,但如今是乱世,为人君者不应该只注视到内部。

  曹操问曹丕道,“山越势大,非数月不能平定,若在此期间,李术投降于我,我派兵进驻庐江,汝如那边之?”

  曹丕一下子哑然。

  但随后照旧很快就反映过来,“父亲如今正与袁绍坚持,东南之事恐不能兼顾之。”

  曹丕的话让曹操更为失望。

  “你是觉得就算李术想投降于我,我也会专心搪塞本初,不会施以援手吗?”

  曹操叹了一口气,语气徐徐变冷。

  “若真是如此,我何须命钟繇镇抚关中,我又何须两派扬州刺史守备淮南?”

  “关中、淮南皆残缺之地,如今我与本初生死大战在即,我又何须浪费人力物力去那两地?”

  “只谋一时者,不行谋一世。本初虽天下最强,但他代表不了天下。

  这一仗孤胜了,河北之地可规。但是天下另有荆州,另有关中,另有益州,另有江东,甚至另有那摩拳擦掌的塞外异族。”

  “击败本初是孤之愿,但不是孤的志向。”

  “孤的志向是整个天下!”

  “为父可以告诉你,若是孙翊首攻庐江,孤不会救李术。若是孙翊先平山越叛乱,吾必会令刘馥伺机收纳庐江。”

  “为父还可以告诉你,吾与李术早有联络,就算他杀了我亲自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吾照旧亲自写信诱揽他。”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李术他手里有庐江这个战略要地。

  吾一旦占据庐江,届时庐江、广陵就会是江东头上的两把利刃。

  只要以后我可以抽脱手来,就可以凭借这两把利刃,将孙翊活活的绞死在江东之地!”

  “因此若是孤为孙翊,断不会置庐江于掉臂,否则来日必成心腹大患。”

  “而这些就是远略,你一直以来所欠缺的工具。”

  “吾这样说,你可懂了吗?”

  曹操说到最后,语气已经越来越严厉。

  爱之深,责之切,曹操对曹丕的期望很高,因此他对曹丕的要求也很高。

  今日他考较曹丕,而曹丕的体现显然没到达他的要求。

  曹操乃中原之霸主,当今天下排名第二的诸侯。

  久居上位的他一旦发怒,这种气势哪里是曹丕这个小年轻受的了的。

  曹丕吓的一下子跪到了地上。

  帐中众将见曹操对曹丕发怒了,都纷纷出来为曹丕求情。

  在曹操发怒,曹丕胆战,诸将求情的时刻,帐外有人来报,说是有江东的军情到。

  曹操眉头一拧,江东?

  难道是孙翊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探到了吗?

  孙翊是会先庐江照旧山越呢?

  好奇之下,片刻后,曹操将探子唤了进来。

三合一咖啡

第二章来了。   有三件事。   一、龙套楼泛起了,在书评区   二、交流群也有了,群号还在书评区   三、本书角色我也设定好了,这个不在书评区,各人喜欢的可以去点赞。   孙翊按宗族辈分是小七,那小三是谁呢?没错,就是本书灵魂主角孙策。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