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历代王朝更迭

第175章安帝亲政

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4651 2024-09-04 22:14:58

    永宁二年(公元121年),年仅四十一的邓绥由于患病日久,此时已然病入膏肓。正应了那句话:“只要命长过人家,就没有任何对手。”这一下,该轮到刘祜亲政掌权了吧?他不知道,其实在一年之前,邓氏太后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儿已经梦想了多年,想要重新执掌刘氏山河。可惜自己邓氏后继无人,也只能将大好山河拱手让予刘祜了。

  一直以来,刘祜也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对自己也算敬重。而已,自己苦心孤诣一生,想要将这大汉山河治理好,不就是为了落的个千秋美名,成就那功名大业吗?此番自己一死,也就一了百了。将山河还给刘祜,也算是善始善终。

  于是,邓绥在病榻之上,拟出一个诏令:“我执政多年,上不愧先帝,下不亏黎民,为兴盛我大汉基业,每日勤勤恳恳,从不敢怠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今大业为半,我便要中道崩猝,俯仰幽叹,天明如此,为之奈何?此番我乘风而去,便留下安帝孤苦无依,只希望众卿家能够以国家社稷为重,尽心竭力,辅佐朝廷,完成大业。”这是邓绥在世之时的最后一封诏书,书中没有提到将山河交给自己邓氏族人打理的事情,身前她也没有任何部署,因此,安帝亲政,已经是木已成舟的事情了。

  邓绥死后,应她生前的要求,安帝将她与和帝合葬顺陵,谥号为熹皇后。“有功安人曰熹”,“熹”正归纳综合了她为汉室勤勤恳恳的一生。

  邓绥一死,便轮到安帝大展拳脚了。然而首先,帝国如要全面真正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就必须要夺回外戚豪强手中的权力。而外戚中,权势最为繁盛的就是这刚刚失去一棵大树的邓家。可是邓家一直在邓绥的约束下,谨小慎微,没有发现太多的违法乱纪的事情,自己纵然有心治他们,却也是师出无名。然而自从安帝成年后,便自然发生了亲政的想法。特别是邓绥称制终身,命令自出,成了大汉名副其实的掌权者。虽勤勉为国,却免不了安帝对自己形同虚设、事事拱手的现状的不满,从而发生怨愤,欲要除之尔后快。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子甚至不需要什么理由,一旦手中握有生杀大权,就只要做出一个决定便可以了。邓家终于逃不了窦氏家族一样的厄运,让刘祜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邓绥在世之时,曾经因为王圣喜畛刳人背后乱说闲话,惑乱后宫,而被邓绥严惩。原来,邓绥贵为太后,临朝听政,生杀予夺之间,别人是断断不能反抗的。随意地惩治一小我私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这小我私家却不是一般的宫廷宫女,而是当今天子的心腹红人,先帝御赏给安帝的乳母王圣。冒犯了这人,便在客观上冒犯了安帝。安帝一个傀儡,对于邓绥而言,虽然造不成任何的威胁。可是一旦他亲政,邓氏家族便危矣。王圣原来就是一个长舌妇,此番邓太后冒犯了她,她便在今后的生活中,暗自向天子刘祜进诽语。其间多次提到,先帝刘肇十四岁就灭了窦氏之乱,亲自执掌国家大权,如今太后已然垂老迈矣,刘祜也早就有明君之智,邓氏一直独霸着大权不放,天子如何自处?安帝闻言,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内心里面早已经是波涛汹涌。

  第二,则是一件陈年旧事。在这之前,宫廷之中盛传,朝堂之中并不想册立刘祜为帝,只有先帝刘肇之宗子平原王刘胜才是太子大位的不二人选,只是邓太后担忧自己冒犯了刘胜等人,怕日后职位不保,遂拥立刘祜为帝。然而,这虽然能够保证邓氏族人的职位,却难以在邓绥死、刘祜亲政之后还保持邓氏家族的兴盛。安帝自己也十分管忧,自己继续大位以来,朝中大臣便多有阻挡。此番自己亲政,会不会有人想重新拥立新帝呢?自己亲政,其时是邓家最为担忧。果真,不久之后便听到阉人江京、李闰等人密告,说邓氏一门眼见自己职位不保,便欲重新拥立一个傀儡天子,于是,平原王即是他们的不二选择。江京、李闰何许人也,怎么能够在天子身边如此说话?天子刘祜也算是一个智慧之人,怎会相信他的诬陷?其实,当年刘祜即位,就是江京把自己从清河王驻京官邸宁静接到皇宫的,有从龙护驾之功。而李闰也是天子身边的宠臣,天子欲要扳倒外戚,就不得不效法先帝刘肇,鼎力大举仰仗阉人。这二人即是天子的心腹臂膀。天子正在发愁,这欲加之罪,何来说辞?

  此二人的一番进言,正合了天子刘祜的心思。急遽之间,便将邓氏一族抓捕起来。最终,邓氏有的被削夺封爵,废为庶人;有些远流边郡,后在怙恃官的威逼下,被迫自杀。邓绥堂弟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也相继自杀而死。因安帝未能找到邓骘预谋废立的证据,所以他被免职以后遣返原籍。自知申冤无门,邓骘与儿子邓凤绝食而死。另外,此时已经步入权力岑岭的蔡伦也在这次的事件中,因为已往谋害宋朱紫、梁朱紫之事,而被天子盯上,后仰药自杀。

  邓绥独掌国家大权之时,邓氏一族是何等荣耀。如今其时的傀儡亲政,势必会意生记恨,殃及池鱼。邓绥尸骨未寒,邓氏家族及其亲信便蒙遭不白之冤,落得一个昏暗收场,天下无不为之痛惜。所谓伴君如伴虎,邓骘一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为了大汉山河在外征战多年,没有劳绩,也有苦劳,最终也难逃死于横死的结果。朝中大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直之士如大司农朱宠,就力主邓骘乃是无罪遇祸,便用车子载着他的棺材,肉袒上朝,为他鸣冤。百官见此,也多生恻隐之心,皆称邓骘冤枉。安帝无奈之下,遂将其安葬在洛阳北邙山的祖坟之中。邓骘归葬之日,公卿同吊,莫不伤心。

  其反贼之名,在安帝亲政其间已然做实,安帝虽然受到百官的压力,而被迫让步。但是为了不损毁自己的威严,虽然知晓他是冤枉的,却也万万不能为其平反。因此一直到顺帝即位后,邓骘才恢复名誉。

  后世对于邓绥一生的功过,给予了这样的评价:“邓后执持朝政以招众谤,所幸者非为一己之私。她焦心勤勉,自强不息,排忧解患,惟为国家大事。”

  可见邓绥一生殊为不易,从正统的看法而言,外戚专权虽然是滔天大罪。但是从黎民和国家社稷的角度来说,邓绥执政,也是他们之福。

  可叹邓绥生前虽对外戚有所约束,但在身后其族人仍难免于诛戮。邓氏家族的浮沉,也正反映出东汉国运的盛衰。自此之后,东汉王朝阉人、外戚以及厥后兴起的士族阶级的势力交相崛起,独霸朝政,渐使一国之运道走向衰微。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三月,期待了十六年的安帝刘祜终于得以亲政。在安葬了邓太后之后,便着手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和母亲进行追封。史书纪录:“戊申日,追尊皇父清河孝王称焉孝德天子,皇母左氏称焉孝德皇后,皇祖母宋朱紫称为敬隐皇后。丁巳日,尊称孝德天子之妃耿氏叫‘甘陵大朱紫’。”

  为了牢固自己的统治,也为了封赏在自己夺取亲政大权的历程中的一干元勋,刘祜在稳定朝局、清除以邓氏家族为代表的旧势力之后,便鼎力大举封赏自己信任的那一批属下。其中,阉人江京被封为都乡侯;李闰被封为雍乡侯;乳母王圣被封为野王君。这三人以往都是安帝刘祜的心腹,今后也将在朝堂内外一展自己的手段。

  与此同时,为了讨取皇后阎姬的欢喜,刘祜还放肆封赐自己的几个妻弟。如将阎显、阎景、阎耀等人任命为禁军将领,拱卫洛阳重地。

  早在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阎姬便应召入掖庭,时年约十六岁。汉安帝一见阎姬,便被其美貌所吸引,便时常召她进谏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帝发现阎姬之才气,也不下于自己的这个婶婶太后邓绥。这让安帝觉得,阎姬也许会资助自己,在未来夺取亲政大权的路途上,建言献策。于是,阎姬便甚得和帝的痛爱,封朱紫。到了第二年,阎姬又被立为皇后,专房后宫。

  可是通过安帝一年的视察,终于发现这个皇后不仅没有为自己出任何战略搪塞太后,反而和邓绥日益亲近。这就是为何阎姬能够脱颖而出,被太后看中,允许皇上册立她为皇后的原因。其实,阎姬是何等智慧之人,对于天子的心思又岂能不知。但是现下太后邓绥权势滔天,自己去阻挡她,无异于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自己不光不能成为皇后,很可能会中途遭到牵连,杀身殒命。险些没有任何犹豫,阎姬便选择了忠心于邓绥,但在同时,她也看到,这位天子很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亲政,自己只有保持皇后大位,与其打好关系,才气保证自己一生的荣华富贵。

  安帝见阎姬无心资助自己,整日往太后身边跑,加上阎姬久无子嗣,便想找另外一小我私家来取而代之。很快,安帝刘祜便看中了一小我私家,她就是李氏。原来安帝还总是喜欢来到阎姬这里,可自从有了李氏,安帝便三天两头地跑去李氏那里,而皇后寝宫则日渐冷清。

  这日,阎姬正在和王圣商量如何才气夺回皇上的心的时候,李氏宫里突然传出了一个令阎姬震惊的消息。李氏生下了皇子,取名刘保,意在保境安民。不久,阎皇后便和王圣勾通,趁皇上外出,鸩杀了李氏。在天子回宫之后,声称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误食毒药而死。天子一见皇子的母亲竟然会误食毒药而死,伤心之余,便有人在他身边悄悄地告诉他,可能是有人故意谋害了李氏。天子闻言震怒,便命人彻查此事。最后终于在王圣的口中得知是皇后出的手,本想追究于她。可是太后这时候出头了,立保皇后。加上皇后对自己也是一心一意,此次事件也完全出于自己的嫉妒之心,自己要想亲政,还需要鼎力大举仰仗皇后。而李氏不外是一个一般的宫女,因被天子看中生下皇子才一飞冲天。现在她既然死了,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于是,皇上也就原谅了皇后。今后皇上对皇后更好了,整个后宫之中,无一人像皇后一样,受到天子如此的恩宠。

  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死,安帝亲政。为了赢得皇后的欢心,牢固自己的统治,天子刘祜便放肆封赏阎后的兄弟们。

  其实,若是天子仅仅提拔阉人江京和李闰,倒一ㄇ无可非议,因为这二人也算是天子的亲政元勋,虽是一介阉人,却也算得颇具执政之才。纵然是王圣,也因为是安帝刘祜的乳母,职位自然尊崇。但是这样不计结果地封赏阎氏几兄弟,则完全是色迷心窍了。他几人没有几多才气不说,纵然是品德,也极为松弛。刘祜封赏他们,完全是任人唯亲之举。这种不辨忠尖的做法很快便招人非议,其中意见最大的就是司徒杨震。

  杨震位列三公,学识渊博,号称“关西孔子”。且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是刘祜亲政之后为数不多的国家股肱之臣。

  有一次,其老部下王密感念他一生劳苦功高,对属下赏罚明白,到现在照旧一贫如洗、两袖清风,便拿着许多黄金来造访杨震。

  是夜,王密将黄金拿了出来,欲要将其献给杨震。杨震见了十斤黄金,却丝绝不为所动。反而慢悠悠地说道:“王密,我了解你,可惜你却不了解我。”王密闻言,忙说道:“我虽然了解你,所以才将黄金放到子夜才拿出来,这样便无人知晓了。”杨震不光不喜,反而震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作甚无人知晓?”王密见此,知道杨震清廉,便灰溜溜地离开。此一事,也在后世的文献中广为流传。

  从杨震的才德来看,天子刘祜亲政,最应该重用的就是这样的老臣了。见天子刘祜不思进取,任人唯亲,几番下来,杨震终于忍无可忍,便奋笔疾书,斥责刘祜亲近奸佞,赏罚不明,以至天下大乱。

  可惜杨震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却生不逢时。邓太后在位之时,还明白任人唯贤,此番自己忠言进谏,天子不光不接纳自己的意见,反而将其奏折向身边之人传看,一时之间,杨震在宫中树敌如林。天子此时已然动了怒,但考虑到他的声望很高,便将他任命为一个虚职上去。

  杨震做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太尉之后,已然保持一颗清廉之心。纵然是皇后屡次想要推荐自己的亲人来他的属下做官,他都严词拒绝。如此一来,杨震势必加深了自己的危机。

  待到李氏被害死之后,皇后便担忧,如果有一天,这个太子刘保做了天子,知晓了自己对她母亲所做的事情,势必不会放过自己。先下手为强,为了免遭后患,刘保必须被废黜。于是,阎姬时常利用自己在天子身边的时机,向天子进诽语,要求天子废黜太子。天子刘祜极为宠幸和倚仗皇后阎姬,便在心里萌生了废黜刘保的想法。可惜太子一向没有什么过错,天子要废黜他,还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此外,朝廷另有一个最大的绊脚石,他就是杨震。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