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历代王朝更迭

第76章晁错枉死

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2370 2023-02-02 19:32:17

  数天后,丞相、中尉和廷尉等高官一起弹劾晁错,说晁错削藩引发吴楚造反,还让刘启冒生命危险御驾亲征,晁错留守长安。晁错犯上作乱,为臣无礼,为人不义,应当腰斩,灭族,弃尸闹事。群臣弹劾晁错,晁错却绝不知情。这是一场被告缺场的审判,这是一场天子默然的审判,罪犯晁错不知道自己将死。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二十九日,中尉传晁错上朝见刘启。

  晁错身穿官服,对镜理装,穿着仍旧像平常一样严严整整。他随中尉坐车,即将上朝,认为刘启将与他共商大事。刚到长安闹市,晁错被踢下车,刽子手大刀砍落,晁错的身体由腰部断为两段。

  班固:“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

  苏轼《晁错论》:“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浩劫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卖发七国之难者谁乎?”

  李贽:“若错但可谓之不善谋身。不行谓之不善谋国也”(《藏书·名臣传·强主名臣·晁错转》)

  苏轼、李贽等人的说法有一定的原理,但是他们漏掉了一个要害的问题,那就是汉景帝的态度。

  苏轼等人或受限于历史的局限性,没有看出君主在其中饰演的重要角色,或看出来了,却不能对汉景帝加以评说。究竟汉景帝是一个天子,身为臣子哪怕不是汉朝的臣子也不能妄议君上。

  因此便将晁错被杀的原因归于:不谋己身。其实啊,晁错的死因只有一个:景帝利用他的死榨干他的最后利用价值。

  晁错被斩后,刘启封袁盎为太常,封窦婴为上将军。对头被除,袁盎和窦婴都很兴奋。长安城中的贤医生们争相攀附袁盎和窦婴,每天都有几百辆车马追随他俩。世人的脸就是这样,可惜晁错没看见。

  袁盎以太常的身份、德侯刘通以宗正的身份出使吴国。吴楚联军猛攻梁国,久攻不下。一个小小的梁国都不能攻取,吴楚联军不外如此,空有声势。

  刘通参见刘濞,要刘濞膜拜受诏,刘濞知道袁盎陪同前来,大笑,问:“我已经是天子了,还要膜拜谁?”刘濞欲让袁盎带兵西进,袁盎不愿。刘濞派一位都尉领五百士卒围困袁盎,企图杀害。

  围困袁盎的这五百人中,有位校尉司马曾是袁盎的从吏,受过袁盎的膏泽。袁盎做吴相时,这位从吏勾通袁盎的侍女。袁盎知道后,装糊涂,对从吏仍如平常。从吏知道袁盎觉察,畏惧被诛,逃跑。袁盎骑马追从吏回来,将侍女许配给从吏。袁盎不光不处罚从吏,还许配侍女,从吏很谢谢。袁盎被困,将要被斩,从吏有心酬金,买了两石美酒给兵卒喝。天很冷,士卒们又饥又渴,从吏将西南隅的士卒全灌醉。

  从吏半夜起身,去叫袁盎,劝他尽快逃走,否则,明天将被斩。袁盎不信,问从吏是谁,从吏将一切见告袁盎。袁盎越发惊恐,不想逃走连累从吏的亲人。从吏说他会带亲人逃走。

  袁盎逃了七十多里,天亮才见梁国的骑兵。袁盎回到长安后,将一切见告刘启。刘启如大梦初醒,才知道诛杀晁错是名,抢夺帝位才是真正目的。人死不能复生,刘启伤心无用。面对抢夺皇位的敌人,刘启只能打硬仗。

  领兵出发的周亚夫准备经过函谷关,直取荥阳,守卫长安。赵涉对周亚夫说,刘濞广纳亡命之徒,他们定在通过函谷关的必经之地崤山和渑池(河南省渑池县西)等险要之地预谋伏击。为了宁静,照旧走蓝田,过武关,再到洛阳。到洛阳后,擂鼓大造声势为好。赵涉之计,首先保证雄师宁静,其次汉军突然袭到,有如天兵,叛军一定惊惧。周亚夫听取良策,并派一支军前往崤山和渑池等险要地段搜山,果真抓捕到不少吴兵。

  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军力约有三十万,与吴楚联军势均力敌。周亚夫细心谨慎,问他父亲的门客邓都尉该如何搪塞吴楚联军。邓都尉说:“吴兵精锐,难以争锋。楚兵轻装远道而来,支撑不久。如今之计,你可以引兵到东北偏向的昌邑筑高城坚守,让梁国拖疲吴兵,挫折他们的锐气。你领轻骑绕到敌军后方的淮泗口,隔离他们的粮道。吴楚联军一旦粮绝,一定内乱,那时将不攻自破。”

  这个方案被亚夫陈诉给刘启,刘启同意。周亚夫第一次率领雄师,没有劳绩,很谦虚,对刘启很敬重。

  吴楚联军攻城极猛,梁国苦守,难以支撑。梁国首府睢阳和昌遥遥相望,梁国见周亚夫雄师开到,急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拒不兴兵。梁王刘武见周亚夫不兴兵解围,上书状告周亚夫。刘启下诏命周亚夫解围救梁,周亚夫照旧坚壁安守,抗旨不兴兵救梁,亲率骑兵断敌兵粮道。

  叛军全力攻打梁国,刘武派韩安国、张羽二人坚守。韩安国生性持重,张羽勇猛善战,他二人领兵死死盖住吴楚联军。吴楚联军攻得正急,突然传来周亚夫隔离粮道,眼见梁国难以攻陷,刘濞好生焦急。

  刘濞下令移师直取周亚夫,雪断粮之辱。刘濞军行至下邑,却撞上迎面而来的周亚夫。吴军叫阵,周亚夫扎营坚守不出。吴军一连叫了十几日,周亚夫只是坚守不出。军粮匮乏,吴军不敢延误,立即接纳明佯攻暗偷袭之计。

  夜晚,吴军在东南偏向放肆进攻,周亚夫却调兵防守西北。吴军主力果真在西北,,周亚夫事先部署,吴军无法攻入。吴军缺乏军粮,闹饥荒,一部门饿死,另一部门反戈相向,追随刘濞的只有一小半。周亚夫率军攻打刘濞,两军相交,刘濞大北而逃;楚王刘戊兵败自杀。

  刘濞一路逃命,渡过长江,逃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丹徒镇)。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濞一路收聚残兵败将,竟然有一万余人。刘濞起兵,曾相约南越国,这次兵败,他想退守南越。刘濞兵败逃亡,刘启马上诏告天下,说刘濞叛乱背上,今已溃败,截杀刘濞者必受重赏;如容隐窝藏,腰斩不赦。刘濞派人以重利行贿南越王,南越王骆望回复刘濞说,他愿意借军给刘濞。刘濞出城劳军,被南越王派人杀害,割下刘濞的头,传报刘启。

  拨开云雾见青天,刘濞一死,刘启的好消息络绎不绝。栾布击败胶东、胶西、济南和菑川四国,解救齐国;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和菑川王兵败伏诛,齐王饮药自杀。栾布移军北上,匈奴闻知,撤回漠北。郦寄久攻赵王刘遂不下,栾布兵到,引水灌城,刘遂自杀。

  一场七国乱,七王就此亡,景帝的山河终于稳定下来。然而,景帝的好日子却未能如他所想的那样过得牢固,关于未来继续人的问题,又一场女人大戏要在他的面前展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